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立镇 产城融合 文旅赋能
——探寻农安县合隆镇全国500强镇的进阶之路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时间:2025-06-30 06:16:07

6月5日,“2025镇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发布的《2025中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中,农安县合隆镇凭借强劲实力入围全国500强。

在除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外的全国两万多个建制镇的激烈角逐中,这座位于长春半小时经济圈核心带的小镇,究竟靠什么脱颖而出?答案蕴含于其“产业立镇、产城融合、文旅赋能”的发展架构中。

产业立镇:

“三主三辅”撑起经济脊梁

合隆镇的底气,首先来自省级经济开发区的产业集聚效应。总规划面积53.7平方公里的园区内,“三主三辅”产业体系已具规模:现代智能装备制造、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与医药健康、食品工业、建材家居产业协同发展。旺旺食品、华能热电、路通轨道等900余家企业扎根于此,其中不乏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

2024年,开发区获批省级统筹绿能产业园区试点(长春地区唯一),为新入驻企业提供“绿电+国网”综合电价不高于0.56元/度的优惠政策,吸引了计划总投资55亿元的长春远景零碳产业园、50亿元的国盛增量配电网等6个重点项目落地。目前,鼎丰真食品、富亿升食品等超13亿元在谈项目也即将签约,产业动能持续释放。

交通赋能:

无缝对接长春的“区位红利”

合隆镇的区位优势堪称“先天基因”。长春市凯旋路、青年路延伸至镇区,珲乌高速、长太高速、G302等交通干线穿境而过,6条公交线路与市区无缝衔接。更值得关注的是,长春市地铁1号线延伸至镇区已纳入第四期建设规划,届时将真正实现与长春主城区的“同城化”。

这种交通便利性直接转化为商贸活力。镇区不仅拥有吉林首个乡镇星级酒店,个体商贸户更达两万余个。万隆购物广场、幸福购物广场等商业体不断升级,品牌折扣店、儿童游乐等业态一应俱全,让小镇居民享受到与城市无异的消费体验。

文旅破圈:

从“乡村游”到“全域度假”

在文旅赛道上,合隆镇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陈家店村以“露营+研学”为核心,打造出乡村振兴新样板:百米红墙烧烤林、千米绿荫露营地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周末日均人流量超500人次;现代农业展示馆、果蔬采摘基地与100余项研学课程相结合,年接待研学体验8万人次。

太平池旅游度假区则深挖“辽金文化”,以“八大景观”串联荷塘午照、影视基地、水上综合体等特色项目,年均接待游客30万人次。

产城融合:

民生配套托举“品质生活”

合隆镇的发展逻辑,始终围绕“人”的需求展开。教育领域,1所省级院校、2座市级职业园区、7所中专职业学校形成人才培育矩阵;医疗资源持续升级,总投资11亿元的县医院二部将于2026年竣工,新增600张床位;1500个养老床位的康养项目,也将于今年8月投用。

生态环境同样亮眼。卧龙湖公园、青年渠公园等城市绿肺与产业园区有机融合,总投资8.7亿元的“万亩棚膜”项目不仅成为长春地区最大的“菜篮子”工程,更带动1.5万人就业,村均集体经济增收约60万元。这种“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促产”的良性循环,正是合隆获评全国500强的深层密码。

从产业强镇到产城融合,合隆镇的实践证明,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下,小镇经济同样能书写高质量发展的传奇。当越来越多的资源向县域下沉,这座位于长春北部的小镇,正以其独特的发展路径,为全国镇域经济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合隆样本”。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闫虹瑾 实习生 王思焱

初审:刘晗

复审:马萍

终审:张宇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