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满起来 腰包鼓起来 锣鼓响起来 农民笑起来 白城:丰收年里庆丰收

作者:戈驰川 张磊 尹雪   更新时间:2021-09-30 09:28   来源:吉林日报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布置精美的丰收节主会场

家禽养殖促农民增收

庭院果蔬飘香

花生等经济作物喜获丰收

成片的高粱红彤彤

水稻人工收割比赛

丰收塔俯瞰图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仲秋时节的白城大地,麦浪翻滚,稻菽飘香,鱼肥蟹美,牛羊马壮,农民们张张笑脸绽放,满是丰收的喜悦,大丰收成为这个秋季的主题。

9月25日,主题为“瀚海粮仓庆丰收鹤乡振兴感党恩”的吉林·白城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大安市举行。大安市素有“鱼米之乡”“骏马之乡”之称,是全国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产品供应基地,今年粮食作物面积达244万亩,粮食产量预计27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热闹的丰收节吸引了众多群众,高耸的丰收塔前人们纷纷打卡留念,分享着丰收带来的喜悦。在人气火爆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展区,展品涉及农特产品、旅游、美食、文化、品牌,涵盖生产、生活、生态等内容,让人们流连忘返,大饱眼福和口福。丰收节已经成为优质特色农产品进城的“助推器”,让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卖上好价钱,让“丰产”变成实实在在的“丰收”的有效途径。丰收节为越来越旺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增添了一条路径,让城乡居民可以体会到乡村田园生活、品鉴农家美食、体验农耕乐趣、感知民俗风情。

丰收节开镰仪式在大安市袁隆平院士工作站举行。近年来,工作站应用先进技术在盐碱地上“改良土壤、夺粮增产”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这里举行的碱地水稻丰收开镰仪式上,精彩的收割机水稻作业表演、植保无人机航化作业和人工水稻收割作业比赛等,体现了丰收的背后,农业科技和农机装备技术的有力支撑。

今年,白城市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加之基本没有发生病虫害和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粮食作物长势良好,是多年来最好的一年,丰收在望,预计可增产粮食10亿斤,有望实现“十连增”。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白城市积极落实国家和省支持粮食生产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21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648万亩,比去年增加39万亩(主要是大安市土地整理新增面积)。落实保护性耕作面积523万亩。玉米和水稻两大高产主粮作物面积增加,其中玉米面积816.58万亩、水稻面积348.9万亩,分别比去年增加38.28万亩和33.21万亩。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22万亩,不断提升了土地产出能力。

到目前,白城市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了632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18.4万台,配套机具达48万台套。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比上年增加1.1个百分点。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100%,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6%,花生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6%,大豆综合机械化水平为85%,马铃薯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8%。

今年,白城市与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签署了《共同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框架协议》,重点针对吉林西部盐碱地影响农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在大安、镇赉、洮南、洮北建设6个盐碱地治理及高效利用示范区,探索加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以科技集成促进粮食增产,进而推动白城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摄影:戈驰川 潘晟昱


作者:戈驰川 张磊 尹雪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