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8版:理论评论

持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武文莉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专章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了全面部署,这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都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报告强调“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增强科学集成、精准施策的能力水平,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保持忧患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深刻体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忧患意识是我们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是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战略素质。新形势下,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和安全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提高风险化解能力。党员领导干部在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防范和化解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应急处突能力作为“七种能力”之一,是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刻认识“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做到居安思危,坚持底线思维,善于预判风险,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切实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筹发展和安全,清醒认识内外环境新的重大变化和面临的风险挑战,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党员领导干部要把提高政治能力摆在首位,政治能力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是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是领导干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只有从政治上分析问题才能看清本质,只有从政治上解决问题才能抓住根本,以政治能力抓好公共安全治理、做好应急处突工作是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水平在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的实践考验,各级领导干部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必须要跟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政治上同向、思想上同心、行动上同频,把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等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主动参与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严而又严、细而又细的举措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并为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层基础等工作积极贡献力量。

不断强化综合能力培养。公共安全治理工作包括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等内容,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党员领导干部要提升风险预测能力,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及时准确决策、依法决策。要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强化部门间协同,有效统筹解决好各方关心的焦点、热点、疑点问题。要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一方面体现为快速反应能力,日常工作中加强应急演练,遇事时能做到科学精准研判,亮明应对态度,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牢牢把握防范、控制、化解风险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体现为现场临战能力,在应急现场务必保持头脑清醒,能够沉着冷静、心态稳定、思路清晰地作出高效处置。要提升治理创新能力,以韧性城市、平安乡村建设等为抓手,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赋能公共安全治理,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以共治促善治,以善治图长治,实现“人”“物”“技”不同层面的安全链条无缝连接、顺畅运转。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