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会诊”黑土粮仓,携手共建绿色粮仓

  更新时间:2022-09-13 15:16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在辽源市东辽县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近1000亩示范基地内,玉米套种毛叶苕子、荞麦等覆盖作物长势喜人,研究员在田间观测并对其生长状况进行记录。

“针对坡耕地区跑水跑肥等特点,探索使用了作物垄间覆盖栽培技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起到固土培肥作用。”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李向楠说。

2021年,我省率先在东北四省区与中科院签订框架协议,全面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在农安、梨树、镇赉建设3个万亩级核心示范基地,同步推进30个千亩级辐射示范基地,形成梯次跟进示范推广体系,开展科技创新成果示范推广。

把科研人员论文写在大地上。依托强大科研优势,我省加强跨学科、跨地区、跨部门协作,建立了全国首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院士工作站,筹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东北黑土地研究院,连续举办东北黑土地保护国际论坛,设立80余个黑土地保护相关研究课题,实行任务发包、揭榜挂帅、验收集成、保护奖惩等机制,设立黑土地保护专项资金,启动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通过探索研究,我省构建起东部固土保肥、中部提质增肥、西部改良培肥的保护路径,探索形成了秸秆覆盖还田、深翻还田、碎混还田、米豆轮作、水肥一体化等黑土地保护模式,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

今年,梨树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研发生产出一款在秸秆覆盖地表条件下完成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工序一次作业的新型免耕播种机,在保护性耕作关键机具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2021年,全省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达到3.5万台,示范推广秸秆碎混还田近50万亩,相当于过去3年的总和;秸秆深翻还田近100万亩,比上年增加30%以上;采用米豆轮作技术150万亩、盐碱耕地治理模式30万亩以上。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闫虹瑾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