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赴一场吉林的夏日邀约 ——“I See·I Know”香港青年认知祖国系列活动(吉林线)侧记

  更新时间:2025-07-22 07:12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今年5月,吉港澳经贸交流暨长白山人参推介会在香港成功举办。中共吉林省委盛邀港澳青年北上,成就事业、实现理想。

一路向北,奔赴吉林之约。

7月16日至21日,由香港中国企业协会主办,招商局集团、吉林省委统战部承办,香港吉林省社团总会协办的“I See·I Know”香港青年认知祖国系列活动(吉林线)圆满举行。34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在港中资企业青年员工走进长春市、吉林市、延边州,感受我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之势,体验“吉字号”产品和吉林特色文化展现的地域魅力,加深对祖国的了解和认识。

“新”意满满,众“智”成城。这是长春这颗东北明珠给香港青年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第一站,便是中车长客。“I See·I Know”香港青年认知祖国系列活动(吉林线)启动仪式也在此举行。

中车长客是中国地铁、动车组和磁浮列车的摇篮,是我国核心的轨道客车研发、制造、检修及出口基地。自2008年开始与港铁开展合作,提供了观塘线、南港岛线、屯马线共计400余辆地铁列车。

中车长客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大数据中心引起香港青年们的浓厚兴趣。据介绍,这里的“列车效能及健康监察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列车关键部件的实时监测、诊断分析、故障预警和健康评估,显著提升列车运行安全性,降低维护成本。

从新中国第一列地铁,到最先进的智能高铁列车。在中车长客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香港青年们一边看,一边聆听中国高铁的发展故事。作为全国唯一以高铁为主题的国家级教育基地,这里展示了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的发展历程。

由中车长客自主研制的匈塞铁路高速动车组,实现了中国高端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高速动车组首次进入欧洲。登上动车组,香港青年们忍不住惊叹。“此行深刻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作为中国的青年一代,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感到自豪和骄傲。”香港青年刘菊茹说。

长光卫星数据大厅,工作人员轻轻点击鼠标,大片青绿交错的影像便呈现在屏幕上。厂房、道路、田地……一颗颗闪耀苍穹的卫星宛若千里眼,从50万米高空捕捉着地表细节。

作为东北首家独角兽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长光卫星是我国第一家集卫星研发制造、运营管理和遥感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商业遥感卫星公司。目前,长光卫星已累计研制并发射各类卫星219颗,具备年产200颗遥感卫星和200颗通信卫星的生产能力,实现了高性能遥感、通信、导航等各类卫星研制技术全面贯通。

“从卫星的研发到应用,每一个环节都透着科技的力量和团队的智慧。”香港青年张毅用“震撼”来形容自己的参观感受。“看到我们自主研发的卫星能精准服务各行各业,真切感受到中国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也激励我们年轻人要更加努力,为祖国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香港青年邓洁静说。

今年6月,中国一汽红旗品牌携旗下国耀、国礼、国雅、国悦、红旗H9、红旗HQ9、红旗E-HS9及“天辇1号”飞行汽车等多款重磅车型,亮相2025国际汽车及供应链博览会(香港)。此次有机会走进中国一汽,近距离参观企业,香港青年们非常期待。

在一汽集团NBD总部大楼,香港青年被“高颜值”的红旗汽车深深吸引,忍不住与它们来上一次“亲密接触”。“我为民族工业的崛起而自豪。”香港青年李鸿亮坐进一辆红旗国礼,轻抚台面和按键,开心地比出“胜利”的手势。一汽红旗繁荣工厂内,充满未来科技感的汽车制造场景让香港青年罗肇锋移不开眼睛。“在这里,我看到了数智化汽车制造的新活力。”罗肇锋兴奋地说。

从诞育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的“摇篮”,到如今智能电动化浪潮的“排头兵”,中国一汽以“变”为刃,在时代浪潮中劈开一条从跟跑到领跑的创新之路。

吉林不但创造了一项项“中国第一”,还拥有自己的瑰宝——“百草之王”人参。

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作为全国人参主产区,吉林省人参产业年综合产值已突破800亿元,正加快从原料出口向品牌输出、深加工延链方向转型。

了解吉林人参的过去与未来,吉林官参局是必去之地。吉林官参局分为展览区和销售区两部分。展览区以丰富多彩的参文化知识、精彩的非遗项目互动体验,向人们呈现人参文化的独特魅力。销售区则展示了人参从传统药材到现代健康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成果。邓洁静选购了几款,她笑着说:“这些产品质美价优,回去送给家人朋友,是不错的伴手礼。”

如果说文化是回溯历史来路,那产业发展则标明前进方向。位于和龙市的延边大阳参业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林下山参产业和林下灵芝产业,已逐步形成了“吉林和龙山参—灵芝抚育系统”,并于2021年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绿树成荫,山峦如黛,远远望去,大阳沟的群山像一块块巨大翡翠,镶嵌在蓝天白云之间。“这太美了。”香港青年们纷纷拿出手机,定格下美丽的一幕。凭借优美的生态,完善的林下山参、灵芝抚育复合系统,大阳沟已形成“林—参—芝—鹿—水”生物多样性生态体系,吸引众多客商前来认领山参、采挖山参、休闲度假。“希望吉港两地加强人文经贸交流,在香港能买到更多吉林特产。”香港青年张贺乔说。

回望五天四晚的吉林之旅,无论是中车长客跑出的“中国智造”加速度、长光卫星的“逐梦苍穹”、一汽红旗的“产业焕新”,还是吉林市陨石博物馆的“天外来客”、吉林官参局的“前世今生”、丰满水电站“中国水电之母”的传奇故事、松花湖的风光旖旎,抑或和龙太阳沟的挖参体验、珲春龙虎阁“一眼望三国”的震撼画面,每一项“吉林标签”都刷新着香港青年对吉林的认知。

“此次活动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吉林、了解吉林,也真切感受到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脉搏,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爱国情怀。”香港青年廖亮说:“现在,我们的心与祖国更加紧密相连、同频共振。”

“这几天,我一直被祖国的发展深深感动着,回去以后,我一定会把这里的所见所闻分享出去,让更多的香港朋友认识吉林、走进吉林。”香港青年张慧哲说。

吉林、香港,宛若华夏文明的两部精装书卷,一册写尽关东辽阔,一册载满南国灵动。香港吉林省社团总会副会长朱立伟表示,“作为联系吉港两地的桥梁,香港吉林省社团总会将继续秉承‘爱国爱港、纳贤集德、团结协助、创新奋进’的宗旨,不断促进两地经贸、文化和社会交流,助力吉林全面振兴和吉港两地高质量发展。”

不知不觉中,“I See·I Know”香港青年认知祖国系列活动(吉林线)已落下帷幕。

“吉林很好,一定会再来!”还未离去,便已有了下次之约。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记者 李娜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