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 转作风 长春以高效能治理助推高质量发展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时间:2025-07-22 07:48:16

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凯利社区民乐小区背街小巷道路改造。

长春市南关区至善路背街小巷人行步道小型机械化设备清扫作业。

改造后漂亮的小区。

环卫工人对桥墩和路面方砖进行清洗。

拆围透绿,位于长春新民大街两侧的口袋公园成为市民休闲打卡地。

轨道交通3号线世纪广场站轻轨桥下正在进行步行方砖铺设。


盛夏时节,生机盎然。长春处处激荡着实干争先的奋进力量。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长春市精心研究谋划、迅速启动部署,持续一体推进学查改,全力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6月17日,长春正式启动领导干部“走遍长春·情暖春城”行动,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

为保持工作连续性,不给基层增加负担,在“走遍长春·情暖春城”行动中,全市各级领导按照长春市委统一部署,注重用好“四级包保”、信访联席会议、“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万人助(驻)万企”等原有工作机制,街道(乡镇)、社区(村)充分发挥已有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切实保证工作有序衔接,齐抓共管、系统推进。同时,建立工作评价机制,形成“动态交办问题(动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结果评价”的完整闭环,确保工作实效。

走进老旧小区推进基础设施修缮,走进雨季易积水路口协调推进管网改造……这场以人民为中心的行动中,长春市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集中解决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让春城百姓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以高效能治理助推高质量发展。

拆除围挡做“减法” ,“增颜透绿”再升级

干部的能力作风,在“走遍长春·情暖春城”这场“大考”中经受考验。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了更多机会更大舞台。他们把群众路线走出了新意,在互联网上找重点,在评论区里找不足,围绕群众期盼不断丰富内容供给。

“能把围挡拆掉吗?出行太不方便了!”“把公园真正‘打开’,让老百姓拥抱大自然。”“老旧小区的环境可否整治一下,让我们在优美的环境享受生活。”……一条条留言,成为长春市领导干部最关心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

“拆围挡那天我特意来看了,钩机一扒开,里头全是杂草垃圾,谁能想到两个月就变成小公园了。”家住长春南湖新村中街的退休教师张建国,现在每天都要去附近的新公园坐会儿。这里原是一处破旧围挡圈占的闲置地,拆除围挡后种上了山杏和榆叶梅,添置了石桌石凳,成了周边居民的“宝藏角落”。

“现在路面宽了,顺畅多了。”在铁北二路与北七条交会处,曾经500平方米的围挡占据着半条人行道,行人只能绕行机动车道。“如今围挡拆除后,早高峰通行效率提升了近三成。”长春交警王磊说。

在新民大街旁的口袋公园里,市民李淑琴望着花丛中的格桑花,满脸笑意:“原来这里是院墙,现在院墙拆除了,出门见绿格外舒心。” 在长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活化利用工程中,原来的实体围墙被拆除,沿街单位的庭院绿地与街道公共空间无缝衔接,新增的13处口袋公园,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截至7月11日,长春市整治围挡636处,释放道路面积17.3万平方米,相当于拓宽了25条标准街道。围挡拆除整治行动不仅拆墙透绿,更注重空间活化。据长春市建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全市已将15处闲置地块改造成绿地或口袋公园,释放绿地面积11.8万平方米。

以推动城市更新为抓手,拆除的是围挡,打通的是堵点,温暖的是民心。长春正以更通透、更绿色、更宜居的姿态,描绘着属于每个市民的幸福画卷。

老旧小区新“蝶变”,“增量幸福”暖人心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伴着“走遍长春·情暖春城”行动走深、走实,长春市又一批老旧小区变为居民的“理想家园”。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解决老旧小区路面破损、绿化修复、外立面修复、单元门更换等问题9340个。在老旧小区温暖蜕变的背后,是长春把人民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和城市工作各方面,推进城市更新、改善人居环境的务实举措,更是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积极响应。

“以前小区里常见垃圾,路也不平,一下雨就积水,我们这些老年人出门都得格外小心。”长春市朝阳区四六一住宅小区的居民高卫国回忆起之前的居住环境,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的变化翻天覆地,得益于朝阳区启动精细化改造项目,让小区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升级:屋面防水翻新、自来水内网更换、供热内网更新、道路翻新、草坪铺设……每一项改造都直击居民生活的痛点。

“楼顶防水刚做完,单元门也换成崭新的,楼道的墙面更是做了修整和粉刷,哪哪都敞亮,哪哪都顺心。”高卫国说,在改造过程中,政府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哪里需要重点改,就立马落实,哪里不满意就调哪里。”

