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到“质”的经济动能转换—一季度长春市项目建设观察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时间:2025-04-30 08:21:21

在建中的永春细胞产业园。

长春海悦药业总部基地项目,办公楼已投入使用。

中粮油脂长春油料加工项目建设现场。

长新创谷。


这是一个奋进的春天。

一季度长春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3%,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前列。

亮眼的成绩背后,是长春市紧扣“项目为王”理念,聚焦重点领域,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懈努力。一季度,长春市推动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973个、较年初计划多273个,开复工率达到67.9%。项目投资的“规模效应”与“质量效应”正加速耦合,孕育新质生产力的突破。

投资拉动增长,项目带动发展。

今年年初以来,长春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锚定“一中心、五高地”建设,抢先抓早推进项目建设。长春将项目现场当作比拼赛场,正以干劲“满格”状态,在春天里描绘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早谋划 立机制

构建一盘棋推进格局

机器轰鸣、焊花飞溅……走进位于长春经开区的现代医药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百余名工人头戴安全帽正紧张作业。力盛制药总经理房友好说:“我们公司这个项目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这也使得项目在一季度建设指标顺利完成。项目办公大楼主体工程已完成,砌筑工程、层面工程完成75%,所有制剂车间、工程、保健品车间基本完成,消防泵站,污水泵站、危险品库主体封闭。总工程进度完成近65%。”

4月27日,记者在东方烁龙研学营地项目建设现场看到,施工队正在进行该项目北区部分地块的临水、临电、临时施工道路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项目全部建成后,日均可容纳1万人住宿、2万人开课,可实现上下游产值20亿元,新增直接就业岗位超3000个。

拼抢一季度,长春市坚持以规划优布局、以项目促产业,通过系统性谋划和精准化施策,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规划项目高效实施,轨道交通4号线南延工程等34个已纳入“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全部完工,长春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工程等25个重点谋划项目拟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力争早启动,快建设。空间布局持续优化,长春“双城”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为集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永春现代生物医药城和北湖未来科学城已然成为投资热土,一批重大项目迎春破土,迸发出勃勃生机。

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聚焦“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全新赛道加快布局。今年一季度全市产业投资增长46.8%,占比突破50%,产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谋定而后动”的战略思维贯穿始终。长春市发改委相关人员介绍,在今年全市5000万元以上计划实施项目中,产业项目占比超55%,百克生物疫苗产业园项目、新奥迪A6整车技术改造项目、莲花山梦想国综合性文旅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率先复工建设,助推全市产业投资实现快速增长。

在当前全市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项目清单中,产业项目占比超60%。一大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文旅产业项目、高技术产业项目蓄势待发,为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结构优化打牢基础。

同时,为充分调动各作战单位积极性,增强主动性,长春市不断健全工作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助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健全问题破解机制,持续发挥“属地-部门-项目中心”三级问题破解机制作用,着力破解项目建设和项目谋划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强化定期通报机制,围绕项目开复工、项目谋划、投资完成、资金争取和支付等情况,定期开展市县两级通报,督后进、奖先进、促中间,切实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围绕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机制,建立分级分类评价和考核制度,把考核结果运用与“六个一批”等机制充分结合起来,激励干部在攻坚克难中长本领、出业绩。

今日之长春正以全链条保障、前瞻性布局,滋养着企业拔节生长。让“春色满园”的生机蓬勃转化为“硕果盈枝”的高质量答卷。

抢先机 抓进度

争分夺秒保工期

塔吊林立的工地、焊花飞溅的车间、昼夜不息的流水线,在奋战一季度的每个场景都在例证长春“项目为王”的深意,每项数据都在标注追赶跨越的刻度。

元旦过后,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中,长春市以超常规举措打破“猫冬”传统,116个冬季不停工项目迎寒而上,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施工进程。

2月26日,在长春市春季项目暨永春生物医药城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现场,全市71个重大项目也一齐按下“开工键”,吹响新一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的冲锋号角。

