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雕剪纸领衔,洮南非遗绽放端午游园会!

  更新时间:2025-06-01 14:02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5月31日,“粽情辽吉·文明白城”端午游园会在白城辽吉历史文化街区启幕,洮南市携10余项非遗产品亮相会场。蛋雕、剪纸、葫芦雕等展位前人头攒动,游客在粽香中感受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的交融,见证洮南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

洮南蛋雕:奥运“吉”礼,匠心刻写荣耀

作为展区焦点,洮南蛋雕以其精湛工艺引发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于氏蛋雕”传承人于泽红的作品,以鸡蛋、鸵鸟蛋为材料,融合浮雕、镂空雕等技艺,刻画的人物栩栩如生。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于泽红受洮南市文广旅局委托创作的运动员肖像蛋雕,曾作为“吉”礼赠予射击铜牌得主张琼月等健儿,向世界展示洮南文化魅力。  

30年坚守,刀尖生花。于泽红继承祖辈技艺,作品题材涵盖花鸟鱼虫、名胜古迹,荣获“洮南工匠”称号,并在“冰雪丝路”国际博览会进行了展示。“作为传承人,我要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让民间艺术真正服务人民,为家乡、为祖国争光!”于泽红说。

洮南剪纸:纸间万象,创新传承育新苗

一剪一纸,万象更新。在剪纸展台前,一幅幅惟妙惟肖的作品引来游客的阵阵赞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睿临将传统剪纸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屏风、夜光剪纸旗袍《繁花似锦》等作品屡获国家级奖项;4米长卷《百牛图》被列支敦士登博物馆收藏。此外,她还创作了“睿临茶花”“剪纸珠帘设计”等多个系列作品。

一花独放不成景,百花争妍满园春。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张睿临推动非遗进课堂:开设剪纸龙手工课,融合泥塑技艺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积极推动本校教师的剪纸学习,令校园非遗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多元荟萃:“百花齐放”,展现乡土情怀  

在洮南展区,还有多项手工艺作品绽放光彩:铝箔铸字的金属质感映衬诗词气韵;葫芦雕与烙画在葫芦上勾勒出万千世界,古朴雅致;烟盒粘贴装饰画变废为宝;纸浆工艺塑造浮雕质感;根雕取自然之形,化腐朽为神奇;手绣针法细腻,色彩绚丽……这些扎根乡土的作品彰显着洮南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户外的“品洮南珍味”非遗产品展区更是热闹非凡。万宝粉条口感爽滑筋道,承载着洮南人的匠心;黑水西瓜清甜多汁、黑水酱瓜脆爽可口,是大自然的馈赠;豫贞庆白酒醇厚绵长,散发着岁月的香气;叉烧肉、驴肉香味四溢,令人垂涎。其中,石磨豆腐的试吃与展销成为焦点,古法石磨制作的豆腐,豆香浓郁、口感嫩滑,游客们纷纷排队品尝,赞不绝口。此外,洮南特色粽子、醇香豆浆也备受欢迎,将传统节日美食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现场还特别设置以洮南市正在打造的历史街区“兴隆古街”为缩影的“洮南记忆”老照片墙,承载着洮南历史与文化记忆的画面,群众纷纷驻足观看、拍照打卡,在端午氛围中感受洮南的岁月变迁与人文底蕴。

本次游园会既是端午文化的盛宴,更是展示洮南文化产业振兴的舞台。作为“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洮南正加速将历史文化转化为区域发展新动能,不断擦亮吉林西部“文化强市”的新名片,书写乡村振兴的“洮南样本”。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张磊 通讯员:殷哲宇 王闯

初审:刘晗

复审:马萍

终审:张宇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