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访“磨盘山” 果蔬别样香

  更新时间:2025-07-09 06:35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清晨的露珠还挂在叶尖,程贵有已经猫腰钻进了自家弥漫着青草气息的葡萄大棚。蜜汁和茉莉香葡萄的藤蔓爬满了棚架,一串串绿豆大小的幼果藏在翠绿的叶片下,生机勃勃。

“再有两个月,等它们披上紫袍、染上蜜色,这‘甜蜜’事业才算真正开场呢!”他小心翼翼地拨开枝叶检查着,脸上是掩不住的期待。

程贵有是磐石市福安街道磨盘山村农民。5年前,当村里开始大力发展棚膜经济,鼓励大家尝试新作物时,程贵有是第一批响应号召、敢于尝试新路子的村民之一。他选择了一条当时看来有些“冒险”的路——投入大、周期长的葡萄种植。这需要眼光,更需要耐心。

放眼望去,程贵有的葡萄大棚只是磨盘山这幅生机画卷的一部分。紧邻着葡萄园,现代化的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棚内,西红柿正值生长期,青绿的果实缀满藤蔓,虽尚未染上红晕,却已将枝头压得微微下垂;豆角苗已在穴盘中蓄势待发;而甜瓜种子,正静静躺在温床里等待破土的号令。

这正是磨盘山村探索出的“多茬轮作、错季上市”的致富密码。土地不再有片刻停歇,时间被精确计算,茬口紧密衔接,一年四季,棚内总有作物在生长,市场总有新鲜的果蔬供应。

科学的轮作,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单亩效益较过去提升了30%以上。

磨盘山村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不断升级,给了程贵有莫大的信心和启发。仅仅种出好葡萄还不够,如何让价值最大化?

去年,他开始在葡萄园旁铺设观光步道,竖起醒目的“采摘园”标识。他深知,单一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正在改变,农旅融合是新的方向。村里正致力于将传统的“菜园子”“果园子”,升级为吸引城市居民休闲体验的“观光园”。待到8月葡萄成熟,紫玉垂珠、蜜香四溢时,这里将成为吸引游客采摘、品尝田园乐趣的热土。采摘游带来的附加值,远非批发市场可比。

从最初单一的蔬菜种植,到如今葡萄、草莓、多茬果蔬百花齐放;从单纯追求产量,到追求品质、发展采摘体验。磨盘山的棚膜产业,如同这精心安排的作物轮作一样,在时间与创新的“轮转”中不断升级、增值。

磨盘山的果蔬香,正飘向更远的地方。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记者 陈沫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