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军嫂 诠释担当 ——记“全国文明家庭”艾碧家庭

  更新时间:2025-07-05 06:16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国强千秋盛,家和万事兴。”在白山黑水间的边防线上,艾碧和蒋德红夫妇用十余年的坚守与奉献诠释着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她是扎根基层的平凡女性,他是戍守边关的铁血军人,这个看似普通的家庭,却以超越小家的大爱,温暖着驻地群众与抗战老兵,成为“全国文明家庭”的典范。2025年5月,艾碧家庭被授予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艾碧与丈夫蒋德红的爱情,始于一场跨越数百公里的“马拉松”。初次踏进蒋德红的老家,三间摇摇欲坠的土坯房让同为农村出身的艾碧心头一紧,而满墙的立功喜报却让她眼眶发热。“一个能在军营里把‘忠诚’刻进骨头的人,值得用一生去爱。”这个朴素的信念,支撑着艾碧走过8年恋爱长跑。

婚后的分离成了常态。2007年1月,怀孕8个月的艾碧在家中突然早产,腹痛难忍的她被紧急送往百公里外的县医院。手术室外,医生让家属签字时,她才发现身边只有匆忙赶来的妹妹。直到孩子平安降生,她才给丈夫发去一条报平安的短信。而类似的“隐瞒”早已成为习惯:婆婆骨折住院时,她白天在单位忙完工作,晚上守在病床前喂饭擦身,连续20天没睡过一个整觉;公公糖尿病并发症发作,她挺着大肚子跑遍县城药店抓药,熬药时被蒸汽烫出满手水泡也只是默默涂了药膏……“嫁给军人,军嫂也姓‘军’。”她总说,丈夫守护国家,她就要守好这个家。

2013年春,艾碧随军到边城临江。为了给丈夫减轻负担,她工作之余独自辅导孩子作业,孩子生病也独自照顾。她还将公婆接到身边,生活起居照料周全,用积蓄为老人在老家建起新房。艾碧不仅家庭和睦,还热心助人。邻居有事,她有求必应;战友家属随军手续不懂,她主动帮忙。在她的全力支持下,蒋德红工作成绩斐然,获评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标兵等荣誉,荣立一等功、二等功。

艾碧深知,爱若局限于家庭是小爱,延伸出去便是大爱。得知驻地有一户困难家庭,孩子尚在小学,她立刻送去米面粮油和学习费用。多年来,她义务资助3名贫困学生,花费万余元。

2015年春,艾碧结识了驻地20多位抗战老兵,老兵们的沧桑与贫困触动了她,她决定为老兵尽孝。此后,她和爱人常带物资看望老兵,帮忙做家务、理发剪指甲、陪老兵聊天。白山市江源区94岁抗战老兵聂生茂无儿无女,靠侄子赡养。2015年12月病重入院,艾碧冒雪赶到病床前,送老兵走完最后一程。近十年来,艾碧把抗战老兵、烈士父母当成亲人,组织多项爱心活动,筹集善款3万余元,为10余名老兵解决生活难题。

艾碧先后被白山市评为“白山好人·十佳最美女性标兵—最美军嫂”,被吉林省评为“吉林好人”“吉林好人标兵”“吉林省最美军嫂”。2020年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2021年其家庭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这个普通的军人家庭,用灶台前的烟火、边关路上的足迹、老兵床前的陪伴,诠释着“文明”二字的深意:它是灶台前的一羹一饭,是风雪里的一句“有我”,更是把“小家”的暖,熬成“大家”的光。作为普通军嫂,艾碧用实际行动诠释家国情怀,展现文明家庭的担当,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传递爱与温暖,弘扬优良家风与社会正能量。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韩玉红

初审:刘晗

复审:马萍

终审:张宇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