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展新颜 振兴发展正当时 ——延边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笔(下)

作者:​张伟国 王雨   更新时间:2021-08-05 09:11   来源:吉林日报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大西村村民高洪彬积极发展庭院经济。 王雨 摄


盛夏时节,走进和龙市头道镇延安村,放眼望去,阳光铺洒在田地间,稻苗随风摇荡,满眼尽是绿色,如诗如画。五彩风车转动,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游宜居农村,寻美丽乡愁。

“2016年、2017年,我们结合脱贫攻坚易地搬迁这项工作,将居住边缘地区的村民整合,异地新建了70栋房子。”头道镇党委、政法委员金承军介绍,以前,村内基础设施很薄弱,一方水土也养育不了一方人,饮水、就医、出行都有隐患。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政府统一规划,建设了“延安新村”。

如今道路全面硬化,延伸至百姓家门口,达到出行脚不沾泥的效果。路灯照亮了漆黑的夜晚,村民们也住上了新房,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室内卫生间,生活美满幸福。

随着村内的硬件设施改善,这个具有朝鲜族风情的小村庄也成为了旅游热门目的地。作为东西部援建项目,投入500万元建设了综合体,村企合一,打造民宿旅游项目,23户村民和企业合作。

“和龙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延安村是到各个景区的必经之路,我们紧抓‘有人过’的资源,打造旅游项目。”金承军说,游客在这儿不仅能感受到地道的朝鲜族风情,结合稻田,孩子还能学习稻田文化,体验水稻的种植过程。

2020年,延安村经济总收入23.47万元,村内常住人口可支配收入1558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1.02万元。村内现有民俗园、养牛、公共服务中心、畜牧产业园区养殖基地等产业项目,将带动村集体和村民持续增收。

产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延安村只是延边州持续深化、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的掠影之一。

为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延边州强化组织领导、工作部署、调研指导以及学习宣传;实行“调度”机制,建立“专班”机制,采取“核验”机制,突出“监管”机制,坚持不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社会帮扶工作,积极落实帮扶任务,做好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并常态化开展小额信贷、雨露计划等工作,同时强化产业就业协同发力促增收。

此外,延边州还坚持以“五化”模式推进乡村建设,加快推进示范村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积极推进农厕改造,突出抓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夯实党史学习教育,凝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

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在驻村工作人员的倾情帮助下,在百姓自主奋进的过程中,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舒展开来,幸福底色跃然纸上。

这份幸福生活的场景,在安图县亮兵镇大西村村民高洪彬身上得以体现。

失去一条腿,对普通人来说都是致命性的人生打击,这对正值壮年的高洪彬来说无异于是晴天霹雳。

高洪彬今年48岁,2014年由于一场意外失去了一条腿,致残的同时也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成为贫困户。

“以前在村里也是带领大家出去打工的领头人,自从身体这样了之后,心里特别不是滋味。”高洪彬一度变得消沉。驻村工作队得知情况后,帮他贷款买牛、发展庭院经济,让他重拾信心。

如今,院内绿皮蛋鸡下的鸡蛋既营养又健康,由村里的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解决了生活的部分开销。贷款买的3头牛也添了新丁,变成了5头牛。

高洪彬有个要强的性格,多年来自己不断进行恢复训练,适应了假肢,能干点力所能及的活。还参加了村内的公益性岗位,虽然一瘸一拐走路缓慢,但他的责任区永远都是干净整洁。

“儿子去年考上了延边大学,政府还帮申请了助学资金,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的生活也有了盼头。”看着日子一天天变好,高洪彬也有了奋斗下去的信心,充满希望。

破旧的草房变民宿;落户的小村庄变景区;按部就班的日子有了新奔头,生活因奋斗而富足且美满……在延边大地上,乡村振兴蹄疾步稳,用好脱贫经验,阔步前行,开创美丽乡村的新诗篇。

作者:​张伟国 王雨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