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参乡放异彩 ——2022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白山分会场侧记

作者:蔡冲春 吉林日报记者 王春宝 金泽文 实习生 高源   更新时间:2022-09-23 09:43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人参学术创新论坛。

人参种质资源保护与标准化种植论坛。

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

人参文化和品牌建设论坛。

中医药产教融合长白山论坛。

“参王”大赛。

2022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白山分会场。

“参乡明珠”万良镇。

野山参品鉴专家讲解山参的功效。

人参产品。

看看我家的人参。

人参产品受欢迎。

直播带货。

情景剧《开秤》。

人参嘉年华。

这是一次振兴的大会,整合各方力量,政策叠加,汇聚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合力;

这是一次创新的大会,专家学者云集,出谋划策,擘画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这是一次奋进的大会,项目签约不断,捷报频传,加快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秋风送爽,美景如画。2022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众所期待中,隆重召开。在白山分会场,专家学者齐聚长白山下,相约林海参乡,共话绿色转型,共促振兴发展。

出谋划策 共促发展

为提高“长白山人参”知名度,推进长白山人参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在白山分会场,国内顶尖的中医药专家、高校学者、医药企业代表等,分别参加人参种质资源保护与标准化种植、人参学术创新应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人参文化和品牌建设、中医药产教融合5个论坛,共同研究探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良策,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人参产业发展,种子是基础,是产业发展的“芯片”。人参种质资源保护与标准化种植论坛,围绕“优化种源、构建标准,科技赋能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人参产业种质资源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共同探讨解决措施,提高人参优良品种选育纯化、扩繁生产的标准化水平,明确人参良种繁育未来发展方向。

人参学术创新应用论坛围绕“传承经典,创新应用,后疫情时代人参赋能大健康”这一主题,深入探索人参科技创新,深入挖掘人参赋能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共促人参学术创新应用长足发展。

人参产业是最具优势特色、最有发展潜力的富民产业。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从更高视野、更深层次对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高度符合白山产业发展实际,高度契合白山转型振兴所需,为加快产业振兴打开了视野、提振了信心。

在博大精深的长白山文化中,人参文化独具代表性,最具典型意义,是推进长白山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人参文化和品牌建设论坛就长白山人参文化的挖掘与传播、人参产业品牌打造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推动长白山人参文化深度融入旅游产业、医药康养产业中,依靠特色人参资源,打造具有“国际范儿”的人参文创品牌。

中医药产教融合长白山论坛围绕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助力长白山地区打造“林海参乡”品牌,筑牢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好戏连台 捷报频传

人参产业合作基金项目拟设立规模100亿元的基金,投资人参相关产业,为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位于靖宇县的景山屯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电站装机容量140万千瓦,装设4台单机容量35万千瓦机组;

启迪东北亚科技园将建设启迪长白山东北亚科技园基础设施、中药材加工及人参提取、智能无人机产业化等项目;

幽门螺杆菌试剂研发及生产项目依托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幽门螺杆菌试剂成果,围绕当地优质矿泉资源进行研发及合作,提高试剂纯度和精度;

东北纸都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总投资60亿元,打造秸秆纤维提取、生产包装纸、纸板、箱板、纸箱和彩印为一体的东北地区最大的纸业循环经济,建成后,预计年营业收入达341亿元;

抚松旅游观光磁浮项目将串联松江河高铁站、抚松高铁新城、池西游客服务中心、长白山国际度假区、长白山机场,线路长约24公里,将充分展现长白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魅力,丰富游客的观赏体验;

长白县农业产业整合项目将建立农业数据与管理中心,通过田间大资料搜集与分析,为农业提供更多技术与人工智能种植服务,提升与稳定作物质量及产量,提供完整农业管理平台,推动新农业互联网,链接市场、生产、加工、物流;

长白山御鹿臻品高档山珍加工产业基地项目将建设长白山高档山珍深加工基地,年产鹿茸和鹿胎等保健食品、林蛙油、人参食品、五味子饮料、蓝莓饮料、松籽饮料等,并依托棒槌砬子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探索梅花鹿林下散养模式,形成现代化“生态循环”梅花鹿特色养殖产业;

长白山冰雪小镇EOD项目总投资15亿元,试点长白山池西区南山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已于4月28日通过国家生态环境部审核。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301万平方米,由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松东城镇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与山东文旅集团合作建设,建设以生态治理为主要目的的生态修复工程和生态产业工程……

