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善举暖人心——记吉林油田新民采油厂第四采油作业区井长米利凯

作者:马贺   更新时间:2021-11-25 09:19   来源:吉林日报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14年如一日,他持之以恒,倾情奉献,书写了一个个动人的温暖故事;7000多个小时,他尽己所能,用善心义举和实际行动引领更多的人走上公益之路。他就是米利凯,吉林油田新民采油厂第四采油作业区井长,也是松原市无偿献血志愿者、雷锋车队队长、市星光助学组成员,更是“吉林省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吉林省优秀志愿者”“吉林好人”“德润松原最美石油人”。

米利凯的公益之路始于2008年。那一年的5月,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汶川地震的悲痛之中,米利凯报名参加了松原红十字志愿者为灾区募捐活动,他们走进学校、走进厂矿、走向街头,短短3天时间,便为灾区募捐到40余万元善款。这也让他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正含义。从此,志愿服务成为他生活的日常,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他的身影。

2008年底,米利凯在对贫困户走访时发现,松原市富江苑一间窄小的出租屋里,住着贫困户李淑芬(化名)一家。“老人70多岁了,她儿子患有腰椎管狭窄,生活都不能自理,孙子还在上学,全家都靠老人捡废品维持生活。临近过年,家里却什么年货都没有,只有地上散落着几颗土豆。”米利凯和志愿者看到这种情况,马上给他们送去了粮食。他回忆说:“当时我们考虑只要老人的儿子治好了病,他家的情况就能好很多,所以决定农历小年当天帮他们募捐。那天寒风凛冽、大雪飘飞,我们走了好几处募捐点终于凑够了老人儿子的手术费。如今,他已经能够从事一些体力劳动,他们家的生活也有所改善。”

2013年,米利凯组织成立了松原市首支由私家车组成的爱心车队——雷锋车队。车队以“人与人相帮、车与车互助”为口号,连续8年参加爱心送考活动,累计接送考生和家长5000余人次,成为高考期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米利凯告诉记者,他们的义务送考,让不少孩子被志愿精神感染,他们在大学踊跃参加志愿活动,把爱心接力下去,这让他和队员们感到欣慰与自豪。“之所以冠以雷锋车队这个名字,是因为我们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他笑着说,这些年来,雷锋车队不仅扶危助困,还开展了不少活动。“像为老年人、智力不健全的人发放生命手环活动,手环上印有志愿者队伍的24小时免费电话,当老人或者急需帮助的人出现问题,拨打电话,志愿者会立刻提供帮助。”

在松原市中心医院,患有白血病的赵杭硕、马璐涵两位小朋友因为家庭困难而无法进行后续治疗,米利凯得知后,马上联系各志愿者团队,共同发起“助力天使重生”的募捐和义卖活动,得到全松原人的热烈响应,共筹集上百万元善款,使孩子们得到了及时的救助,并恢复了健康,重返校园。

2020年4月,家住孙喜窝堡村的村民董长影拿到米利凯送来的1万元善款时感动得热泪盈眶。49岁的董长影家有年迈瘫痪的父母、两个上小学的孩子,妻子患先天性脊髓空洞症,全家只能靠他一个人打工挣钱养家。但天有不测风云,由于房屋年久失修、电路线路老化,不慎引起火灾,家里东西都被烧毁。米利凯接到求助信息后,立刻组织志愿者进行募捐,为他们送去了善款和生活用品,帮他们重建家园。

作为志愿者,只要有急难险重任务,米利凯都以最快的速度冲到救援第一线。2015年,米利凯参与创建松原市蓝天志愿者协会,10月,松原发生地震,他第一时间带领志愿者赶赴震区,疏导村民、搭建抗震救灾帐篷、震后重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之后松原地区多次发生地震,他认识到不仅仅要参加抗震救援活动,还要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防震减灾的知识和技能。于是,他号召成立社区安全家园救援队,对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居民进行心肺复苏、伤口包扎、绳结技巧、地震救援等救援知识培训,这不仅提升了志愿者和社区居民面对自然灾害的逃生和救援能力,为打造一支趋于专业的民间救援队打下坚实的基础,还为松原的防震减灾注入力量。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米利凯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一时间带领志愿者协会安全家园救援队的队员,参加了街道疫情防控工作、核酸检测工作,走进封闭小区、火车站、客运站等重点场所义务进行消杀,还组织团队购买消毒液和口罩无偿发放,受到市民们的一致称赞。

此外,米利凯还多次组织义演和送戏下乡活动;他组织志愿服务队与学校对接开展的“小罐大爱”“依旧心暖”“温暖包”等项目,为1200名贫困儿童发放了“温暖包”,为他们送去温暖……

“志愿服务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拥有14年的志愿者经历,米利凯对志愿服务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说,他会沿着这条跑道一路前行,播撒希望的种子,完成爱的传递。


作者:马贺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