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融合发展“创新密码”——长春新农人赴京研学启示

  更新时间:2025-07-09 06:32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在圣泉农业,新农人参观智慧种植。

新农人参观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


6月8日至15日,91名新农人在长春市农民职业教育中心的组织下,踏上京城研学之旅,通过两场专题讲座、12次现场教学的沉浸式学习,探寻农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密码,其成功经验或可借鉴。

启示一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智慧驱动科技兴农

“数字技术不是乡村振兴的‘选修课’,而是‘必修课’!”在《数字农业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专题讲座现场,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分析处副研究员吴天龙的话掷地有声。他以广西水果数字化产销打破地域壁垒、“数字吉林——数字乡村”项目赋能基层治理为例,生动阐释数字技术如何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当提及新乡市“党建+大数据+全科网格”治理模式时,台下的新农人们纷纷举起手机拍照记录,并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生怕漏下任何关键信息。

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则处处展现农业的“科技范儿”。北斗导航无人拖拉机在田间自动作业,植保无人机穿梭在绿意间,大田物联网系统实时更新土壤墒情数据。“原来种地还能这么智能!”新农人刘作友满脸惊叹,眼中闪烁着对未来农业的无限向往。

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技术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新的动力。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各种无人农机灵活穿梭于田埂上,田间监测系统、综合农情监测站、智能灌溉系统……一个个“田间卫士”各司其职,精准监测田里一举一动。这些设备通过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农业生产决策模型,开展苗情长势AI诊断、病虫害AI识别等,从田间到云端,生动诠释着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无限可能。

启示二

持续擦亮“金字招牌”

三产融合做大做强

在贾尚农庄,“北京梨王”的传奇令人心潮澎湃。从1.5万亩标准化梨园,到秋梨膏、雪梨酥的现代化生产线,再到年接待60万人次的四季农旅项目,三产融合的完整链条清晰可见。新农人们站在“梨王文化馆”里,仔细端详精美的产品包装,新农人吕剑楠说:“咱们长春的农产品,缺的就是这样的品牌打造!”

行程中,新农人们还来到了武清天民田园。这里占地面积2075亩,建有5000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小鹊登枝”水果番茄连续两年获“京津鲜食番茄擂台赛”一等奖,还有一年多产的甜瓜,口感一流。负责人介绍,园区不仅推动产村融合,更注重科技引领和品牌打造,还通过多种信息化终端与客户互动,年接待游客可达10万人。园区的成功密码让长春的新农人们看到了休闲农业与品牌营销结合的魅力,纷纷讨论如何将此模式引入长春,挖掘本地特色农产品的潜力。

农业品牌建设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培育和发展农业品牌有利于提高农业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引导优质资源聚集,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各地在发挥独特资源优势,做好“土特产”文章的同时,加强农业品牌建设,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着力促进三产融合,构建起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业态。

启示三

探索生态循环农业

引领农业绿色发展

踏入分享收获农场(石嫣农场),有机农业与社区共建的独特魅力扑面而来。1600个家庭的预付订单墙前,新农人们驻足惊叹;麦麸洗碗、瓢虫防治害虫的生态循环场景,引得大家啧啧称奇。田间,北大师生专注采集农耕数据,不远处食农教育课堂里孩子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一幅产学研融合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

在李官庄农场,连片农田间高耸的风力发电机令人瞩目,这里正打造 “零碳小镇”,在农业生产环节降碳减排。光伏板下,食用菌种植户利用其遮阳优势培育羊肚菌,培养基来自镇内奶牛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这一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让新农人们对农业与新能源结合有了新认识,结合长春的地理与资源条件,探讨如何在本地推广绿色农业发展路径。

随着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各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探索“种养一体化”发展之路,让“畜禽养殖—粪肥还田—农业种植”形成闭环链,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加新亮点、赋予新内容、闯出新路径、擦亮新底色,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研学结束,返程大巴上,由22名党员组成的临时党小组组织起热烈的心得交流会。“这次研学太值了!回去就结合长春黑土地优势,把学到的经验落地,探索咱东北特色的乡村振兴路!”“真是不虚此行,尤其在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受益匪浅,回去后我准备大干一场”……

长春市农民职业教育中心张林武老师表示,作为全国首批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城市,长春将持续深化人才培育模式,通过更多域外交流、实践锻炼和创业孵化,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高铁驶离北京,窗外的风景飞速后退,车内新农人们仍在热烈讨论。这场研学之旅,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充实,更是一场思想的革新,为长春农业现代化转型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终将绽放出绚烂之花。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高剑维 本报记者 王伟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