3月28日,长春市一季度项目开工暨北湖未来科学城项目开工活动,点燃一季度开复工700个项目超额完成目标的热情与激情。

这样的“速度与激情”同样在多个“项目战场”同步上演。

向竣工冲刺的赫行食育科技产业园,正处于紧锣密鼓的建设阶段。“产业园是赫行教育集团在长春市二道区现代产业集群园区重资产投入的集生产、教育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类项目。现土建项目已经完成,进入装饰装修、生产设备投入阶段,计划于今年8月正式投入生产。”赫行教育集团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艳军介绍,整体项目创新采用“一场一产一研、双企联管”模式,即河东农场农业生产基地、知食家食品制造基地与知行方舟学生综合实践基地。

走进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现场,记者见到智能机械臂灵活舞动,正有序精准地进行焊接工作,好一派繁忙景象。作为奥迪品牌在中国第一家专门用来生产纯电动车型的生产基地,从去年12月开始正式批量生产,目前边建设边投产。

作为串联主城区与周边市县的重大交通项目,一小时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激活县域经济,推动城乡一体化;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提高要素流动效率。记者了解到,现农安至九台段、九台至伊通段已竣工通车,伊通至公主岭至农安段正加紧建设。

此外,长春市南部区域城中村改造、吉润净月医院、长春市妇产医院西部院区等一批民生保障项目奋力跑出施工“加速度”。

当下,一个个项目正在长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孕育出一个个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

强服务 重效能

助力项目提速增效

一季度,长春项目不断刷新的“进度条”背后,是工作聚焦项目干、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绕项目转的诠释——

持续发挥市级领导高位统筹重要作用,择优筛选100个重大建设项目由35位市级领导包保推进,从谋划招商到竣工达产进行全链条全过程服务。全力做到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做到包保领导、项目秘书、项目单位强化三方联动,动态掌握包保项目最新进展情况,如遇问题包保领导将快速协调各级有关部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项目加快建设。

包保领导实地走访项目建设现场,根据项目实际需要解决问题,力争达到“问题发现在现场、决策敲定在现场、解决落实在现场”的工作要求。形成合力专班推进,针对项目谋划落地及开工建设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设立专题研究破解。

这种“把企业事当自家事”的服务做法,让长春海悦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德壮非常感慨:“长春的营商环境让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市的诚意与效率。”

这种效率在长春海悦药业总部基地项目得到证明。“二期项目启动建设以来,我们得到了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对项目手续办理、建设进展进行动态跟踪,很多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刘德壮表示,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正是长春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速发展。现二期项目正在进行外地面及室内装饰装修,预计2026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中粮油脂长春油料加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协调交巡警部门配合企业完成土方运输工作;协调市建委将项目纳入绿色通道;解决项目临水、临电等相关问题。在项目工作专班细心高效的一路护航下,临建办公区已搭设完成,油罐区土建施工基本完成、部分油罐开始制作建设,筒仓、榨油厂打桩已完成,厂前区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看着眼前建设场景,中粮油脂(长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成志为政府高效服务赞不绝口。

一直以来,长春市始终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最大限度为项目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用地保障再加力,陆续推出一批优质地块,吸引好项目相继落位,激发市场活力。

一季度,全市共出让工业用地113.6公顷、同比增长231%,出让商住用地51.4公顷、同比增长232%。审批保障再加速,进一步简化程序、压缩时限,实施“多审合一”,建立“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机制,对重大项目开通“绿色通道”,领办帮办,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资金保障再加码,紧盯政策导向,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资金,加快拨付使用进度。同时推动市场化融资创新,设立长兴基金,探索REITs试点,推动新PPP模式,以融资组合拳为项目投资注入强劲活力。

春天孕育着生机,星罗棋布的建设工地传递出强烈的发展信号,与日俱增的项目激发了不竭的经济活力,在长春一个又一个项目正由“蓝图”化为“施工图”,从“施工图”变为“实景图”。

站在新起点,长春春日里项目建设的蓬勃朝气无缝衔接夏日的澎湃激情,正翻开更壮阔的发展新篇章。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记者 孟凡明 柳青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