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 创新多元 融合发展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隋二龙 裴虹荐   更新时间:2022-06-20 09:36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2021年,通化冰雪产业示范新城万峰滑雪场盛装迎客。(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隋二龙 摄


生态通化素有绿色立体宝库之称,山川秀美、气候宜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基础雄厚、独具特色。

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经多年耕耘,通化市已形成匠心独运的“康养、冰雪、文化、红色”特色旅游品牌,深度融入“长通白延吉长避暑休闲冰雪旅游大环线”,充分释放“山水林田湖草花、冰雪溶泉凇瀑挂”优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立足当下,通化市以打造旅游康养中心为抓手,充分释放特色旅游品牌影响力,上项目、创业态、抓融合、拓交通、提实力,力争旅游产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15%以上。

深耕红色文化,厚植红色基因,杨靖宇烈士陵园、东北抗联纪念馆庄严肃穆,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为新时代振兴发展铸魂赋能。

整合优势资源,做“亮”红色旅游。总投资31亿元的关东里项目应运而生。项目施工快马加鞭,特色街区雏形已现。项目经理于同帅告诉记者,待到“十一”黄金周,这里将成为通化一处还原历史风貌,融合美食、购物、非遗、娱乐、休闲等多元业态的文旅新地标和高端“城市会客厅”。

项目引领,核心辐射。全市依托市本级重点文旅项目,放大全域旅游综合效应。以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为中心,推进4A级红色景区申报工作。加快佟佳江旅游度假区二期建设,启动通化溶洞地质公园建设,实施“七星山”旅游开发项目,丰富旅游项目。同时,融入长白山大旅游圈、串联鸭绿江黄金旅游带,把通化打造成国际旅游节点城市。

冬季带四季、冰雪聚文旅。上一个雪季,仅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8000万元。在扩大冰雪旅游消费攻坚中,超额完成预期任务。

“金厂子滑雪场承担了全国众多比赛,冰雪新城的建设,将是通化市滑雪运动的新起点、新亮点”“飞驰在通化万峰滑雪场,让我重温了运动员时期滑雪的激情”“通化雪场的必备要素均可比肩世界顶尖滑雪场”随着冰雪示范新城项目正式运营,站在新滑雪场上的单兆鉴、宋世纪、常馨月老中青三代通化滑雪人感同身受。

做足冰雪旅游文章,通化市推进冰雪产业示范新城二期等项目建设,承办国际国内冰雪赛事,建设国家级、省级冰雪运动训练基地,带动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等产业发展,打造多业融合的冰雪产业集聚区。

“品食人参、体会文化,康养一体、不虚此行”。端午小长假,通化县“世界甜酒文化博览中心—通天山葡萄酒文化科技产业园—老把头墓—人参文化产业园—额布棒槌山旧址—振国养生谷壹号庄园”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备受游客青睐,在休闲旅行中感受到了康养文化气息。

创新业态,融合发展。通化市做大康养旅游,把文化底蕴和资源优势融入山水养心、人参养生、葡萄酒养颜的大健康理念,设计“人参之路”“葡萄酒采酿之旅”等特色康养旅游品牌,持续打造提升龙湾国家森林公园、洪福堂康养小镇、振国养生谷等康养主题景区功能,围绕“环城、沿路、依江、邻景”资源,发展自驾游、周边游,谋划一批有特色、受欢迎的精品线路。

以媒为介,“红色之城康养通化”的文旅品牌精耕细作。持续开展的“3·16”老把头旅游文化节、松花砚(石)文化旅游节等文旅活动,推出“康养天下—人参之路”“林海雪原—重走抗联路”“踏雪寻梅—葡萄酒采酿之旅”“冰雪奇缘—浪漫童话之旅”等品牌游线。“通化手信”品牌,“国参”“国酒”“国砚”等旅游商品线上线下销售火热。

此外,通化市还走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新路径。通过启动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推进康养小镇、冰雪小镇、森林小镇建设,实施鸭绿江民宿带、罗通山风景区、珩阳逸景漂流、地质公园等项目,同时创建5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个,培育三星级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企业10家,做“特”乡村旅游。

旅游发展,交通先行。去年,通化—青岛、通化—大连—三亚等新航线渐次开航。今年3月9日,西安—通化—哈尔滨航线正式开通。通化机场通航点已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地区;沈白高铁如期开工,快速推进;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通化正成为通边达海的交通枢纽,为发展文旅产业开辟了环线立体交通。

高质量发展特色化文旅产业,通化市让“诗和远方”照亮生活,走进了现实。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隋二龙 裴虹荐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