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启新程

作者:张力文 吉林日报记者 隋二龙 裴虹荐   更新时间:2021-10-27 09:29   来源:吉林日报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奋进起航。

文旅赋能。

璀璨斑斓。

活力四射。

醉美乡村。

景城相融。

幸福有约。

产业引领。

精酿醇香。

小区新貌。

加速发展。

乐游花海。

壮观恢宏。

虹桥映日。


金戈铁马闻征鼓,舵稳奋楫好扬帆。

忆往昔,坚持科学发展的梅河口市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台阶。从2013年被确定为扩权强县改革试点,赋予地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提前2年完成建设中等城市目标任务驶入发展快车道,到今年9月8日,省委、省政府隆重举行的梅河新区揭牌仪式,标志着梅河进入发展新阶段,站在了发展新起点。

看今朝,今后5年是梅河从建成中等城市向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迈进的重要阶段,也是实现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与梅河新区奋斗目标的历史机遇期。

蓝图路径已然清晰,奋斗征程再次开启。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树立引领高质量发展样板,打造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增长极和开发开放窗口……新目标带动新发展。可以预见,再经5载,一个全面实施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保持经济稳步增速、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社会文明、人民幸福的梅河必将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贯彻科学发展理念

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梅河口市坚持全面发展、科学发展、高标准发展。建设梅河新区,全市把新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打造产城融合新区、社会事业全面现代化新城、生态宜居新家园。

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梅河现代产业发展多点开花,精准打造特色产业发展高地。加快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4+3”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高新区为核心区,工业新城为载体,医药健康、健康食品、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建筑及其配套产业园等“一城多园”新产业格局。

——医药健康产业,以打造中国北方食药健康城为目标,在创新发展上精准发力。依托医药健康产业园,着力打造糖尿病、抗肿瘤、心脑血管、高尿酸血症等百亿级药品生产基地。支持四环制药、步长制药、鲁南制药、天衡药业等域外企业扩大投资上项目,鼓励弘美制药、万通药业等本地企业扩能改造上规模。“十四五”期末,医药健康产业规上企业发展到25户以上,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把梅河口打造成为东北最大的生物药研发生产基地和东北亚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区。

——食品加工产业,以打造健康食品城为目标,在提质增效上精准发力。加快建设健康食品产业园和果仁产业园,推动休闲食品、餐桌食品、特医食品、保健食品全面发展,壮大酒精、果仁、大米、矿泉水、酒类、冷面产业,做全品种、做优品质、做长链条,让附加值留在本地。深化与泸州老窖、烟台啤酒、菊乃香酒业合作,打造白酒、啤酒、清酒产业基地。加强与正大集团合作,建设现代化米业加工项目,推动梅河大米规模层次和品牌影响力再上一个新台阶。“十四五”期末,食品加工产业产值达300亿元以上。

——商贸物流产业,以打造区域现代商贸物流城为目标,在辐射带动上精准发力。规划建设商贸物流产业园,积极推进传化物流“公路港”项目,建设山城镇、海龙镇物流产业带;加快建设投资50亿元、占地3平方公里的农产品批发及冷链物流项目,打造东北三省一区最大的农产品(果蔬)批发市场,把梅河口打造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依托电商产业园,引进培育一批规模电商企业,发展直播经济、网红经济等新业态,使梅河口成为商贾云集、商贸繁荣、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商贸物流中心。“十四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00亿元。

——现代服务业,以打造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为目标,在提档升级上精准发力。依托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空间布局,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产业园,进一步完善医疗康养、文化体育、教育教学、生态旅游、商贸休闲“五大板块”服务功能,打造吉林高端服务业示范区。围绕主导产业和实体经济发展,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完善派生出的会展经济、金融服务、赛事服务等相关联服务业态,促进现代服务业向高端化、便利化、品质化迈进。“十四五”期末,服务业增加值达300亿元以上。

——旅游产业,以打造全域景区城为目标,在融合发展上精准发力。全域规划旅游产业,推行“旅游+”和“+旅游”发展模式,促进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海龙湖、爨街、东北不夜城等城市旅游打卡点,开发五奎山、鸡冠山、磨盘湖等一批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山城镇、小杨乡、吉乐乡等乡村旅游精品线,打造全国闻名的全域景区城。发挥文旅产业“一业兴百业兴”带动作用,以旅发集团为龙头,扩大旅联体覆盖范围,打通“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打造美食城、海鲜城、啤酒城、不夜城和全域景区城。做好冰雪旅游文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东北雪城。预计2025年游客接待量将达到3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00亿元。

