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养阴敛阳安神志

作者:张添怡   更新时间:2021-08-30 13:34   来源:吉林日报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目前正值初秋季节,天气逐渐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的万物由“生长”转向“收藏”,降水量明显减少,“秋燥”开始出现。那么初秋时节,应该如何养生呢?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任吉祥介绍,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至60%,过高过低都会感觉不适,由于秋季降水量减少,空气中的水蒸汽含量变小,当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30%以下时,人们会感觉到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需要及时补充体内水分,以减轻秋燥对人体的伤害。

初秋时节,昼夜温差变大,此时顺应“春捂秋冻”的养生之道,不可急于增添衣物,以凉而不寒为宜,因为适当的秋凉有助于人体毛孔闭合,利于卫表的固摄和阳气的收敛,另外脐部受凉也会影响脾胃功能,因此“秋冻”时要注意脐部保暖。

《黄帝内经》认为,肺与秋气相通应,秋天肺的气血最充沛,功能最旺盛,但秋季天气寒热多变,寒凉干燥之气也极易伤肺,发生感冒、咳嗽等症,所以秋季养生重在养肺,中医认为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由于秋天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包括辣椒、葱、姜、花椒等,以免加重秋燥对人身体伤害,要少吃油腻食物,饮食应以清补和调理脾胃为主,多食新鲜果蔬,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促进人体代谢,但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由于现今饮食结构的改变,日常生活中如果已摄入足够的脂肪、蛋白质,没有必要刻意“贴秋膘”,对于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或者老年人,盲目“贴膘”反而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发作、加重及复发。

初秋,白天渐短,夜间渐长,起居调养宜早卧早起,早卧可以助于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晚上10点入睡,晨起6点为宜,可适当补充午觉,既可顺应人体阳气收敛,又能舒展肺气,睡眠时应关好门窗,防止秋风侵袭诱发疾病。

运动可以振奋人体阳气,有助于在季节变化时自我调节,但要根据自身体力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推荐剧烈运动、大量出汗,以免伤及阳气和损伤筋骨,处暑过后早晚寒凉,中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在秋季不宜过早晨练,最好把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或者傍晚,如果是上午锻炼,也尽量晚一些,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

从五行相应角度来看,秋季与悲忧的情志相对应,秋天大自然的万物开始凋零,显露肃杀之气,容易使人产生悲忧的情绪。此时应调整好心情,注重收敛神气、安神定志,使内心得到宁静。秋高气爽,可适当参加郊游或者登山等集体活动,登高望远,有助于情绪抒发。


作者:张添怡
编辑:秦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