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市白石山镇友好村的樱桃大棚内,一颗颗红彤彤的樱桃此时正缀满枝头,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村民们正穿梭在果树间,忙着挑选、采摘果实,大棚经营者张根一面带笑容。
张根一向记者介绍,采摘园已于4月20日开园。在樱桃生长期间,大棚内重新更换了喷灌设备,这使得今年樱桃的品质更上一层楼。“樱桃开园时,我们在抖音上发布了宣传作品,最近陆续有游客前来采摘。希望今年的樱桃能继续受到大家喜爱。未来,我们还会积极提高樱桃种植培育技术,让樱桃更香甜,带动村集体增收,让村民生活更幸福。”
2024年,张根一的樱桃采摘园收益近27万元,他的成功为友好村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友好村的大樱桃作为白石山镇产业发展的新晋“明星”,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一特点也被白石山镇政府敏锐捕捉。鉴于大樱桃采摘市场供不应求,且种植收益期长,2024年,白石山镇政府与蛟河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沟通协作,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经多方考察,在友好村小学场地采用村企合作的经营模式,建成一栋2500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该大棚作为村集体固定资产对外发包,100棵六龄樱桃树“入住新家”。目前,樱桃树枝繁叶茂,果实已微微泛红。2025年,该大棚可带来固定收益15万元,预计2026年正式投入运营。这一项目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友好村的大樱桃种植也为贫困户拓宽了务工渠道,预计将直接创造50个就业岗位。
曾经的传统农业村友好村将实现华丽蜕变,成为“四季有果、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样板。友好村计划再新建四栋樱桃大棚,与现有的樱桃采摘园连片,形成集中采摘区。同时,依托周边山林资源和引泉特色酒厂,打造集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亲子自然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天然氧吧,让村民在“四季有果”的田园美景中,捧稳“产业饭碗”、充实“钱袋子”,走出一条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的乡村振兴新道路。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徐博文 本报记者 韩玉红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