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走千村|官马新村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5-06-30 13:43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六月的磐石市烟筒山镇官马新村,蝉鸣与笑语交织,溶洞凉风裹挟着庭院花香。这个因喀斯特溶洞闻名的小山村,正借着农文旅融合的东风,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溶洞奇观引客来,红色薪火照新程

清晨八点,官马溶洞景区已迎来首批游客。来自长春的李淑荣带着孙子穿梭在石乳、石笋之间,脚下蜿蜒的地河泛着微光。“听说这里是杨靖宇将军战斗过的地方,这次带孩子实地感受一下,特别有意义。”李淑荣指着溶洞内“小洞石林”的标识牌说道。

作为省内唯一的大型喀斯特熔岩溶洞,官马溶洞不仅以鬼斧神工的地质奇观吸引游客,更以红色历史为魂。驻村第一书记刘立生介绍,溶洞淤泥中曾发现子弹壳改制的毛笔,如今景区内的将军榻、将军壁等景点,都在诉说着当年的烽火岁月。2022年落成的红色教育展馆和2023年开放的红色印记展览馆,已成为省内研学游的热门打卡地。仅5月至今,官马新村已接待研学团队1000余人次,“传承抗联薪火,共建生态新村”的研学活动每周都在景区广场举行。

庭院经济添新景,村民变身“新农人”

沿着村道前行,两侧向日葵花海随风摇曳。村民毕万财正在园子里莳弄红菇娘。“现在改种红菇娘,仅游客采摘就能增收1000多元。”毕万财笑着说。

今年初,官马新村探索“庭院经济+人居环境提升”模式,引导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种植油葵、矮棵红高粱等经济作物。第一书记刘立生算了笔账:油葵亩产700斤,集中采收榨油或炒制瓜子,亩均收益可达2000元;红高粱既能酿酒又能制作美食,红菇娘作为食药用材更受游客青睐。如今,村里的农家小院不仅成了“花果山”,还变身小型农家乐,游客可以体验磨豆腐、包黏豆包等东北民俗。

村企共建谋发展,全域旅游绘新篇

在村办企业新建的10间乡村民宿前,村党支部书记申生海正与施工队核对装修细节。“民宿主打‘红色主题+田园风情’,房间里布置了抗联历史老照片,院子里种着村民自家的蔬菜。”申生海介绍,公司还联合灵芝种植有限公司,建设了2.2公顷灵芝产业园,游客可以参与采摘、体验孢子粉破壁加工。

为打造全域旅游格局,烟筒山镇将官马新村与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黄河水库等景点串点成线,推出“红旅新村绿映红”特色品牌。刘立生透露,村里正在筹备“暑期亲子研学月”活动,计划开展溶洞地质科普、抗联主题剧本杀等体验项目。“我们要让游客来了有看头、有玩头、有买头,更有再来的念头。”

暮色渐浓,官马新村的农家院里飘出炖笨鸡的香气。李淑荣一家坐在民宿的葡萄架下,听着毕万财讲述村里的变迁故事。远处,溶洞景区的灯光次第亮起,与庭院里的点点星光交相辉映,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陈梦昕 谷禹 记者 徐文君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