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浓浓过端午

作者:吴茗 于悦 马贺 韩玉红   更新时间:2022-06-05 08:56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承下来。 吉林日报记者 吴茗 摄

孩子们在采摘园里体验久违的快乐。 吉林日报记者 韩玉红 摄

各种粽子被摆上货架。 吉林日报记者 吴茗 摄

端午节来临,五彩绳、香袋、七彩葫芦等饰品成为热销产品。 吉林日报记者 吴茗 摄


6月3日,正值2022年端午节,在长春市全面解封一周后,沉浸在欢喜中的市民,又迎来了首个小长假。作为传统节日,疫情过后的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内涵散发着更加浓郁的气息,民俗与民情民意也有着别样的传承与情怀。

端午的记忆,温暖而深刻

每年临近端午,夏志伟都有买艾蒿的习惯,今年也不例外,在早市转了一圈后,他拎着一捆艾蒿和几个小荷包走了出来。

夏志伟今年72岁,在他的记忆深处,端午节是父亲最为看重的节日。

“听父亲说,我家祖上开中药铺子,后来父亲辗转到农村生活,谁家有个头疼脑热就找他给看看。记得我小时候,院子里经常放一些晾晒的药材。那时候每到端午节,父亲总会领着我去山上采艾蒿,回家后把艾蒿扎起来倒挂在门头上。父亲告诉我,端午是我国传统的驱病防疫节日,也是从那时起,端午节要驱病防疫扎根在我的心中。”

夏志伟说,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是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了习惯。在端午节的这天洒扫庭院、挂艾蒿、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等,都是为了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也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

“端午节是人们与疾病、毒虫作斗争的节日,更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一种智慧。如今长春市的疫情虽然得到控制,但防疫仍然是常态,端午节的这些卫生习俗更应该被弘扬传承。”

就地过节,隔空传情也温暖

今年端午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选择就地过节,通过各种方式为亲人送去祝福,隔空同过端午节。

家住长春市绿园区的刘婷婷,今年端午节选择留在长春。她告诉记者,早在5月中旬就和家人沟通好端午节的安排。“我爸妈在沈阳,虽然现在疫情基本控制住了,但是跨省出行还是有一定风险,相聚也不急在这一时,爸妈说让我安心留在长春过节。”

受疫情影响,自3月以来,刘婷婷就没能回家探望亲人。端午节来临,她提前准备了不少礼物邮寄给家人。“我买了粽子叶和江米,自己包了粽子,用真空袋包装好寄给爸妈,他们收到后非常开心,觉得经历一场疫情,女儿成长了。”

她想这样安排节日生活,“打算约好久没见的朋友吃个饭、逛逛街,最好还能看个电影,好好享受一下这得来不易的小长假,再把之前疫情期间没吃到的美食都找补回来。”

“收到了哥哥寄来的端午节礼物,特别开心!”家住长春市朝阳区的胡颖今年端午节也打算留在长春和爱人、孩子一起过节。本来她打算端午节一家三口去哈尔滨探望哥哥,再带着孩子玩几天,但是考虑到疫情只能推迟计划。“孩子眼看着就要恢复上课了,这时候还是不要轻易出行比较好,怕万一有情况耽误孩子上课。”

哥哥贴心地寄来一大包粽子,还有很多她爱吃的零食和地道的哈尔滨红肠。“现在快递真是太方便了,我哥说这个粽子是他们那比较有名的一家店做的手工粽子,味道很好吃,还特意挑的我爱吃的咸味粽子。我父母都在南方,就哥哥离我近一点,端午没能相聚心里多少有点失落。但是哥哥的礼物让我太惊喜了,一下子就有了过节的感觉。”作为回礼,胡颖带着儿子去挑选了端午节礼品给哥哥邮寄过去,一家人借助便捷的快递传递心意,不能见面却也依旧温暖。

端午小长假,和大自然有个“约会”

从公园踏青、野餐打卡,到自驾去郊区农家大棚体验采摘快乐、载着装备来个精致露营,这个端午佳节,越来越多的人走入自然,享受生活。

6月2日上午,陆续有市民全家出动,来到位于长春市双阳区奢岭镇的一家草莓采摘园。

“现在正是大棚里草莓成熟的季节,红彤彤、清甜的草莓,看着就想吃,尤其适合带孩子过来。”长春市民周玮告诉记者,儿童节的时候他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不少朋友带着孩子到采摘园游玩,所以就把这项活动安排在他家的端午自驾游里了。

“今年因为疫情原因,从春天开始就没带孩子出去玩过。好在端午节前解封了,我们计划在长春周边转转,到采摘园摘草莓、去农家乐住两天、在水塘边上钓鱼,亲手做一顿正宗的农家大锅菜,烀点土豆、地瓜、茄子,烩个酸菜、炖个大鹅,还可以教孩子认识谷物、蔬菜,跟着手机视频做标本收集、植物拓印等亲子活动,体验喂鸡喂鸭、除草种菜的快乐。”为此,周大哥提前联系了住在双阳区的亲戚,得知只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就不影响过去玩,便列了不少计划,准备趁着假期带孩子好好放松放松。

