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 顺势而为 努力走出一条振兴发展新路 ——来自松原市第七次党代会的报道

  更新时间:2022-01-07 09:38   来源:吉林日报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未来五年,松原市将全面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农业稳市,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坚持生态立市,打造北方生态旅游名城;坚持工业兴市,打造东北新型工业基地;坚持能源强市,打造国家级绿色能源示范区。建设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经济综合实力稳定在全省第一方阵的经济繁荣新松原;城镇更具特色品质,乡村振兴成为全省样板的城乡共进新松原;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的生态秀美新松原;建设创新步伐加快、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的活力开放新松原;建设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的幸福富裕新松原。

在即将迎来建市三十周年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松原市第七次代表大会日前召开,大会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发展成绩,明确了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战略定位、奋斗目标和工作部署。大会明确表示,在未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五年中,松原市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抓住用好国家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东北全面振兴等重大战略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努力走出一条振兴发展新路。

过去五年:砥砺奋进 圆满收官“十三五” 高点开局“十四五”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松原市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感恩奋进、砥砺前行,推动“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高点开局,交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异答卷,完成了市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强化政治引领,“两个维护”坚定自觉。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一思想、统领发展,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两个怎么办”大调研等活动,出台《实施意见》《分工方案》,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落地见效。

——狠抓经济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新旧动能转换提速,累计建设5000万元以上项目856个,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跃居全省前列。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粮食产量连续十年超过140亿斤、稳居全省第二位,全省乡村振兴现场会在松召开。工业转型步伐加快,嘉吉200万吨玉米深加工扩能、飞达杭萧装配式建筑制造等一大批项目建成投产,吉林油田风光发电、山鹰环保造纸等百亿级项目落地建设。服务业提档升级,生态旅游、现代物流、直播电商等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党政机构改革、油田“四供一业”移交全面完成,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四无”车辆治理走在全省前列,乾安县入选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千余项政务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各类市场主体净增10万户。“五个合作”成果丰硕,成立域外人才工作站和松原商会14个,签约引进重大项目467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75亿元,对外贸易实现增速、总量“双提升”。

——突出建管并重,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中心城区累计投资160亿元,实施路桥、供水、排水、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基础设施工程317个,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和小城镇更加干净宜居,乡容村貌发生历史性改观。查干湖机场建成通航,长白快铁通车提速,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现代化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

——坚持生态优先,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土壤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上升10个百分点。查干湖整库区水质提升至IV类标准,5A景区创建通过景观质量评审,生态小镇初步建成,“‘加减乘除’推动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双丰收”典型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百万亩造林、百湖水系连通、百万亩草原湿地修复行动取得实效。成功举办生态旅游论坛、绿色发展论坛,前郭县获评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聚焦共建共享,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连续实施民生行动计划,累计完成530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全市财政支出总量的86.4%。省级贫困县长岭县顺利摘帽,全市16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2万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全面进步。

——筑牢思想阵地,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持续拓展,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文化惠民、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春捺钵遗址群”列入国家重要大遗址名录,满族新城戏入选“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

——注重民主法治,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支持人大、政协依法依章程履职,立法、监督和参政议政卓有成效。统战、群团、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进步。法治松原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明显。平安松原建设取得重要成果,连续41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胜利。获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从严管党治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全面整改落实中央和省委巡视反馈意见,六届市委巡察实现全覆盖。注重在基层一线、重大斗争中培养使用干部,圆满完成县乡村换届。开展“实岗一线”锻炼,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扎实开展“一抓三促”,基层党建水平明显提升。推行“五化”工作法,实行“五领”工作机制,开展“六个一批”工作,有力有效纠“四风”、树新风。一体推进“三不”,精准运用“四种形态”,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未来五年:乘势而上 努力开创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

未来五年,松原市将牢牢抓住国家统筹推进东北全面振兴等重大战略机遇,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努力开创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

致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格局——

坚持强一产、壮二产、兴三产,聚焦“六新产业”,构建“5+5+N”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聚焦新能源。全力推进“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建设,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由能源大市向能源强市转型。坚持发电端“四源”共建,加快建设投资420亿元的吉林油田风光发电、投资350亿元的中车风光发电等重大项目,力争新能源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实施负荷端“四地”同载,建好“绿电”示范区,培育吉林“西部氢谷”“西部氨谷”,共建“长松白氢能走廊”。推进外送端“四网”共联、储能端“四能”同储,加快建成乾安500千伏输变电等系列项目。同时,支持吉林油田油气开发,推动上产提效。

