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任胜章)抢抓好时光,项目施工忙。日前,总投资4970余万元的敦化市牡丹江干流上游(大石河口—江沿村段)生态修复工程正在火热建设中,此举将有效推进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重塑项目区域水清、河畅、岸绿、人和的生态美景。
敦化市为松花江第二大支流牡丹江的发源地。多年来,因牡丹江干流年平均含沙量较高以及沿岸农业种植、偷采河沙等人为活动影响,导致部分河道滩地结构严重破坏,滨岸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等,致使河流水体净化功能进一步下降,严重影响着流域生态环境。
为了有效保障和改善牡丹江上游源头区水质,进一步推进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去年8月,敦化市水利局积极向上争取资金4000多万元,大力实施了敦化市牡丹江干流上游(大石河口—江沿村段)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今年4月20日开始复工建设。
近日,记者在敦化市牡丹江干流上游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现场看到,数台挖掘机正进行土地平整;施工人员正在“拦沙池”内人工种植植物秧苗和在“滨岸滩地”播种草籽,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忙施工的景象。
据了解,敦化市牡丹江干流上游生态修复工程以生态植被修复为目标,其主要建设内容有:在牡丹江干流大石河口至一心村右岸滩地处,新建表面流“人工湿地”15.14万平方米,并人工种植香蒲、灯芯草、美人蕉、水葱以及西伯利亚鸢尾等输氧能力强和根系发达的植物种类,提高江水体的自净能力;新建“滨岸滩地”植被修复面积10.27万平方米,人工种植狼尾草、早熟禾、紫花苜蓿等本地优势草本植物物种,构建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群落;新建渠型式“拦沙池”4座,在汛期调蓄、控制周边水土流失、减轻泥沙量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据悉,全部工程计划今年6月底完工。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