像周大哥一样想趁着假期出去玩的市民不在少数。据采摘园的管理员介绍,这几天他接到不少熟客的电话和微信,都是问假期采摘园开不开放的。“我们这里有很多草莓大棚,种植的全是牛奶草莓,个头大、色泽红,不仅颜值在线,口感也甜,深受大家喜爱。这次假期对外开放,我们也做好了充足的防疫准备,实行人员分流,尽可能保证一个时间段一栋大棚里就一家人。我们园内还有蔬菜大棚,里边有豆角、萝卜、黄瓜、茄子、小柿子等,天然无污染,营养又美味,很受中老年游客喜欢。这些大棚也能分流一部分游客,减少人员聚集。”

“夏日里,去田园山间漫步,用脚步丈量美景,全身心感受美好、惬意的时光,对于我们这些宅在家里两个多月的人来说充满了诱惑力。所以一听说长春周边的景区、露营地陆续开放,我们就计划着出来游玩一番。”田甜告诉记者,最近她和她爱人在手机上刷到不少露营视频,越看越动心。所以趁着这次端午假期,拿出前些天快递恢复后网购回来的装备,开车拉上全家人来一趟两天一夜的露营,享受大自然的气息。“户外露营魅力无穷,体验过之后相信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会着迷。现在的人身处城市,工作、学习压力都挺大,户外露营活动是难得的放松身心的机会。”田甜笑着说。

据了解,受之前的疫情影响,长春周边的露营地曾一度关停,如今已陆续恢复营业。

“咱们长春有好些个网红露营打卡地,主要集中在一些市区公园、郊区山庄和周边景点等处。”家住长春市高新区卓越大街附近的贾春成告诉记者,他们全家都是露营爱好者。无论是装备齐全的“精致露营”还是精简出行的“公园野餐”,只要是休息日,他都会带着家人出去露营。“这次我们全家去神鹿峰露营,帐篷、折叠椅、马灯、野餐垫、防潮垫、卡式炉、自热火锅和锅碗瓢盆等全带上了,又提前准备了各种口味的粽子、蔬菜水果和牛羊肉串,一边享受着自然风光,一边做上一桌丰盛的烧烤大餐。”贾大哥觉得,出来露营就是休闲一下,节奏不要太快。“长春周边游玩的地方挺多,除了露营,我们还打算去温泉酒店泡泡温泉,去果蔬农场摘点菜,带着孩子和小动物亲密接触,还可以参加各个景区、酒店举办的端午节特色活动,体验和平时不一样的节日氛围,享受慢时光。”

别样端午,换种方式表达情感

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居家生活和工作,很多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全面解封后的第一个传统佳节,人们对亲情更加重视,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更加多样。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绳编传承人徐晓雪,每年端午节之前都十分忙碌。用绳结编制的五彩粽子,款式多样的五彩绳、小扫帚、荷包、香囊都是大家喜欢添置的节日装饰品。在解封前,徐晓雪居家时就闲不住,编了不少适合端午节的挂件、手链,在微信群里进行福利“秒杀”,让很多喜爱非遗编绳的人提前预订到节日礼物。快递一通,徐晓雪第一时间就给大家寄出,为了能让大家赶在节日前戴上这些小饰品。近几日,随着端午节到来,徐晓雪的“搜绳记”工作室人来人往,市民白女士特意为两个女儿挑选了颜色不同的五彩粽子,“给孩子当包包的挂件,纯手工制作,特别好看,也希望孩子能爱上这些传统节日。”

5月31日,徐晓雪受邀到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做编绳培训,教市民和几位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工作人员如何制作香囊。能够用自己的精湛手艺教大家编制端午节的小礼物,让她的端午节过得“粽情蜜意”。

当“六一”遇上端午,两个节日中间仅隔一日,不少家庭带着孩子选择人少又接地气的采摘园过“双节”。在长春市双阳区一家采摘园,草莓和大樱桃硕果累累,老人和孩子们在这里体验着丰收的喜悦。吴先生一家带着80多岁的岳母出来散心,平日里不善表达感情的他说:“以前感觉过节就是全家在一起吃吃饭,现在觉得还是全家出来走走,唠的嗑儿也多了,热闹!亲情就是一家人在一块儿,不管干啥都高兴。”

“姥姥,咱家买的粽子叶和模具邮到了。刚才姥爷带我又去买了江米、大枣、蜜枣和葡萄干,咱们现在就开始包粽子吧。”6月1日傍晚,今年8岁的赵若芙小朋友在家里和姥姥、姥爷学起包粽子。不一会儿的功夫,赵若芙便掌握了技巧,只见她稚嫩的小手把3片粽叶在模具里铺叠好,然后舀一勺江米放在其中,放入大枣等馅料后,再舀两勺江米覆盖,然后把粽叶包裹起来,再用不同颜色的绳子系上。经过一番操作,一个粽子成型了,赵若芙高兴地拿起来向姥姥姥爷展示,结果绳子没有系紧,粽叶“挣脱”开来,江米洒到桌子上,赵若芙连忙说道:“大意了,这个没做好,我再做一个!”惹得一家人开怀大笑。

姥姥告诉记者,赵若芙刚上小学一年级,疫情期间一直在上网课,平时活泼好动的她喜欢在网上学做一些蛋糕、面包、披萨等烘焙食品。前几天还学着做了鸡蛋炒西红柿,说是老师的要求,用姥姥的话说,两个月的封控很漫长,但有外孙女在身边,老两口儿多了许多乐趣。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每到端午,浓浓的粽香总会如约而至,在这个柔情蜜意的仲夏时节,人们享受着久违的悠然惬意。


作者:吴茗 于悦 马贺 韩玉红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