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吉林、一汽与大众之缘,是一段仍在书写中的传奇,不仅在历史中留下深重的印记,更在镌刻着未来的里程碑—— “合作典范”再续“成就之旅”

  更新时间:2025-05-27 07:39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汽车产业,是中德两国合作最早、成果最丰硕的领域之一。34年来,以一汽—大众的创立为起点,成就了国际合资合作携手共赢的典范。

追随中国改革开放步伐,德国大众分享了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发展历史机遇,深植吉林汽车产业发展沃土,创造了非凡奇迹。如今,全球汽车产业百年之变的大潮之下,中德汽车产业合作纽带正在历史性地延伸、拓展、重塑,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承载过往两国汽车产业合作的辉煌,吉林、中国一汽与德国大众携手把握变革趋势、主动拥抱产业变革浪潮,开启协作共赢的全新局面,不断推动技术融合和创新变革,携手确立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新地位,走向新一轮辉煌。

吉林支点,撬动“在中国,为中国”战略

“在中国,为中国”,这是德国大众在中国坚持推行的战略。这一重大战略的全新支点就在吉林。

2024年12月17日,德国大众旗下品牌奥迪与中国一汽的合作项目——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奥迪一汽)在长春正式启动量产。该项目建设了奥迪在华首个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的生产基地,致力于打造纯电动车型,年产能逾15万辆,标志着奥迪在中国的电动化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奥迪全球CEO高德诺表示:“随着奥迪一汽新能源的量产启动,我们恪守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并在电动化转型战略中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全新生产基地打造的车型将在我们本土产品布局中起到关键作用,巩固强化我们在这一重要市场的地位。”

2025年上海车展,奥迪一汽的“电动天团”车型亮相,同时公布在华电动化战略。

奥迪一汽及其先进生产基地,整合完整的汽车生产价值链,拥有高度智能制造水平,除配备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外,还拥有专属电池车间,将创造约3000个工作岗位。整个项目按照绿色标准建造,力求实现“近零碳排放”目标。

根据规划,奥迪一汽国内供应商比例达90%,其中50%将配置在30公里半径范围内。为助力奥迪一汽实现这一目标,我省建设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首次集中开工配套项目即达23个,总投资达445亿元,吸引众多零部件头部企业落地长春。

今年内,奥迪一汽生产的全新PPE平台电动车型将全面上市。一个落位吉林、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崭露峥嵘,成为中德两国汽车业界可期待的未来。

吉林之缘,创造国际经济合作典范

“德国大众与吉林省、中国一汽已有近40年紧密合作的良好基础,书写了独一无二的成功故事。”5月23日,到访长春的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如是说。

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公司,德国大众战略转型的支点不会凭空落地。奥迪一汽新能源项目选择吉林,既因历史,更因未来。

1988年开始,一汽就与德国大众达成合作,负责奥迪在中国的车型生产,逐步促使优质的产业链条在长春落地,也让长春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地之一,形成了更加完备的产业基础。这,也为后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扎根提供了优沃土壤。

自1991年一汽—大众成立至今34年来,从最初仅有一个品牌、一款捷达轿车,到现在拥有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30多款车型的庞大矩阵,一汽—大众见证了国人实现“汽车梦”的历程。

34年间,一汽—大众以长春为起点,辐射西南、华南、华东以及华北地区,形成了覆盖全国五大基地的战略布局,拥有中外方员工数量逾4万人,为上下游产业链创造了近50万个工作岗位。

34年间,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德国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一汽—大众发展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和实力的超大型整车合资企业,也是德国大众对华投资最成功的整车企业,为促进中德两国经济技术合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4年10月24日,一汽—大众第2500万辆整车在长春基地总装车间下线,成为企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成为中德汽车产业合作深耕中国市场、携手迈向未来的崭新起点。

种种过往,皆为序章。在数字化、电动化的浪潮下,一汽—大众将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上升至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形成了具备国际竞争力和行业领导力的电动化制造体系;奥迪中国推进“进取2030战略”,为中国用户量身定制基于PPE平台的智能电动车型;吉林正在更主动积极地融入全球汽车产业,引入更多先进技术、更多优质车型、更多配套企业。

昔日传奇的缔造者们,正在迎接新机遇、新战略、新未来,携手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

吉林路径,探索中德汽车合作新未来

回望2005年至2015年,中国汽车消费飞速增长,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自主品牌纷纷兴起,成就了汽车产业的“黄金十年”。

如今,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吉林汽车产业大省地位日益牢固。面对全球汽车产业百年变局,吉林发力布局新项目、新技术、新业态,打造行业竞争新优势,带动整个上下游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的共同判断,是我省与德国大众及众多全球汽车领军企业开启全新合作的重要基础,也成为合作各方携手确立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全新地位的宝贵机遇。

辐射全省的汽车产业重心——长春国际汽车城里,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为中心,东北方向,一片建筑反射出醒目银色,那是一汽红旗繁荣工厂;西北方向,不到5公里处,首个“跨过山海关”的动力电池项目——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此。随着更多供应链企业在此集聚,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时代的“黄金三角”已经成型。

为迎接新能源汽车时代的下一个“黄金十年”,吉林正立足实体经济根基,抓住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举全省之力打造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充分发挥产业、创新、人才、市场等优势,持续推进奥迪一汽新能源整车项目,大力支持一汽—大众长春基地车型换代。加快建设世界级汽车城,并计划把与德国大众的合作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一号工程”,纳入吉林省“十五五”规划和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规划,开创中德汽车产业共赢合作新局面。

34年间共同迈过的一个个目标,创造的一段段传奇,今日携手锚定的战略支点、展望的广阔前景,都将在历史中闪耀光辉。大众的“吉林故事”已掀开全新一页,续写中德两国合作的典范新篇章时不我待。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记者 华泰来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