在“走遍长春·情暖春城”行动中,长春市制定了11类问题整治标准,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多部门上下联动,注重强化问题导向,各级协同合作,压实属地责任,为实现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以“绣花功夫”破解“脏乱差”治理难题。当硬件升级与治理创新同频共振,改造的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居民与城市的情感联结。

长春市南关区明珠街道红光小区同样迎来蝶变,曾经的“脏乱差”小区,如今焕然一新。楼梯间重新刮上了大白,外墙喷刷了涂料,更换了楼道单元门和消防通道门,新建的污水提升泵站和改造后的雨污水管网,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雨水倒灌问题。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政府的决心与诚意。”该小区居民王桂芬坦言,此次改造提升的项目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相关部门在彻底摸清问题的前提下,经过反复探访调研,最终拿出了可行性方案。“堵在我们居民心头多年的雨水倒灌问题终于得到彻底解决,大家别提多高兴了。”

“现在小区里看着亮堂多了,走在路上心情都变好了。”红光小区的居民们纷纷表示,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更提升了居民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老旧小区如同岁月的印记,承载着居民们的回忆,其改造提升是对民生需求的“精准滴灌”,更让市民的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在长春,以人民城市理念勾勒的“幸福之城”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长春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物业部部长梁梁说:“下一步,我们将集中改善提升全市住宅小区居住环境,加快补齐短板,进一步提升物业服务效能,为春城百姓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

街头巷尾,那些悄然蜕变的老小区,宛如一个个跃动的音符,在城市的肌理间奏响“人民城市”的和谐乐章。这不仅是镌刻在城市发展蓝图上的理念,更是长春的生动实践。

背街小巷展“新貌”,“深度美颜”提气质

背街小巷不仅是城市的“毛细血管”,更是承载着市民生活点滴的重要空间。

在领导干部“走遍长春·情暖春城”行动中,长春市聚焦背街小巷等薄弱区域,组织各城区、开发区开展集中整治背街小巷行动,着力解决城市“死角”的环境问题。

一场由长春市城市管理局牵头,各城区、开发区积极响应的背街小巷环境整治行动有序展开,多方联动,共同为市民打造整洁有序、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让城市更靓丽。

日前,记者走进轨道交通3号线世纪广场站轻轨桥下的背街小巷整治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映入眼帘。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方砖铺设,一块块崭新的方砖整齐排列,取代了曾经破损坑洼的路面。“截至目前,已完成方砖治理550平方米,界石治理45米,井盖治理28座。”长春经开区住房保障和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赵智强介绍,在此次整治中,经开区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把脉”城市治理薄弱环节,将老旧散弃、开放式、回迁小区作为整治重点,把园林绿化提升当作亮点工程,致力于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我们不仅要把当下的问题解决好,更要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让整治成果长期保持。”

在背街小巷环境整治中,长春市二道区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在凯利五金城西侧民乐小区周边背街小巷,地下雨污排水管线布设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步行方砖和车行方砖的铺设也在稳步推进。“与此同时,1300余平方米的小叶丁香绿篱也在补种,待丁香花开,这里必将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凯利社区党支部书记赵月见证着整治行动的每一个细节:曾经绿化稀疏、黄土裸露的民乐小区,如今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工作,看似是改善城市环境,实则是在温暖民心。我们社区积极配合各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确保每一项整治措施落到实处,让居民真切感受到生活环境的变化。”赵月说。

“走遍长春·情暖春城”行动犹如一场细致入微的“城市体检”,通过深入排查,背街小巷、住宅小区等区域暴露出道路破损、绿化缺失、架空线混乱、环境卫生脏乱等问题。“面对这些城市顽疾,我们迅速行动,开展集中整治人居环境脏乱差、提升背街小巷环境,落实主体管理责任,以街道为主加强属地管理,形成上下联动、全民动员的强大合力。”长春市城市管理局综合指导处副处长付秀杰表示,力争在2个月时间内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市民送上一份“环境大礼”。

城市的温度,藏在民生细节里。当市民高大鹏推着孙子走过新铺的塑胶步道,当上班族赵丽丽在街角口袋公园喝着咖啡等公交,当银发老人黄斌在改造后的社区广场打起太极拳……这些细微而真实的改变,正在编织着长春市民的幸福生活图景。从问题清单到幸福账单,背街小巷已成为承载长春民生温度的“幸福容器”,再次刷新居民幸福指数。

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关键在于实干笃行。伴随“走遍长春·情暖春城”行动持续深入,长春各级领导干部全面下沉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贴近百姓心声,用实际行动转作风、树新风,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提升群众幸福感的生动实践,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长春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策划:孟凡明 撰稿:柳青 图片由长春市委宣传部提供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