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提醒:这些肝炎防治知识请记牢

  更新时间:2021-07-28 16:00   来源:新华社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7月28日是第11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怎样科学防治肝炎,跟着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医学部主任医师胡瑾华一起来学习吧。

肝脏——默默奉献的哑巴器官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也是维持身体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之一。肝脏不仅在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激素的代谢方面发挥核心作用,还具备分泌、排泄、生物转化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肝脏为维护机体正常运转积极奉献,但也容易受到伤害。受损后,早期病情隐匿,几乎无明显症状。肝区疼痛、皮肤黄染、腹水等症状一旦被发现,都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这也就是哑巴器官的由来。因此,平时对肝脏的养护和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肝炎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当多种致病因素使肝细胞受到损伤,引起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并发生肝脏功能指标异常时,就会导致人体出现肝炎。病毒、酒精、药物、自身免疫、脂肪肝等是引发肝炎最常见的病因,细菌、寄生虫感染、先天代谢异常、全身系统疾病累及肝脏时,也可以导致肝炎的发生。

肝炎分哪几种类型?

根据病程长短,肝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肝炎的病程一般会超过6个月。根据是否感染病毒,肝炎可以分为非病毒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非病毒性肝炎主要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代谢性及药物性肝炎等类型,一般不具传染性。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危害性最大的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强,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亚型。其中,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有哪些传播途径?

病毒性肝炎有极强的传染性。不同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不同: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如患者误吃误喝含有病毒的食物或水。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通过体液传播,包括血液传播。乙肝患者较多,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输入不干净的血制品、母婴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丙肝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输入传播、静脉吸毒传播、医源性传播。

肝炎不可怕,预防有方法

预防非病毒性肝炎,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平时不饮酒或适度饮酒,控制体重、健康运动、保持愉悦心情,不过量服用或乱用药物、保健品。避免进食霉变、未煮熟、生冷食物,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对于预防病毒型肝炎,需要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入手。在前往疫区前注射保护性疫苗,可预防甲肝、戊肝的发生。不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不明来源血制品,避免剃须刀、指甲剪等个人器具混用,不在无资质的医院及诊所进行修牙、拔牙、洗牙、胃肠镜、外科手术、分娩等医疗行为,不与他人发生不洁性行为,远离毒品,可预防乙肝、丙肝、丁肝的发生。如需经常接触乙肝患者但自身没有乙肝保护性抗体,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获得对乙肝病毒的持久抵抗力。

远离病毒性肝炎要“五早”

对病毒性肝炎要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以防止流行。如果身体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右上腹不适、尿黄等表现,大多数患者在病毒性肝炎急性期还会出现一过性发热、畏寒、鼻塞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表明肝脏已经受到了损伤,应该去医院检查、治疗。一旦确诊为病毒型肝炎,需要及时报告,做好隔离,乙肝及丙肝患者还需要按照医嘱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及病情评估,一旦乙肝发作需要尽快接受治疗。

总体来说,肝炎是一种可防可治可控的疾病。通过科普疾病知识,能够进一步提升群众对肝炎的认知,增强患者战胜肝炎的信心,助力更多人远离肝炎的困扰。

原标题:军医提醒:这些肝炎防治知识请记牢


编辑:秦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