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2022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主要目标—— 扭住关键发力 抓好六个重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更新时间:2021-12-24 09:03   来源:吉林日报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吉林日报讯(记者崔维利)四平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强调要扭住关键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2022年是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奋进“十四五”的关键之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特别是视察四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决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两确保一率先”要求,全面实施“三三九一”战略,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四平,迎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3.5%、力争达到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

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重点任务。一要坚持稳字当头,推动经济量质齐升。围绕实现“三个争先晋位”,大力实施工业倍增、服务业跨越战略,促进新老优势全面聚合、新旧动能顺畅接续,全面筑牢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要全力抓好经济运行。深入实施“三百”计划,对100户头部企业落实增产增供“一企一策”,扎实推进金瑞科技固废资源利用、铁东医药孵化平台二期等100个工业项目,精心培育100户中小企业梯队,突出抓好企业煤电油气运及资金、用工等各类生产要素稳定供应,落实新的减税降费政策,用精准帮扶增强企业信心,全力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

要着力做强新兴产业。在持续壮大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基础上,瞄准新经济新产业集中发力,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提升行动,培育网红主播30名,打造电商平台3个、新媒体电商直播基地1个,确保全年网络零售额增长10%。要加快发展特色文旅,谋划建设塔子山综合发展区,加快推进叶赫沐心谷康养园区等旅游项目,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要强力推进县域突破。梨树要做强玉米、肉牛、生猪、肉鸡和现代绿色蔬菜生产基地“4+1”产业链,抓好化工园区孵化器建设,加快推进液体空分等22个亿元以上项目。伊通要积极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全力抓好长伊片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悦如火山温泉文化旅游博览园等46个重点项目,在长平一体化上实现更大突破。双辽要推进化工产业集群发展,抓好年产8万吨饲料添加剂及4万吨硫酸钾等项目建设,谋划重启天威电化项目,努力建设全省重要电力能源基地。要健全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考评机制,加快形成比学赶超、奋楫争先浓厚氛围。

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基础上,创造条件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要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落实“陆上风光三峡”建设任务,加快绿电园区落地,扎实抓好大型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国电双辽井岗风电场等项目,提高清洁能源本地消纳能力,切实将能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二要坚持项目为王,推动投资提速增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招商作为头等大事、把项目落地作为根本评价标准,全年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0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0个,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精准对接抓谋划。只争朝夕抓推进。延链补链抓招商。建强载体抓集聚。

三要坚持重农固本,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扛稳粮食安全硬任务。跑出畜牧业倍增“加速度”。做好精深加工大文章。推动人居环境再提升。

四要坚持先立后破,推动改革聚力赋能。以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牵动全局改革,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财政金融改革。

五要坚持开放共赢,推动区域融合发展。立足四平发展实际,将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作为开放发展主攻方向,抢抓“双协同”“六个回归”战略机遇,纵深推进长平一体化,加快将长平区域打造成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要强化园区建设。要狠抓项目落地。要推动全域共融。

六要坚持人民至上,推动城乡幸福宜居。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资源力量抓成几件事关民生福祉的大事要事。拉开城乡发展骨架。推动生态秀美宜居。扎实办好惠民实事。保障大局和谐稳定。


编辑:赵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