——装备制造业,以高端化、科技化、规模化为目标,在基地建设上精准发力。规划建设装备制造业产业园,深化与长春汽开区、北汽集团、西奥电梯、青岛双星集团、东旭集团合作,重点打造汽车及汽车配件生产、电梯、轮胎裂解、OLED载板等产业基地,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期末,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建筑及其配套产业,以发展总部经济为目标,在资源集聚、规模效益双提升上精准发力。规划建设建筑及其配套产业园,深化与中如建工、长春建工、吉林建设集团合作,推动中国北方建材、江苏绿可、中联重科、北京住总集团等建材生产项目落地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进更多集团外埠企业、合作伙伴、供应商将结算业务放在梅河口。“十四五”期末,建筑及其配套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

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梅河口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着力破解企业成本、资金、市场难题,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各类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让全民创业,迅速扩大总量。落实“双创”扶持政策,让人才变创客,创客变企业,不断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生力军。

育骨干企业,打造行业龙头。选择一批发展基础好、潜力足的企业重点培育,支持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上市融资,迅速培育一批营业收入过亿元甚至十亿元的优秀企业。

抓品牌建设,培育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把资源和精力集中在技术、工艺、产品等核心优势上,加快品牌建设力度,打造全省著名、全国闻名的品牌产品。“十四五”期末,各类市场主体达10万户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1000亿元。

除此之外,加快发展国有经济,加快推动开源控股集团、城源城管集团、水务集团、米业集团、餐饮集团等国有企业扩大规模,积极拓展国有资本投入领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优化国有资本投向和领域。推动国有资本向“4+3”现代产业体系集中、向基础设施投入、向公共服务倾斜,巩固和增强重点领域控制力和影响力。

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国有资本投资入股技术新、产品强、潜力大的民营企业;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委托代理等方式,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经营,助力民营经济技术更新、产品升级,实现双赢。“十四五”期末发展到30户以上,打造更多大企业、大集团。

以专家人才为核心

建设社会事业现代化城市

垒起民生福祉新高地,梅河口市在“十三五”期末实现社会事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在未来5年加快实现以专家和人才为核心的社会事业全面现代化,全面提升医疗教育文体中心功能,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

医疗方面,着力打造东北地区健康养生城市。深化与吉林大学和吉大一院合作,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梅河医院打造成为医术精湛、医疗水平顶尖、硬件设施一流的东北地区东南部现代化医疗中心;与更多全国知名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持续引进一批高层次医疗专家。结合全域旅游,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健全“医疗+康复+养老”模式,创建全国健康城市,努力为周边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

教育方面,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基础教育高地。依托教育小镇,以未来教育集团为引领,统筹全市教育资源,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实施名师回归工程,持续提升现有

名师、名校长素质,深化与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合作,引进国内顶尖教育专家人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完善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布局,加快建设教育实践基地,补齐城乡教育短板。“十四五”期末,全市办学规模达10万人以上,在职教师达1万人以上,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全面现代化。

在文体方面,打造国内一流文体活动示范区。实施文化场馆和体育公园功能升级工程,提升场馆管理水平和运营能力。举办更多具有国际和全国影响力的文体活动,增强城市文化内涵、文化氛围、文明程度,提升城市活力和吸引力,带动人口集聚和旅游产业突破发展。组织承办好第十九届省运会,打造东北赛事名城。

实施名城创建工程

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向“最美”出发。通过“十三五”的大规模投入和建设,梅河已具备了现代化城市格局和功能。“十四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将充分发挥城市基础设施作用,提高城市吸引力、承载力、竞争力,使梅河成为外来人口占多数的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建设最文明城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头脑、教育群众。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七种梅河口精神”,持续提升群众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大文化与自然遗产、历史文化风貌挖掘与整理力度,积蓄城市文化底蕴。

——建设最宜居城市。按照《梅河新区总体方案》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标准,高质量编制《梅河口市国土空间规划》,全面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提高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水平,确保城市的每一处、每一天都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让市民享受家庭客厅一样的舒适城市生活。提高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标准,推进“绿美梅河大地”工程,2025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0%,森林覆盖率达37%。启动梅河新区水系规划,打造水文化、水经济,形成“林水相间、河湖相连、城在林中、房在水边、森林环绕城市、绿水四通八达”的生态环境。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探索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创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建设最具活力城市。抓住“市区合一”管理体制改革重大机遇,用足用好政策,推动经济、社会、行政等各领域全方位高层次探索创新,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大“放管服”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方便群众办事。推动更多金融机构在梅河口设立分支机构,引进商业银行、民营银行落户,开发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为梅河口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建设最干净城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全力创建国家海绵城市。抓好秸秆禁烧管控和综合利用,统筹抓好燃煤、机动车和城市扬尘等污染防治,到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以上。加强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补齐城乡污水收集处理短板,预计到2025年,城乡污水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95%。