聚焦新农业。建强农业产业体系,狠抓农畜产品就地精深加工,做大“农头工尾”“粮头食尾”板块,形成农产品和食品加工500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化肥产业绿色转型,打造北方肥业之都。完善生产体系,打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力争正常年景粮食产量稳定在150亿斤;实施猪、羊、牛养殖“761”计划,推进百万头肉牛等工程,建设牧业强市;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实现种业大市、种业上市到种业强市目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聚焦新旅游。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发展要素,形成500亿级文旅产业集群。突出抓好查干湖景区风貌提升和生态小镇建设,成功创建5A级景区,进一步擦亮“金字招牌”。深化文旅融合,创建研学基地,打造精品文旅街区、“一江两岸”休闲康养带。加快农旅融合,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推动工旅融合,开发吉林油田油气工业、中车产业园风光工业旅游新产品。

聚焦新装备。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形成500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抢抓一汽“六个回归”和奥迪PPE、比亚迪新能源项目建设机遇,着力培育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深化与中车等企业合作,建成百亿级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发展壮大农机、石油配套等装备制造业。

聚焦新材料。推动产品由“原料型”向“材料型”转变,加速形成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培育碳纤维、碳化硼、医药中间体等化工产业链,依托石化园区、长岭天然气化工园区,加快推动吉林化纤碳纤维、中溢科技新材料、天然气制乙烯及下游化工新材料等项目建设。做大生物基材料、新型建材产业链,推进山鹰环保造纸、艾慧围界高分子护栏等项目建成投产。

聚焦新电商。加快传统电商“人、货、场”链路重构,谋划建设宁江鸿桥电商基地等项目,打造电商产业集聚区。实施电商主体“百千万”工程,孵化直播机构200家,培养网红直播人才1000名以上,培训带货主播和电商运营人员1万人次。畅通城乡配送网络,建成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和“云仓”。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绘就区域协同联动新图景——

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路桥、供热、给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充电桩、换电站等一批新基建项目,加大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力度,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打造“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统筹抓好“一江两岸”升级改造,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培育壮大新消费,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和人口聚集效应。建设智慧城市,推行中心城区规划设计、项目融资、征地拆迁、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要素“五统一”,提高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加快县域城镇化建设。推动县城扩容提质,深入开展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卫生城市创建等专项行动。注重产城融合,加快县域突破。培育长山、陶赖昭、太平川、大布苏等一批特色小镇,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

推进新阶段乡村振兴。分类优化村庄布局,有序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农村路、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域打造美丽中国新样板——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创建“零碳城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实现能耗“双控”目标。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推动城乡公交新能源车辆全覆盖。实施“增气减煤”行动,推动全域散煤替代。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打好蓝天保卫战,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以上。打好碧水保卫战,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提高至100%。抓好查干湖生态修复、水质提升系列项目,创建美丽河湖。加强黑土地保护,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膜回收行动。打好草原湿地保卫战,高标准绿化美化松原大地。

加大生态管控治理力度。高质量完成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管控,全面实行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行动。

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积极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

全面深化改革。抓好国资国企改革,加快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和城市资源社会化运营。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实现市场主体数量和质量“双提升”。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开展农村“三变”改革。统筹推进开发区、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坚决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

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全省乃至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坚持服务为先,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坚持法治为纲,注重宽严并济,做实亲商、安商、稳商各项工作。坚持信用为本,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建全国信用示范城市。

持续扩大开放。全面深化“五个合作”,构筑融入“双循环”的开放格局。加强区域合作,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共建哈长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强化招商引资,建立“双招双引”产业人才互动机制。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对外贸易,建设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提高经济外向度。

推进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在农牧业良种繁育、新能源开发利用、生物医药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满意的收入。完善城乡就业创业服务,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拓宽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渠道。完善防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用心办好特殊教育。实施良师工程,扩大学位供给,做好“双减”工作。推动职业教育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水平的卫生健康服务。完善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提升至7.5张。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合作,发展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打造吉林省西部区域医疗中心。抓好疫情防控。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健身活动,建设健康松原。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险运行机制,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全面三孩配套政策,建设一批普惠托幼机构,推进托幼一体化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健康养老工程。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关爱困难群体。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便捷的公共服务。提标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交通出行等“5+N”服务;加快建设智慧社区,建立“互联网+便民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聚焦民主法治文明,争当社会安全稳定新典范——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提高建言咨政水平。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更好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法治松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府院联动机制,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制度。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构筑思想文化高地。坚定文化自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突出互联网建设和管理,提高用网治网水平。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推出一批文艺精品,讲好松原故事,传播松原声音。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守住安全稳定底线。全面推行基层网格化治理,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做好初信初访和积案化解工作。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市县乡村综治中心全面实体化运行,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保障,防止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健全应急响应和救援处置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松原。

编辑:赵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