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5年上半年我省主要经济数据发布,全省经济运行延续了一季度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本报今起开设“高质量发展年中观察”专栏,全面反映我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展示吉林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亮点,唱响吉林经济“光明论”,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态势更好延续营造积极舆论氛围。
当时间的指针划过年度的“上半程”,吉林的“年中答卷”随即出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6823.28亿元,同比增长5.7%。
“跃动”的数字,彰显出吉林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网联转型,吉林化纤碳纤维产能达到6万吨,中车长客自主研发的“氢春号”新能源电车交付运行;
全省年度计划亿元以上项目复工率达100%,吉林石化转型升级、沈白高铁、G331沿边旅游大通道等工程顺利推进;
长白山、延吉等地旅游热度不减,春京西等文旅新场景备受瞩目;
书博会、高博会、光博会相继登场,招商、吸粉效果皆佳;
……
从黑土地的满目生机到智造车间的铿锵节奏,从旅游消费的火热场景到科技创新的积极探索,吉林大地在动能转换中提升、在创新驱动中提速、在转型升级中提质,发展的脉搏越发强劲有力。
看数据:三产齐发力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省三产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全国——
第一产业增加值365.57亿元,同比增长4.3%;
第二产业增加值2103.59亿元,同比增长6.0%;
第三产业增加值4354.11亿元,同比增长5.6%。
省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处长王洪奕认为,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展现了吉林经济“结构稳、韧性强、动力足、活力优”的特点。
黑土地上,无人机编队在技术员的操控下精准播种,导航系统让每一粒种子都落在最佳位置,为粮食丰收打下基础。
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39.79亿元,同比增长4.3%,自2024年三季度以来均保持4.0%以上的增速。
畜牧业成为农业增长的“主力军”,牛肉产量同比增长8.7%,羊肉产量增长6.4%。在通榆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屠宰车间,每小时300头肉牛的屠宰量纪录不断被刷新,冷链物流车将新鲜牛肉直供粤港澳大湾区,让吉林牛肉香飘全国。
工业车间里,转型升级的步伐铿锵有力。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八大重点产业全面开花——
信息产业以21.5%的增速领跑;
医药产业16.8%的增长彰显活力;
电力生产行业10.3%的增幅体现绿色发展成效;
……
服务业领域,活力涌动暖意融融。
长春的网红书店内,读者在书架间流连;各大热门景点中,攻略满满的游客忙着打卡留念;延边的直播间里,身着民族服装的主播正热情推销辣白菜,“指尖经济”让深山好物走向全国。
第三产业增加值以4354.11亿元的规模占据GDP总量的63.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一季度提升11.3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4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增势尤为亮眼,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2%,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看亮点:集群聚合力
经济稳健增长,离不开重点产业集群的带动与重大项目的支撑——
上半年,我省装备制造业厚积薄发,“两新”“两重”项目加速推进,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红旗繁荣厂区的总装车间里,19台工业机器人完成风挡玻璃全自动装配,30%的总装自动化率从源头避免传统人工装配的漏雨隐患。“婚礼工位”52秒完成底盘合装的技术,创下兼容8种车型共线生产的行业纪录。
中车长客制造的CR450动车组,备受关注。
450公里/小时的试验速度、22%的运行阻力降低、10%的减重幅度、4%的客室空间增量,将“中国速度”与“中国舒适度”推向新高度。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的成绩单,印证着技术引领的国际竞争力。
吉林化纤长丝十二车间里,银亮丝线如瀑布般流淌,机械臂轻巧翻飞码放丝锭,自动运输车穿梭不息,70%产线实现无人操作,宛如一场静默的“工业芭蕾”。
“两新”“两重”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机器轰鸣、工人穿梭,早已成了白山松水间项目建设的标配。
吉林化纤年产3.5万吨一期生物质新型人造丝项目正式投产;吉林石化年产120万吨乙烯装置项目实现中交;大安吉电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在即……
在这些大项目的带领下,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0%,扣除房地产后增长6.1%,第二产业投资更是以8.8%的增速领跑。
看新质:携手向未来
向新向优,是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的路径之一。
今年以来,我省以更大力度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中国一汽自主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5.5%,全新一代纯电动SUV凭借超长续航和智能驾驶系统,上市即成为爆款;
长春积极探索“低空+”多元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经济与各大产业深度融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长春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内,一批创新药企正在加速研制新型靶向药物;
吉林大学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通过高压装置首次在Nb-H体系中获得氢空位存在的确切证据,为可控核聚变研究提供新方向。
与此同时,“新”意满满的数字经济正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辽源北方袜业电商基地的各大直播间热闹非凡;
农嫂公司主播热情介绍鲜食玉米的种植过程,线上订单源源不断;
人参食品、人参饮料、人参香皂、辣白菜、松子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出大山,上半年网络销售额同比翻番。
上半年,全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2.1%;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零售额更是同比增长67.2%,展现出数字经济的强大活力。
下半年征途再启,吉林这片热土正以更昂扬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续写新的璀璨。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记者 杨悦 曲镜浔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