——建设最安全城市。深化应急处置规范化建设,提高综合防范各类灾害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席位制”,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公共安全体系。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打造安全放心的“无疫情”城市。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扎实做好“八五”普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持续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打造全国最平安城市,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建设最和谐城市。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行职责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和群团组织等工作的领导,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侨联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用,充分调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新区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扎实推动信访积案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产生。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增强凝聚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建设最幸福城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每年实施一批民生实事,让群众权益有保障、生活有质量。抓牢兜底性民生,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做好困难群体帮扶工作,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工作,生活保障标准达到全省一流。抓好普惠性民生,提升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养老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场所、市民食堂等设施。抓住热点性民生,解决好群众关注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和就业保障制度,提高教师、医生、警察等特殊群体绩效收入。抓好长远性民生,聚焦百姓衣食住行,努力促进住房、旅游、养生保健、教育培训等消费健康发展,打造商品市场供给多元、消费市场价格平稳、旅游环境舒适、文体娱乐活动丰富、世界美食汇聚、物质极大丰富的幸福城市。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让农村和城市一样美好,梅河口市把“三农”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生活富足,推进城乡一体布局、融合发展,争取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梅河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围绕国道、省道、旅游沿线以及近郊乡镇,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美丽乡村集聚区。高标准开展千村示范创建工作,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向房前屋后、居室内外、菜地禽舍延伸。“十四五”期末,创建宜居宜业省级示范村200个,让农村群众享受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

既要环境美,还要产业旺。梅河依托乡镇资源禀赋,打破地块限制,培育发展六大农村产业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以专业村、专业乡、产业园为主体的现代农业新格局,促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双兴镇、山城镇、海龙镇为重点,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和加工能力,打造香菇、木耳、羊肚菌等菌类规模化种植加工产业带。

以一座营镇、康大营镇、牛心顶镇、山城镇为重点,落实“秸秆变肉”工程,引进皓月集团建设现代农牧产业园区,打造三产融合畜禽养殖产业带。

以李炉乡、杏岭镇、曙光镇、黑山头镇、新合镇为重点,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发展庭院经济,提高蔬菜保供能力,打造棚膜蔬菜产业带。

以湾龙镇、双兴镇、海龙镇、曙光镇为重点,完成10万亩红松栽种任务,年产松子2万吨以上,打造红松果仁种植加工产业带。

以小杨乡、山城镇、中和镇、水道镇为重点,发挥米业集团作用,打造大米种植加工产业带。

以吉乐乡、小杨乡、湾龙镇、山城镇、曙光镇等乡镇为重点,建设一批有山水依托、乡土记忆、地域特色的名镇名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打造休闲农业产业带。

同时,围绕农业产业布局,落实“飞地项目”政策,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十四五”期末,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全市乡镇本级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梅河不断完善乡村治理工作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坚持以自治为核心,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推动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坚持以法治为保障,加快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加大农村普法力度,着力建设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坚持以德治为引领,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引领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做好梅河新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关键在党的领导,关键在打造一支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全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梅河聚焦城市管理、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

深度提升城市党建服务质量,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建设,深入推进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加快实现红色物业管理模式全覆盖,完善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体系服务功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全面提升农村党建服务水平,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进一步提升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激发非公党建工作活力,实施非公党建红色阵地建设行动,全面推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有形和有效覆盖,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企业发展竞争力。

打造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一流干部队伍,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选派优秀干部到长春新区、丽水市等地挂职,持续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加大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等一线工作中选拔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的力度,营造争相干事的良好氛围。建立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制度和政策体系,坚持“五湖四海”聚人才,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工程”,为建设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无限,得益于“七种梅河口精神”动力的保持和发扬。永不停歇的奋斗精神,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持续培育和弘扬奋斗文化;无私忘我的敬业精神,始终保持积极昂扬的工作热情,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发展业绩;敢为人先的创新创造精神,先行先试,探索创新,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探索经验、提供样板;敢于担当的务实精神,坚持“六个有利于”标准,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实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体现梅河口党员干部强烈的历史担当;敢于超越的争创一流精神,盯牢全省领先、紧跟全国先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推动各项工作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示范标杆;开放合作的包容精神,以最真诚的态度、最优越的条件,包容外来积极要素,实现共赢发展;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把建设新区作为共同的事业追求,打造全市一盘棋的生动局面,凝聚起众志成城的奋斗力量。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梅河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绘就,干事创业的平台已搭成,担当新使命,再启新征程,奋力谱写梅河新区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新篇章。

摄影:梅河口市融媒体中心赵冬


作者:张力文 吉林日报记者 隋二龙 裴虹荐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