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路上的奋进足音 —辽源市2021年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作者:董博   更新时间:2021-12-23 09:26   来源:吉林日报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朝阳村美景如画。


今年以来,辽源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精神,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重点,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以“千村示范”为突破,以“五大振兴”为主线,强化落实,精准施策,全力打造“产业优、颜值高、底蕴厚、秩序好、保障强”的美丽乡村。

一年来,辽源先后制定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体制机制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党委、政府参照市里模式成立领导组织机构,全面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形成了全市上下同心同向抓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为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紧握乡村振兴“接力棒”,辽源落实“四不摘”,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加强监测帮扶,筑牢返贫防线。突出产业支撑,持续促进就业增收。依托金翼蛋品、正旭菌业等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持续加强脱贫人口与产业项目利益联结。今年实施项目58个,企业分红210万元,199个村光伏扶贫电站分红71.63万元。一系列举措,使衔接过渡工作扎实有序。

辽源以特色小城镇建设作为载体谋篇布局,确立“一核两翼四轴十支点”点轴面区域联动的空间布局,对全市30个乡(镇)按照示范镇、重点镇、推进镇3个层级和2023年、2025年、2028年3个时间维度,明确了梯次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支持政策,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如今,已全面完成“1+12”特色小城镇建设规划,启动制定其余18个特色小城镇规划;65个村庄规划修改完善。其他建设任务均在按照规划时序推进。

辽源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1年粮食产量达33.29亿斤,比去年增加3.03亿斤。落实粮食播种面积340.53万亩,超过省下达目标1.2万亩。粮食生产综合性技术到田率达8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建设高标准农田20.6万亩。

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培育六大特色产业,精心培育梅花鹿、蛋鸡、柞蚕、东辽黑猪、食用菌、林果特色产业。这一年,“中国蛋谷”项目扎实推进,其中智慧冷链物流区办公楼完成主体封顶,4栋冷库完成主体钢结构框架架设,蛋鸡饲养量达927万只。梅花鹿饲养量预计达24.8万只,涉鹿产值35亿元,分别增长5.19%、4.51%、11.1%。东辽黑猪存栏2.6万头,柞蚕规模达1390把,产量176万公斤,产值0.9亿元。东辽县正在组织申报“东辽柞蚕”地理标志产品;东丰县正在打造“北方羊肚菌之乡”;东丰县六禾农业84栋、102亩温室已经投产;全市林果经济林面积32.77万亩,产量3.17万吨,产值3.99亿元……

一年来,辽源深入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培育新增省级龙头企业5户、市级龙头企业7户。新增市级产业化联合体3个,推荐省级产业化联合体1个。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129个。东丰县被评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地区推进试点单位。东辽县被评为国家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以金翼蛋品为龙头的东辽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继集安市人参产业园后我省第二个国家级产业园。

辽源不断强化乡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抓实选优配强、教育培训、管理监督3个重点,使组织人才振兴显著提升。高质量实现“三个100%”目标,村书记平均年龄47.9岁,较上一届下降3.3岁;大专以上学历占42.64%,较上一届提高10.7个百分点。突出乡贤作用发挥,大力吸引乡贤回归,投资兴业。实施村带头人培养计划,全市已储备村书记后备力量1036人。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能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以上村42个,占比8%。

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辽源扎实推进理论宣传教育,开展面对面、分众化理论宣讲600余场次,受众9.2万余人次,发送学习资料3万余册。全市30个乡镇(街道)、518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小广场基本实现全覆盖。安石镇朝阳村、足民乡金星村特色文化村已粗具规模。

强化文明乡风培育,实施“文明实践提升工程”,全市30个乡镇518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实现全覆盖。推广农村“道德银行”试点,全市农村已建成文明实践超市76家。挖掘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民画、满族剪纸等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突出农文旅、一二三产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朝阳—辽河源生态游、东丰—小四平皇家鹿苑文化游、大良—永治郊野游、白泉—安恕自行车赛道休闲游等10条乡村旅游带,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今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辽源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打造乡村振兴“生态循环链”。实施百万亩造林、百公里河道治理、百万亩良田建设“三百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开展“千村示范”创建,聚焦“九有六无”标准,打造59个标准示范村。推广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12万亩。全市绿色种植面积发展到7.7万亩。实现节肥20%、减药30%。

辽源不断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推进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加快构建“一核三治”的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管理机制,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民主协商、村务监督机制,实现党的领导、村民自治、群众参与有机统一。目前,518个村全部制定村规民约,村民说事、议事、主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为乡村振兴工作的持续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董博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