计划总投资452.8亿元的40个项目陆续签约,将成为长白山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生态白山 物华天宝

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长白山生态优良、资源富集、文化厚重,是东北地区的生态之基、文化之根、水系之源。

一大名山——长白山。长白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被公认为地球同一纬度带原始状况保持最好、生物物种最多的自然生物圈和物种基因库,是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

两大名川——松花江、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的松花江、鸭绿江两大水系,大小河流432条,组成了东北地区的天然大水网。两条大川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间,蔚为壮观、美不胜收。

三大区域——长白山中部、南部、北部生态经济区。白山市和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一体化协同发展,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科学谋划了长白山中部、南部、北部三大生态经济区,凝心聚力,共同擦亮长白山“金字招牌”。

四大产业——全域旅游、医药健康、绿色食品、新材料四个产业集群。全域旅游产业,依托长白山、松花江、鸭绿江品牌优势,构建了“春来赏花、秋醉叶,夏至纳凉、冬嬉雪”四季全域旅游新格局。医药健康产业,域内药用植物900多种,是中国三大中药材基因库之一,人参、鹿茸、林蛙油等知名特产远销世界。绿色食品产业,以食药用菌、山野菜、小浆果为代表的长白山特产享誉全国。矿泉水资源与阿尔卑斯山和北高加索地区齐名,是全球三大天然矿泉水富集区之一;蓝莓种植面积5.2万亩,种植规模占全省的60%以上。新材料产业,硅藻土探明储量3.6亿吨,远景储量6亿吨以上,占全国90%以上,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已开发出过滤材料、生态建材等138个产品,被评为“中国硅藻土之都”。

五大贡献——东北抗联的主战场、四保临江战役的大本营、抗美援朝的出征地后援地、支援新中国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两山”理念的忠实践行地。这里是东北抗联的主战场,杨靖宇将军转战南满,投身抗日斗争的始发地、根据地和殉国地均在白山。这里是四保临江战役的大本营,陈云、肖劲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七道江会议”上确定了坚持南满的战略方针,指挥领导了四保临江战役,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这里是抗美援朝的出征地、后援地,1950年11月,宋时轮将军率志愿军第9兵团从临江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打响了著名的长津湖战役。长白、临江沿岸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后方补给线。这里是支援新中国建设的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矿产、森林等资源,累计生产原煤3.6亿吨、铁矿石1.26亿吨、木材1.6亿立方米,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这里是“两山”理念的忠实践行地,着力探索“两山”转化双向通道,长白山地区森林面积17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87%,每年吸收二氧化碳130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2%),每日产生负氧离子530亿个,年释放氧气56万吨,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3亿吨,为全国提供了坚实生态屏障。

打造发展新高地

长白山地区最珍贵、最奇特、最神秘的资源之一就是人参。

这里有一流的生态,孕育了最道地的长白山人参。长白山地区四季分明,拥有大面积原始森林,适宜的温度、清新的空气、肥沃的土地、广袤的森林为人参生长提供了无可比拟的环境基础。人参留存面积5.3万亩,林下参种植面积57万亩,占全省人参产量的50%以上。

这里有顶级的资源,造就了完整的人参产业体系。“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最好人参在抚松”,长白山地区人参栽培技术、人参质量、种植规模、产量位于全省首位,开发出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五大系列820余款产品。

这里有广阔的平台,提供了巨大的人参发展机遇。长白山地区是全球最大的人参集散地,全国一半的人参在此交易,长白山特产城、靖宇特产市场和万良人参市场三大人参销售市场享誉全国。万良人参市场年交易额200亿元,是世界人参市场的“晴雨表”。科研力量雄厚,成立了人参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与吉林大学共建长白山资源与健康研究院,研发了人参皂苷、人参多肽和人参多糖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精深加工产品。

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人参文化。长白山地区有1500多年的野山参采挖历史和45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长白山采参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参“老把头”“人参姑娘”和“人参娃娃”等家喻户晓。每年秋季的“长白山人参节”吸引了世界各地客商齐聚长白山,共享人参文化盛宴。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将医药健康产业纳入“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制定出台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政策文件,为人参产业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环境。

