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吉林省庆“七一”群众性文明实践主场活动暨文明实践理论宣讲优秀作品展示活动在蛟河市举行。
此次系列活动由省委宣传部主办,吉林市委宣传部承办,蛟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蛟河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协办。活动以“理论+实践+文艺”的创新模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群众心田。
近年来,蛟河市积极打造“理润蛟河”品牌,依托30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构建“理论宣讲+文明实践”双轮驱动模式,培育300余名基层理论宣讲员,年均开展2000余场活动,直接惠及群众超10万人次。
在活动主会场蛟河市工人文化宫,9件精心选拔的宣讲作品轮番上演。情景剧《凌晨四点的光》以网红直播售米的场景,展现新时代农业产业的变革;《木耳之乡富起来》用朴实话语讲述黄松甸镇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故事;《山水为媒绘锦绣 旅游兴镇惠民生》则展现了基层干部以“旅游兴镇”助力富民的壮志豪情。“这些节目就像是在讲述我们身边的故事一样,亲切、感人。”河北街道居民王大爷观看后连连称赞。
主会场活动结束,7个特色分会场同步开启。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音乐党课《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响起。年过六旬的老党员岳井春热泪盈眶:“听到这些旋律,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激情岁月。”在水谷公园,文明实践活动转化为民生服务,医疗志愿服务队为300余名群众免费诊疗,就业咨询台前工作人员细致答疑,“文明实践+文旅”四季风光摄影展,将蛟河美景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巧妙融合。
据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活动既是庆祝党的生日的具体实践,又是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尝试。相关方面还将持续创新活动形式,利用群众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的创新理论,推动理论传播与民生改善协同共进。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李婷 姜岸松
初审:刘晗
复审:马萍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