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各个执法部门随时可能来检查,现在是各单位联合一起来检查,发现什么问题我们及时进行整改,这样我们有更多精力放在企业生产经营上。”日前,白城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白城某燃气公司,回访多头检查、多头执法问题,公司负责人表示,确实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是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的必然要求。
白城市纪委监委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年初以来,认真梳理12345热线、“码上监督”等平台中群众反映较多的涉企执法问题,同时市县两级纪委监委还会同司法、政数等专班单位成立6个检查组,对市县两级行政执法部门1.5万余本执法卷宗开展“全覆盖”专项检查,同时推动涉企执法部门开展自查自纠,发现多头检查、多头执法、以罚代管、小错重罚、执法不规范等11个方面158个问题。
“我们对发现的问题分类建立台账,涉及的问题边查边推动部门整改;涉及问题线索边查边移交相关部门快查快处,规范涉企执法,优化营商环境,维护企业和群众利益。”白城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何能既依法有效监管,又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白城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职责,推动形成党委领导、部门主抓、监督协同、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与司法、财政、审计、政数等监督主体之间贯通协同、联合发力,整治涉企执法监管突出问题,让企业放心经营、安心发展。白城市司法局在全省率先印发了《白城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细则》,旨在建立多元共治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机制,规范涉企执法行为。
“细则一共包含9类28项,比如第3类合理确定行政检查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第6项规定按照“应联尽联”原则开展部门联合检查,减少入企检查频次,能通过书面核查、信息共享、智慧监管等方式监管的,不得入企实施现场检查。”白城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在排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白城市纪委监委认真研判分析背后的原因,建立问题整改清单,给出工作建议,确保问题整改有序推进。同时以联席会议方式进行协商,研究拿出务实举措,向8个涉企执法部门面对面、点对点进行反馈,要求尽快制定务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责任人,确保整改取得实效。针对市监、交通、应急、住建等对燃气企业具有监管权的部门在执法检查中缺少协作、存在多头重复检查问题,推动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按照“应联尽联”原则开展部门联合检查,减轻企业负担。
今年以来,白城市纪委监委向涉企执法部门反馈问题158个,已完成整改120个,完善健全制度10个。同时,深挖查处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涉企执法领域共立案2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人。
“我们将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严肃查处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涉企行政执法腐败和作风问题,推动有关职能部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白城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孙天牧 陈虎 吉林日报记者 张磊
初审:刘晗
复审:马萍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