乘势而上,着力构建最富吸引力的产业平台。坚持把人参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第一优先发展产业,着力把抚松县打造成为中国人参城。规划建设2万多亩的人参产业园和主题公园,其中一期工程4000多亩已全面启动。加快建设产业集群、企业集中、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的核心引领区,让长白山地区成为世界人参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沿链而进,着力构建最富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瞄准产业链后端和价值链前端,全面建设原料生产、产品研发、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市场交易五大中心,加快形成贯穿人参产业上下游,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抢占行业制高点。

择优而行,着力构建最富创造力的产业生态。成立长白山人参种植、销售、品牌联盟,建立1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整合大数据平台资源,发挥新媒体作用,在土地、融资、研发等方面为人参产业发展提供政策红利。

顺势而为,着力构建最富影响力的产业品牌。深入挖掘长白山人参文化、历史文化,高标准建设中国人参博物馆,集市场交易、产品展示、多功能体验为一体,打造吉林人参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真正展现中国人参发展水平、吉林人参发展实力,让长白山人参成为高端、品质、有机、绿色的象征。

振兴参业再出发

长白山地区是世界人参的核心产区,长白山人参作为国之瑰宝,被列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承载着振兴国家中医药产业和打造吉林省千亿级医药健康产业的战略使命。白山市全面实施长白山人参振兴工程,进一步构建完成长白山人参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长白山人参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使长白山人参产业成为实施“一山两江”品牌战略的新引擎,成为振兴国家医药健康产业的主力军,努力把长白山人参产业打造成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的标志性工程,成为推动长白山地区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的支柱型产业。

协同发展,建设“五区”。以长白县、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西区、抚松县为核心,建设长白山人参良种繁育区,全力实施长白山人参种业振兴工程;以抚松县、靖宇县、临江市、江源区和浑江区为核心,建立标准化种植区,开展林下参、林参间作和非林地参绿色优质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提升长白山人参产品质量和药用价值;以靖宇县、抚松县为核心,建立长白山人参精深加工区,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引进一批“国字号”高精尖医药健康精深加工企业,做大长白山人参精深加工业;以抚松万良、抚松新城和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西区为核心,建立长白山人参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区引领作用;以吉林抚松野山参省级自然保护区、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池西区和池南区为核心,作为长白山野山参保护区,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区条例,完善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生态环境联合保护机制。

——实施种业振兴工程。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开展长白山人参种质资源普查,支持企业和科研部门广泛收集优质人参种质资源,建设种质资源中长期保存库。积极争取林参间作用地指标,确保长白山人参种源的延续,加快繁育、纯化、保护好传统林地人参品种。开展林下参资源普查,摸清林下参的生长区域、留存面积和产量等基础情况,坚持生态种植林下参原则,在不破坏森林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下参种植。开展农田宜参地资源普查,建立非林地用地资源数据库,将宜参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做好与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的协调,充分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有序引导发展非林地种参。加强标准化人参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重点围绕人参种质资源收集及精准鉴定、构建核心种质及保存、优良品种选育等机制,开展长白山区域优势新品种繁育与示范等技术研究,继续扩繁和推广“福星1号”“福星2号”“炳华1号”和“抚星牛”等人参优良品种。着力抓好抚松国家级区域性人参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快培育省级人参良种繁育基地,加大非林地人参轮作技术攻关,强化辐射带动功能,加快推进人参良种繁育专业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全面提高长白山人参良种供给能力和水平。

——实施品质提升工程。坚持既全力保护自然资源又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加强参地资源的规划、储备与管理,做好人参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林下参种植,加大宜参林地供给,引导农民绿色种植、科学种植,让绿色有机成为长白山人参的鲜明特质。推进长白山人参标准化体系建设,以抚松人参协会团体标准为操作规范,积极推进林下参、宜林参、非林地参良种繁育等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人参规模化种植,扩大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种植规模,推行“企业+基地+农户”规范化种植模式,全面提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水平。大力发展绿色有机人参,支持科研院所、企业和个人开展绿色、有机栽培技术研究和制定技术规程,加快开发和推广低毒低农残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专用肥料等,支持人参种植企业和个人按照绿色、有机人参种植技术规程生产高品质人参。有效发挥“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技术指导与服务作用,积极引导人参种植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家庭农场、联合体、种植大户开展标准化、规范化、机械化种植,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基地。支持“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生产基地可追溯系统建设,逐步实现长白山人参原料及产品信息可追溯。

