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吉林丨为合作社插上“科技”的翅膀

  更新时间:2020-09-14 10:48   来源:彩练新闻 编辑:王金顺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8月30日,台风“巴威”刚刚从松辽大地撤退,一轮充沛的降雨,给丰收在望的这片黑土地送来了夏末的清凉。梨树县高家村的康达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即将成熟,合作社理事长杨青魁在试验田里忙活着,他捏了捏已经饱满的玉米穗,充满信心和骄傲地说,“今年这块地还要增产丰收,我们‘梨树模式’明年就在合作社要全面推广了。”


康达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至今有20个年头了,成员由组建之初的6户发展到现在62户,拥有农机具24台套。虽然经营规模流转土地面积65公顷,但是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合作社不但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同时还总结出“统种、统管、分收”“统种、分管、分收”“统种、统管、统收”三种不同的作业模式。农业规模化经营,不但能够节本增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还架起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桥梁。


虽然杨青魁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在引进新技术上,他可是想在了前面。多年来,合作社一直致力于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玉米宽窄行种植、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等等,均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示范和推广。合作社的示范田俨然已经成为展示农业新技术的样板田。


“别看我们合作社规模不算大,但是我们种地有‘法宝’。”杨青魁笑着指了指脚下的玉米地,“这块地经过14年秸秆全覆盖,黑土层已经达到了50到60公分,根系能扎到2米。”2007年,合作社和县农业推广部门合作,与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所、东北地理所一起开展了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技术的研究,建立保护性耕作基地,落实科研单位的各项试验。


村里的农民愿意将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以前种地只顾着产量,这块地已经是‘破皮黄’了,黑土几乎没有了,现在又逐渐恢复回来。”杨青魁用短粗的手指使劲向土层深处翻了一下,下面都是“陈年”的秸秆,腐殖质丰富,踩上去也很松软。合作社采用“宽窄行种植,秸秆全覆盖”的保护黑土地的“梨树模式”,玉米在收获后,将秸秆全部还田覆盖地表,宽窄行轮作,春季使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整理秸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最大限度减少土壤扰动次数,达到蓄水保墒、培肥土壤和稳产高产效果。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康达合作社也将这一战略应用到实际中来。除了黑土地保护以外,合作社还联合中科院地理所和中国农科院开展了条耕配套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包括精细化播种技术、化立体施肥、一飞多防等环节。杨青魁自豪的说,“试验田已经连续两年达到吨粮了(亩产一吨以上),创高产。”具专家介绍,这一配套技术已经初步形成了规程,合作社也将大范围推广,从而带领社员依靠新技术在有限的耕地上实现增产增收。


“我们要积极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等先进技术,为保护黑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杨青魁表示,在今后的运营发展中,充分发挥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为国家粮食生产、黑土地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