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己救人,铸就人间大爱。7月21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卒中中心护士李长利在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成为吉林省本届唯一获此殊荣的个人。捧起这份象征着荣誉的奖状时,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时间回溯到2022年8月13日,星期六,这是李长利无法忘怀的一天。当天13时30分许,他正陪着妻儿在长春南溪湿地公园沙滩浴场游玩,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急促的呼救声:“快来人啊,有人落水了!”李长利循声望去,只见湖水里有两人在挣扎,水已没过头顶,两人在水面上一起一伏,而且越漂越远,再不施救后果不堪设想。
从事急诊工作的李长利深知第一时间施救的重要性,虽然他不会游泳,但生命至上的医者仁心驱使他毫不犹豫地把当时只有3岁的儿子交给妻子,随后跳入水中。
入水之后,李长利才发现情况远比想象的更加凶险。湖水比看上去深,水瞬间没过头顶,他尝试站在水底拉动落水女子,水底厚厚的淤泥却像无形的陷阱,死死裹住他的小腿。为了尽快脱险,李长利迅速进行了第二次尝试,他双脚奋力蹬踹,先将身体浮出水面,再去拉拽落水女子,可对方在恐惧之下拼命挣扎,力量惊人,两人逐渐下沉。
“我当时呛了很多水,从来没有体会过那种恐惧,但是多年的急救经验让我冷静下来。”虽已疲惫不堪,李长利仍咬牙开始第三次尝试。
李长利松开落水女子,绕到对方身后,发现她双手托举着落水儿童,脚陷在淤泥里。于是他憋着气,双手在水底拼命扒开缠绕落水女子双脚的淤泥,直到对方双脚可以拔出。随后他绷直身体,双手托起落水女子的双脚,用尽全身力量把二人向岸边推。
厚厚的淤泥让李长利寸步难行,当感受到手上一轻时,他知道落水的二人已经获救,此时他已精疲力竭。“有一瞬间我想就算自己没力气爬不上去了,救了两个人也值得了。但是一想到还有父母妻儿需要我,还有患者需要我,突然就有力量了,拼尽最后一口气浮上了水面,被围观群众拉了上去。”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长利仍心有余悸。
上岸恢复体力后,看着紧张的家人和早已被吓哭的儿子,李长利内心五味杂陈,安抚、拥抱亲人后,便默默地离开了。直至园区安保人员发现了这段监控视频,辗转打听到这位“未留名的英雄”时,李长利挺身入水救人的事迹才被大家知晓。
救人之后,李长利很长时间都无法走出在水下几近窒息的阴影,几乎每天都做噩梦,甚至还需药物治疗,但是他丝毫不后悔。“作为一名医者、一位父亲,我的本能反应就是这两个人我必须救。平时在卒中中心绿色通道工作,我深知生命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不管是在什么时候,拯救生命都是第一位的。”
勇敢地纵身一跃,李长利的身影划出生命的壮丽弧线,成功挽救了两条鲜活的生命。他用三次扣人心弦的尝试擦亮了平凡“英雄”的底色:英雄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危难时刻,选择向前一步的普通人。此后,李长利先后获得“南关好人”“长春好人标兵”“吉林好人”“中国好人榜”候选人等荣誉。
得知李长利获得“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这一荣誉,他的亲友同事都替他感到高兴。“能有这么一位优秀的同事,我们觉得很骄傲!”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卒中中心副主任靳航说,“李长利扎根在急诊救治第一线,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的业务水平对待每一位患者,还会热心帮助患者和同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湖水深深,见证了医者仁心的无畏,展现了平凡英雄的担当。在急诊室同死神赛跑多年的李长利,已经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院训——“大医精诚,尚美至善”刻在骨子里。作为吉林省代表,前往北京参加表彰大会,李长利的心情无比激动。他说:“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救人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本能。这份荣誉将激励着我继续牢记医者初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助人,传递正能量。”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于悦
初审:刘晗
复审:马萍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