——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坚持集群化发展、精深化加工、集约化经营,全力实施长白山人参产业提升工程,做大产业园、做强优势区,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领军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联合体、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延伸产业链、拓展加工链、提升价值链,构建形成长白山人参产业核心集群。重点推进抚松人参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抚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靖宇省级道地中药材产业园建设,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人参加工企业进驻园区、优势区,把长白山人参产业园区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人参产业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产品精深加工的集散地、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先行地。重点培育皇封参、大自然、中民康达等一批龙头企业,提升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和生物制品精深加工能力。发挥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快的优势,大力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技术精、质量高的中间体、辅料、包材等产品,提高为大企业配套的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搭建“走出去、请进来”经贸活动平台,加强与央企、国企、世界500强、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的项目对接,积极吸纳域外资金进入长白山人参产业,抢占长白山人参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制高点。

——实施科技提升工程。强化科技支撑,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机制,加快建设和完善产学研紧密结合、协同高效的长白山人参公共创新平台,重点推进与吉林大学共建长白山资源与健康研究院建设,推动企业和科研院校的科技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人参产业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人参产业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单位为依托的人参产业自主科技创新体系,引导强化人参精深加工技术和产品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人参食品开发,支持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和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利用技术储备、检验设备、生产设施开发人参普通食品,扩大人参在食品领域应用,提升精深加工增值空间。支持企业按照保健食品原料技术要求,办理人参提取物生产许可,开发高附加值人参保健食品。

——实施品牌振兴工程。以“长白山”为保障,实施“一山两江”品牌战略,全力打响“长白山人参”“抚松人参”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加强长白山人参产品展示、品牌推介、文化传承,扩大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企业群体。进一步完善“长白山人参”品牌运营管理机制,强化品牌管理,提升品牌运营能力和水平。严格品牌准入准出制度,全面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把“长白山人参”“抚松人参”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国际品牌。通过市场化方式,支持企业采取“公用品牌+企业品牌”(1+N)的品牌推介模式进行产品销售和品牌宣传。

——实施市场提升工程。依托国家级长白山人参市场、长白山旅游集散中心、靖宇道地药材交易中心等集散地优势和互联网销售渠道,创新“线下线上”“产品展品”销售模式,构建“原材料+医药产品+保健食品+旅游产品+期货交易”多元化营销体系。加快推进国家级长白山人参市场建设,完善仓储、检测、交易、物流、信息融合等交易功能,把长白山人参市场打造成为全国人参价格形成中心、产业信息中心、科技交流中心、会展贸易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探索建立人参期货交易市场,引导人参种植企业、种植大户、原料加工企业进入人参期货交易市场,以期货合约方式稳定原料人参生产和经济效益,保证人参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依托长白山旅游集散中心,大力开发人参旅游产品,在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池西区游客集散地设立优质人参及其产品销售专区,开设“长白山人参”“抚松人参”系列产品官方直营店,拓宽长白山人参销售渠道。主动对接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开设“长白山人参”“抚松人参”区域公用品牌系列产品旗舰店,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宣传,扩大“长白山人参”“抚松人参”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

——实施文化振兴工程。坚持人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通过设立公益性宣传广告、品牌专营店,提升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创办长白山人参文化专栏、人参民俗文化舞台剧,以舞台剧、纪录片、科教片、新闻报道、专家访谈等形式,讲好“人参王国”“老把头孙良”“人参姑娘”和“人参娃娃”等长白山人参故事。举办人参节,开展丰富多彩的参王大赛、美食品鉴、直播比赛等活动,深度挖掘整理长白山人参文化资源,强化对人参文化的创意,开发一批有影响力的长白山人参文化产品,塑造长白山人参文化形象,形成具有长白山特色的人参文化产业。做好人参产业发展典型的宣传推广,通过动漫、演艺、影视和文学作品等多种形式展现人参产业发展和人参文化成果,尽快形成全社会关注人参、了解人参、喜爱人参、消费人参、投入人参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农交会等各类展销会,大力推广宣传和销售长白山人参产品,进一步向世界传递“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最好人参在抚松”等,深入推进人参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得天时、占地利、拥人和,有基础、有潜力,有优势、有信心,长白山人参产业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让世界了解长白山人参、让长白山人参走向世界。

作者:蔡冲春 吉林日报记者 王春宝 金泽文 实习生 高源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