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串起城乡共富“活力链”——辽源市特色产业与城乡融合发展走笔

  更新时间:2025-07-20 10:20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7月18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深入辽源市,在机器轰鸣的车间厂房探寻特色产业与城乡融合的深度实践。

走进辽源袜业园区亲相见袜业工厂的智能化车间,一台台数智化袜机高速运转,丝线在机械臂的精准操控下编织成袜,每分钟就有上百双棉袜从流水线下线。

在园区展厅中,各种功能性袜品琳琅满目,其中园区自主研发的自发热滑雪袜能升温8-12摄氏度。依托这样的创新产品,企业打造了自主品牌“親相见”,线上线下齐发力。不仅在辽源、成都、珲春布局3家直营店,更通过直播拓宽销路,线上单日最高销售额突破400万元。

“去年品牌销售额突破2亿元,这背后是全链条的支撑。”北方袜业集团董事长金华的话点出产业链的辐射效应。这片占地100万平方米的园区,吸纳1200余户企业入驻,4.5万城乡劳动力在此就业,其中4000余名大学生创办的400余家企业,构建起从原料供给到电商物流的完整产业链。

为进一步强化产业链优势,集团持续推进万台袜机数智化改造,推动新领地现代纺织产业园扩容,吸引研发、原料等上下游企业集聚,由此形成更完善的产业生态。

在吉林省正轩车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另一种产业链条正加速运转。机械臂灵活挥舞,将热成形零件精准焊接。

“这条生产线专为一汽红旗E007定制,每分钟能完成3个零件加工。”董事长王中的话语中透着自豪。他介绍,正轩车架已承接中国一汽20款车型140个零件订单,全生命周期订单额达40亿元。

“我们的模具远销全球26个国家,又深度融入中国一汽供应链。”据了解,公司依托区位优势,从上游设备研发到下游总成生产形成完整产业链,实现了城市技术与乡村劳动力的高效衔接。

金翼食品(吉林)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养殖车间里,全自动饲喂系统定时投料,一颗颗鲜蛋经传送带进入分拣线后,开启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价值旅程。

步入企业展厅,记者看到,从高凝胶蛋白粉到功能型沙拉酱,从调味蛋粒到免疫球蛋白制品,丰富的产品矩阵背后,是公司220项专利技术的支撑。这些技术已基本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让蛋品附加值提升数倍。

这一价值跃升的背后,是企业构建的闭环产业链。它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更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公司流转1.4万亩土地种植甜玉米并进行连片整治,让农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稳定收益。此外,吸纳的农村劳动力经公司统一专业培训后掌握技能,间接带动周边2000名农民就业。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在辽源,产业链不仅是经济链条,更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民生纽带。这里的特色产业正以全链条思维,编织着“产业强基、城乡共进、百姓增收”的新图景,让高质量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城乡百姓。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记者 曲镜浔 叶爽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