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市:四维联动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

  更新时间:2025-07-24 07:56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本报讯(记者张敬源)近年来,龙井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构建“社会治理+政治引领+法治保障+民族融合”四维联动体系,通过系统推进平安建设现代化,探索形成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

今年2月,梨园街道居民通过“梨小二”反映其邻居家饲养的延边黄牛因不明原因死亡,害怕引发疫病问题。“梨小二”受理后,第一时间派出网格员,成功说服其邻居将死牛交给执法人员,随后由执法人员对死牛完成无害化掩埋处理。

这是龙井市探索完善“家门口”信访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龙井市建立了以信访局为枢纽,向街道、社区辐射的矛盾源头化解示范阵地,依托“梨小二”打造了“群众点单、街道派单、社区接单、部门领单”网上闭环管理服务新模式。

“我们充分发挥街道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做实多部门联动、高水平运转、实体化运行,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群众等待时间,有效提升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能力。”信访局副局长雒佳说。

龙井市组织20余名县级领导干部下沉一线解决民生难题,推动全市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98%。创新“星级网格员”“平安美团”“平安环卫”等群防群治机制,依托全市104个综治中心及“海兰江e站”综治民声平台,实现群众诉求“码上办”,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组建1900人“双语义务服务纵队”,对重点人群开展“敲门行动”,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年均化解矛盾纠纷1180件,连续两年被《长安》杂志推广。

同时,龙井市还将平安建设纳入党委“一把手”工程,建立由市委书记、市长牵头负责,市委政法委统筹协调,70个成员单位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聚焦“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通过织密风险防控网络、贯通法治实施路径、拓宽服务群众渠道三维“靶向”发力,推动社会治理模式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变、从“单一管控”向“多元共治”升级,为全市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法治保障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全市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开展平安企业创建行动,建设景区法治文化长廊,年均组织普法活动110场次。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建立“九类案件”联查机制,整改行业乱象20余个,清收挽损8.1亿元;开展成品油、烟草市场专项整治,督促企业补缴税金445万元,查获涉案货值500余万元。严格执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备案制度,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法治保障,龙井市获评全省县(市、区)级法治化营商环境满意度第一名。

民族融合绘就团结画卷。龙井市在平安边境中创建的“3334”矛盾调处模式和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防控体系实现142.5公里边境线连续多年“零发案”。组建双语调解小分队,开展“学民俗、学语言、学文化”系列活动,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站,年均举办警民联谊活动40余场,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行双语法官巡回审判、双语导诉服务等举措,保障各族群众平等享受法治服务。平安边境建设经验被有关部门向全国推广。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