吉林日报大型纪念特刊·初心如磐·答卷丨铸大国重器 促工业强省

  更新时间:2021-07-01 08:15   来源: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吉林日报2021年7月1日 T05版

红旗:中国汽车产业引领者

红旗纯电车型E-HS9。

哪个汽车品牌,最能代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

这个答案让人耳熟能详:民族品牌——红旗。

2020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一汽集团研发总院,殷殷嘱托:“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要立这个志向,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从此,红旗进一步明确了振兴民族品牌、奋力自主创新的使命与责任。

红旗生产车间。

走进今日中国一汽,很容易分辨出一汽红旗员工——他们的工装上有一抹鲜明的红,如擎旗乘风,醒目而跃动。中国一汽集团研发总院里,忙碌的研发人员神情专注,为掌握关键技术孜孜不倦地努力着。

新中国的汽车制造史,写满了无数人奋力追赶的心血与付出。作为民族品牌的红旗,注定要引领创新,在汽车产业正经历变革之际迎头赶上,乃至实现超越。

中国一汽总经理助理、研发总院常务副院长徐世利说:“哪里有优质研发资源,就把研发机构放到哪里,集中力量做红旗。”拥有全球一流、中国领先的技术,成为红旗车产品力的坚实支撑,构成了红旗品牌持续进阶的核心竞争力。

红旗承载着民族对于制造业振兴的情感寄托。翻开尘封历史,在泛黄的资料和报章里,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建造红旗的峥嵘岁月。红旗的诞生与发展,吹响中国制造从无到有大步前进的号角,令中国汽车工人激情飞扬,让吉林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2017年,面对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汽车“新四化”趋势,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新技术驱动下“超车”时机,中国一汽提出把红旗打造成为“中国第一、世界著名”的“新高尚品牌”。自此,改革成为中国一汽振兴红旗的先手棋。在吉林省全力支持下,红旗在转型中突破、在蝶变中成长,成为吉林制造业转型升级最具代表性的缩影。

淬火新生的“红旗”,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了解消费者需求,汲取民族品牌背后的底蕴与文化,成功实现了“国车”到“国民车”的华丽蜕变,在市场洗礼中绽放出亮眼光华。

“红旗”年销量从一度徘徊在不足5000辆,3年增长超40倍,去年突破20万辆大关。今年1月至5月,红旗累计销售近12万辆,同比增长116.2%,正在以迅猛增速冲击年销量40万辆的高标准目标。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红旗重点攻克综合控制、电驱系统、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等一系列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建设红旗新能源汽车工厂等一系列重点项目,研发上市了红旗E-HS9等产品;在智能网联领域,红旗着力掌控高级别全工况智能驾驶、智能情感语音语义交互、车-路-云协算协控等关键核心技术,加紧建设新能源智能网联创新试验基地、包括和长春市紧密合作的“旗智春城”示范区等重点项目;在自动驾驶领域,红旗E-HS9已实现L3级自动驾驶。

对红旗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也推动了整个中国一汽集团研发实力的不断壮大,带动我国自主汽车核心技术整体突围。过去3年间,中国一汽构建了以长春为总部的“四国八地”全球化研发布局,研发投入占比已攀升至3%。2017年至2020年,中国一汽累计申请专利达到10127件,其中发明专利3882件;2020年专利申请3508件,同比提升19.8%,实现专利公开数量行业第一。

在汽车产业的全球性大变局下,红旗正在成为国内汽车品牌的标杆。这个与共和国工业历史同行的民族品牌,凝聚着中国汽车制造业从追赶到超越的精神,支撑起自主品牌以创新引领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底气,引领着吉林制造向高质量发展道路前行,正在为做强中国汽车产业、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助力赋能。(吉林日报记者 华泰来)

中车长客:创新铸魂

六月中旬的一个清晨,记者来到中车长客。正是上班时间,浩浩荡荡的员工队伍着装统一,鱼贯走进厂区。

经过一番严格的身份验证登记,记者走进办公大楼,企业负责宣传的同志迎了上来。

“来得正是时候啊,我们刚接到一个好消息,正准备发布呢!”

原来,今年6月10日,以色列轻轨项目首列车亮相特拉维夫红线正线东段线路,成功完成首次试跑,赢得了当地政企业主、市民代表和媒体的认可和赞许。

记者对这款车十分熟悉,特拉维夫红线项目是以色列建国以来最大的政府特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进展举国关注,这款由中车长客制造的红线轻轨列车是“中国制造”100%低地板列车首次出口发达国家。

以色列严格执行欧洲轨道客车标准,对质量要求严苛,中车长客为其量身打造了这列目前世界安全防护等级最高的轻轨列车。

“列车底架钢结构采用非铁磁性材料,可防止磁力炸弹吸附在车辆底部。”中车长客股份总体研发部负责该项目的电气主管牛野曾经告诉记者,这是目前世界轨道客车行业最前沿的技术。为攻关这个技术难题,中车长客股份的科研团队下了很大功夫。

此外,能承受石块和燃烧瓶攻击的车窗;加强骨架安装电磁锁的司机车门,任你使用任何工具,3分钟内绝对无法进入驾驶室;可抵御高级黑客入侵的列车网络系统……诸多先进超前的技术,每一项都能惊掉人的下巴。

高铁工人罗昭强自主研发的高速列车整车调试环境模拟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不过,这可不是中车长客唯一亮眼的大作。时间往前推,让人惊叹的事多着呢!从建厂创业开始,中车长客的员工们捋着时间线,那些牛气冲天的事迹和产品从他们口中娓娓道出——

“1959年,中国第一辆铁路客车就诞生在中车长客。”

“那时还叫长春客车厂。”

“对对,长春客车厂是‘一五’时期的重点项目呢!”

“国内第一列动车组,1989年就生产出来了。”

“咱们大致数一数长客有多少个‘国内第一’吧!国内第一列地铁车、第一列铝合金高速车、第一列出口双层动车组、第一列高速综合检测车、第一列高速高寒动车组、第一列磁悬浮列车、第一列不锈钢地铁车、第一列跨坐式单轨车、第一列低地板车、第一列出口低地板车……”

不仅如此,中车长客是国内行业中出口最早、出口数量最多的企业。产品已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泰国、沙特、新加坡、新西兰、阿根廷、埃塞俄比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车数量累计超过9000辆,签约额超过120亿美元。

不能不提的是,中车长客研发制造的大国“重器”——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具有创新性、安全性、智能化、人性化、经济性等特点,为我国动车组全面实现自主化、标准化和简统化打下坚实基础,是我国高铁“走出去”的支撑产品,目前已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中车长客研制的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则塑造了“安全、可靠、绿色、智能、高颜值”的中国高铁新形象,是“中国创造”向“中国智造”的里程碑式跨越,是中国高铁技术先进性和成熟性的充分体现,将引领世界高速列车的发展方向……

成就这些成绩,凭的是啥?当然是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创新!当年没有地铁车图纸,仅靠着几张图片,就把中国第一辆地铁车造出来的中车长客,天生就带着创新的基因。

近年来,中车长客坚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发展目标,始终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目前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轨道客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轨道客车关键技术研究院士工作站、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试验机构。且大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公司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复兴号动车组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未来,中车长客将瞄准世界轨道交通装备最先进技术,立足于公司实际,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和自主创新,围绕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不断强化公司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为国家实施“走出去”等发展战略提供重要支撑。(金万宝 吉林日报记者 孙寰宇)

在中车长客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调试车间,“复兴号”整装待发。

编辑:徐青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