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一新天地阔——乡村旅游视角下的“慢山里”样本

作者:徐慕旗   更新时间:2022-09-20 09:14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俯瞰“慢山里”。 (资料供图)


从荒地到景区,从景区到课堂,慢山里营地综合体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围绕研学实践教育这一核心,串联起文旅、农业、康养、体育等多项产业,盘活了沉睡的乡村资源,带动村民学习致富本领,为我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创新样板。

荒地变景区,旅游之路破难题

从长春市区出发,驱车约40分钟,就能抵达位于新湖镇新兴村的慢山里营地综合体。营地里,石子路、小桥串联起田野、荷塘、山林,一路上有花有草,赏心悦目。

2018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无法进行农业种植的荒地。但在慢山里创始人马千驰看来,城市近郊,有山有水,从发展文旅产业角度来看,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都具备优势。

思路一变,豁然开朗。荒芜的土地经过资源重新整合,化身为涵盖休闲度假、研学教育、生态康养等多种业态的乐园,激发了乡村新活力。

周末,慢山里成为亲子度假的优选目的地。乘坐小火车游览观光,体验马术、静水皮划艇、水上儿童高尔夫,在青青草地上露营烧烤,和山羊、松鼠、梅花鹿等小动物亲密互动……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在这里享受悠闲舒适的假日“慢”时光。

围绕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乡村特色,慢山里打造了不同风格的民宿。半山腰,有树屋、帐篷酒店,室内配备独立卫浴和空调,夜里望得见星空,听得到蛙鸣;山脚下,有二十四节气主题民宿和网红集装箱民宿。这些特色民宿成为升级乡村旅游的载体,助推观光到休闲、旅游到旅居的转变。

针对时下火热的露营休闲模式,慢山里新建了露营地二期工程,有大型天幕,室外酒吧等,进一步丰富游客露营体验。

曾经,这里的村民主要依靠传统种植业或外出务工谋生,他们不了解乡村旅游,也不相信家门口司空见惯的风景里还藏着致富宝藏。随着慢山里项目的落地,游客纷至沓来,单是营地的肉禽蔬果粮等订单需求,就累计带动了附近500多户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经营中。三年多来,项目沿途新增果蔬采摘园、休闲山庄、特色餐饮等20余家。

景区做课堂,核心产业链接广

盛夏的田野和山林富饶迷人,是无数植物、昆虫的家园,也是孩子们最好的户外课堂。

“这些稻子都是孩子们种的。到了收获时节,有研学导师带着他们收割,进行农事体验。”营地事务部总监李英男指着稻田里的一片区域告诉记者。

在等比例还原的飞机驾驶舱中当一次机长——这是营地新设置的研学课程。紧接着还将搭建机场安检系统等,让学生进行职业体验。

慢山里建设之初,就将“营地教育”列为核心业态。孩子们走出传统课堂,在田间地头、水边山林里长知识,强体魄。“化石小猎人”“古法造纸”“植物扎染“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动手动脑,感受文化浸润;根据季节特点设置的插秧、采莲等课程,让孩子们置身自然,体验劳动快乐……

为深耕营地教育体系建设,慢山里打造了一支具有多元化专业背景的独立研发团队,结合中国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自主研发了劳动教育、农耕文化、自然探索、爱国教育等主题、200余项营地课程。慢山里也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目前,与百余所中小学、幼儿园等共同开展了300余场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营地教育”这张“王牌”,破解了乡村旅游目的地周末人满为患,周一到周五门可罗雀的尴尬局面。慢山里实行“5+2+N”运营模式,即:周一至周五开展研学实践教育,周六、周日以亲子营为主发展乡村旅游;“N”即链接多产业、多业态、多品牌。

通过不同研学课程的导入,也进一步激活了乡村资源的多元功能,链接更多产业,拓宽发展路径。例如,依托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生产活动等,开发农业观光、农耕体验、采摘游、花卉节等主题旅游活动;将乡村旅游和手工业制造、农产品精加工融合起来,提供草编工艺品、苹果酱、鲜花饼的现场教学和制作体验,推动特色资源深度开发。

打造新农人,搭建乡村振兴大舞台

“您好,欢迎来到慢山里!”这句笑脸相迎的问候,营地里每位员工都已烂熟于心。“刚开始要求我们向游客问好,都不好意思张嘴,但现在已经形成习惯了。”一位负责保洁的大姐告诉记者。

慢山里目前提供了民宿管家、餐饮服务、物业管理等200余个就业岗位,其中60%的员工来自周边村庄,40%为返乡就业人员。营地与旅游学院、星级酒店等合作,制定了服务标准和培训课程,让在营地务工的村民成为有专长、会经营、服务意识强的新型农民,也由此提升了当地的乡风文明。

针对马术、园艺、无人机飞行等专业性强的岗位,营地聘请专业人才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培训,主要吸引大学生和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

营地导师和当地农民互相学习,农民学习教学方法,营地导师学习耕种技能,发挥双方优势,形成互补,培养复合型人才。

随着项目进一步投资建设,慢山里在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将持续升级。“下一步,我们将以慢山里营地为轴心,联动新湖镇各村集体,打造营地小镇、研学之乡。围绕营地教育,每个村都将有不同的主题,如非遗主题营地、飞行营地、马术营地、赛车营地等等。”马千驰告诉记者。

此外,积极开展创业帮扶,通过平台孵化模式,链接银行、高校等资源,在资金、技能、场地等方面提供支持,并带动当地村民向服务业专业人才、个体工商户、工匠手艺人、现代农场主等多种身份转变。

“政府为我们的项目发展提供了很多利好政策,例如完善污水处理、通信宽带等基础设施配套,打通路网,强化乡村旅游用地保障、乡村人才定向培养等,为企业的发展积聚了优质资源。”马千驰说。

记者手记:

近年来,我省乡村旅游快速崛起,成为旅游产业中的一块重要拼图。去年6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快增长”到“高质量”,乡村旅游正在经历转型升级关键阶段。

在乡村旅游视野下,慢山里项目充分挖掘乡村资源综合价值,将营地教育与生态文旅、田园康养、体育休闲等产业有机结合,破解了传统乡村旅游产品在产品周期、产品特性、顾客黏性、运营时间、客群定位等方面的局限性,通过多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旅游产业链建设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作者:徐慕旗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