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

  更新时间:2022-09-26 09:23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大安特色黄菇娘 袁野 摄

大安市太山镇栽培食用菌 李晓明 摄


吉林日报讯(于淼)近日,大安市叉干镇民乐村1.5万亩水田稻浪翻滚。“今年雨水好,我们村又是一个丰收年!”民乐村党支部书记李长江兴奋地说。今年,大安市共落实农作物播种面积285万亩,粮食作物268.3万亩,目前181万亩玉米和68万亩水稻长势良好,完全进入灌浆成熟期,粮食产量有望突破28.5亿斤,创历史新高,实现五连增。

近年来,大安市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实施“改地增粮、以水保粮、科技兴粮”三大增粮行动。

良种配良法。大安市通过采用良种、良法配套的栽培技术模式,培育壮苗、强化田管。因地制宜增施有机肥、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作物生长。以水稻种植为例,育秧上采取深沟高床、隔离层旱育苗技术,培育壮苗,增强抗逆能力;在土地耕翻方面采取适当春浅秋深实现以翻断盐、抑制返碱、熟化耕层、适合栽插的效果;在移栽方面采取适时适当密植移栽,保证了基本苗;在水管理方面采取以水调温、以水调肥、以水调盐技术,排除耕层土壤中盐分,选用东稻122、吉宏6、宏科181、中科发5等优良高产品种。多措并举实施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确保丰产丰收。今年,大安市实施水稻绿色防控9万亩,生物防治二化螟4万亩。目前,大安各地水稻整体长势良好,完全进入成熟期,预计产量将突破6.46亿斤,创历史新高。

荒地变良田。大安市在探索盐碱地治理技术和路径上持续深耕。去年,吉林省与中科院签订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建立盐碱地改良万亩示范区,为大安带来了宝贵的盐碱地治理经验。2016年以来,大安市充分利用中央、省、市各项政策项目,同时撬动社会资本36亿元开展盐碱地治理,新增耕地12.73万亩,新增粮食产能1.55亿斤。在全域土地整治方面,大安市选定新平安镇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区域,对7187公顷土地进行生态修复治理、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其中,将盐碱地和其他未利用地修复为水田的占比最大,达2900公顷。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荒地变身为良田,成为新的粮食增长极。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