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蟾村:合作社引领小村唱响致富曲

作者:尹雪 张磊   更新时间:2021-09-07 14:02   来源:吉林日报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金秋将至,丰收在望。走进洮南市聚宝乡金蟾村,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棚圈里的牛羊旺,腰包越来越鼓的农民脸上挂着灿烂笑容……

金蟾村位于洮南市聚宝乡西约1.9公里处,近年来,该村依靠合作社引领带动,鼓励农民逐年增加青贮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养殖业,实现增收致富。如今,全村养殖合作社已经发展到近20家。

干部带头,成立合作社先行先试

很多老百姓有致富的追求,但也有很多人因担心失败或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想法尚未行动便“夭折”了。谁来带头,能不能探索出可参与、可复制、可推广的致富路子尤为重要。

2017年3月,聚宝乡金蟾村监委会主任陈宪忠探索成立了洮南市金蟾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盈余返还、风险共担的原则,大家共享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信息、生产资料购买和产品销售、加工运输、贮藏等综合性信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试行,合作社经营模式取得了初步成功,合作社成员也由原来的9人发展到20多人,户均增收达到了10万多元。

“基层的党员干部,就是要在任何时候都能担起肩上的责任,善于破解困难、分享经验,尽最大努力带领全村人逐步走上致富路,真正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金蟾村党支部书记陈铁说。

组织扶植,增强源动力领富带富

基层党组织离群众最近,最了解群众疾苦和所需所盼,强化基层组织服务群众作用,更易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

金蟾村三社农民李谷鉴,对养殖业情有独钟,并立志选择养牛这一行当。2019年开始养殖肉牛,由于缺少经验,赔了6万多元,只能忍痛卖掉了所有的牛,但他一直不甘心,总想找机会“东山再起”。了解情况后,金蟾村党支部协助其成立了谷鉴养殖合作社,并联系乡建部门选址、批场地、入国网等事宜,终于占地1.1万平方米的养殖场重新建了起来。有了组织的扶植加上合作社经营模式不仅让李谷鉴取得了成功,同时带动了很多人实现增收。

“我近期的目标是养殖规模要达到100头以上,同时扩大合作规模,力争由原来的5家发展到10家,实现产、销一条龙配套服务。”李谷鉴说。

“能人”引路,吸纳同行者共建共赢

金蟾村太平川屯农民李博全,家族已有10多年的养殖经验,经营的养羊项目有很高的可参与性。为了带动更多养殖户参与合作经营,共同致富,村里积极帮其协调批场址,建场房,成立了博全养殖合作社。目前,博全养殖合作社已建起300平方米的羊舍,带动5家养殖户入社经营,且养羊数量也由起初的100多只发展到如今的300多只,年纯收益达40万元以上。

“我原来自己也养了几只羊,但由于没有经验,收益一直不高,加入了养殖合作社,不仅能减小养殖风险,还增加了收入。”合作社成员王海龙说。

如今的金蟾村,养殖合作社带领群众搭上致富车。一个主动抱团、群策群力、草茂粮丰、牛肥羊壮的新农村正在阔步前行。


作者:尹雪 张磊
编辑:秦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