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脱贫攻坚 党媒记者直击主主战场

  更新时间:2020-10-17 09:39   来源:吉林日报 编辑:马萍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10月16日,全省10家党媒派出记者,走进乡村联动直播农民脱贫的火热实践。吉林日报以彩练新闻客户端为主直播平台,向各联动党媒推流,各家媒体通过客户端、微信、微博、头条号、短视频平台等多平台和渠道同步直播,直播时长2小时20分钟,彩练新闻当日直播总播放量达312605次。

热炕头上聊幸福

吉林日报记者 杨悦 孙寰宇 华泰来

驱车出大安市,向偏西北方向大约行驶40分钟,便来到了安广镇永强村。


两个月前,村里万寿菊花盛开,记者曾感受过这里的芳香四溢。秋收之后,再次来到永强村,为的是分享村民们丰收的喜悦。


姚井珍是记者的老朋友了。脱贫以来,她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年收成如何?”“身体最近还好吧?”……记者问。


“这万寿菊,今年比去年强,多卖了二三百元钱,能有2000多元。肉羊和分红的收入得到年底才能算。全年的总收入,肯定要超过去年。日子过得好,人就心情好,我这身体非常不错。”姚井珍说。


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姚大姐又打开了话匣子。


正值中午,阳光明媚。姚井珍说着说着,当年的苦楚与心中的感激再次交织在一起,她还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要不是后来的好生活,我大概撑不了这么久。”2013年,姚井珍身患癌症,一向刚强的她,用她自己的话说,“成了‘哭吧精’”。


在村里的扶持下,姚井珍在医疗方面有了保障,病情也有了转机。


2018年,身体渐渐恢复的她,响应村里的脱贫号召,风风火火发展起万寿菊种植和肉羊养殖。作为全村148户因病致贫又成功脱贫的典型家庭之一,姚井珍又流下了眼泪。


“不用劝我,我现在的眼泪可跟当年大不一样,这是幸福的眼泪。”姚井珍破涕而笑。


“如今日子都好起来了,我也想开了,要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有这么好的政府和村干部,我们的生活也得像院子里的万寿菊一样灿烂!”姚井珍一脸笑容地说。

“工资日结”解村民“近渴”

长春日报记者 梁闯

“在大棚里打零工不用离家,每天收入六七十元,都是当天结账,真挺好的。”10月16日,在农安县合隆镇烧锅岭村的扶贫大棚里,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明武乐滋滋地算起了增收账。


大棚内,几名村民正忙着为下一茬收成做准备;牛舍里,负责日常养殖管理的村民正干得起劲……从2015年开始,烧锅岭村依托扶贫资金,以棚膜产业为突破口,发展种植、养殖扶贫项目,先后建成温室大棚和养殖基地,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该村将长效产业与短期收益相结合,采取“用工分红”“村流转代耕”“工资日结”模式,提高贫困户收入。


76岁的李明武一直带着身患残疾的儿子生活,过去仅靠着家里的4亩地,日子过得十分拮据。村里建起扶贫大棚,让李明武获得了务工的机会,儿子也享受到了低保。“原来一年才能收入2000多元钱,如今在大棚里打工,再加上种地的收入,一年能有1万多元钱。”李明武告诉记者,“守家在地心里没负担,方便照看儿子,前几年欠亲戚的钱也都还上了。”


土地流转、务工报酬、年底分红……如今,在扶贫产业带动下,当地贫困村民的增收方式实现了多元化。“针对‘造血’能力不强的问题,我们村从发展集体经济入手,通过资金投入、项目支持,推动产业发展,优先使用贫困村民务工。”烧锅岭村党总支书记宋晓飞介绍,一些村民不具备外出打工的条件,村里的扶贫产业项目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务工机会,当日结算工资,确保脱贫攻坚成效更加稳固。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目前,烧锅岭村已建成50栋大棚和一座6000平方米牛舍。今年,烧锅岭村扶贫项目为全村贫困户36户63人每人分红2300元,目前全部实现脱贫。

齐红脱贫记

四平日报记者 陈晨

天刚蒙蒙亮,双辽市卧虎镇东方红村就已炊烟袅袅。记者跟随驻村扶贫干部沿着平坦干净的村道,来到脱贫户齐红家。“嘎嘎嘎……”宽敞整洁的院子里传来阵阵鹅叫声,齐红正抱着一盆饲料向鹅群抛撒。近几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扶贫干部的帮助,齐红家年收入达4万余元,夫妻俩不但治好了病,还甩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那些年确实太困难了!我患有股骨头坏死,老伴患有严重的类风湿,两个人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医疗费用又很高,日子过得十分艰难。”齐红说,当年家里有12亩耕地可以赚钱,但也经常捉襟见肘,眼看着俩人的病越来越严重,却拿不出钱来医治。


改变,源于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2015年,齐红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双辽市中医院与齐红家结对,通过健康扶贫政策,夫妻俩的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给这个家庭带来新的希望。


为了让贫困户加速脱贫,村里在强化扶贫项目上下足了功夫。先是建设2处光伏基地,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0万元,已连续3年为贫困户分红;2018年,引进服装车间,可为40名贫困户每月增加1000元的务工收入;村里还设置了贫困户保洁员特岗,为贫困户提供更多赚钱的机会。齐红便是受益人之一。


“5年了,日子真是越过越好,越过越来劲儿!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齐红笑呵呵地说。


曾经的东方红村集体经济薄弱,环境差。在国家大力推行扶贫政策下,东方红村焕发了“精气神”,被评为全省“百村引领千村示范村”。目前,全村81户138人全部实现脱贫,已实现整村脱贫出列。

满园新绿胜春朝

延边日报记者 葛威

秋风送爽,稻谷金黄,安图县石门镇北山村的同心生态园内,绿意盎然、丰收在望。


10月16日,记者在同心生态园的一栋温室大棚里看到,一大片绿色无公害菠菜青翠欲滴,已有一拃多高。“长得不错,马上就能收割了,收割后得马不停蹄地送到延吉市批发市场。”北山村村委会主任颜世禄说,不出意外,这批菠菜少说也能挣七八千元。


不久前,同心生态园内的其他大棚里新栽种了各种反季节蔬菜,这些蔬菜将在年底前全部上市。“以前,农民是干半年歇半年。现在,村里种植反季节蔬菜,村民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颜世禄说,村民们种下的不是普通的瓜果蔬菜,而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盼望。


同心生态园由北山村包保单位延边军分区于去年9月投资建设,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以反季节蔬菜种植、水果栽培和果蔬采摘为主,不仅解决了村内剩余劳动力和残疾人员就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还将部分收益用于贫困户分红。今年以来,同心生态园的收益已达15万元,年底前,预计还能收入10万余元。今年4月,北山村举行了分红仪式,全村57户88名贫困户每人获得600元分红。


据了解,北山村除了同心生态园项目外,还有猪舍出租、大型机械发包、工业用地租赁等多个村集体产业项目,村民仅靠分红,每年就能收入数千元,全村人均年收入已经从几年前的7000余元增长到如今的1.4万元。


产业兴旺,收入翻番。今天的北山村不仅贫困户脱了贫,村容村貌也从脏乱差变成了洁净美。焕发朝气的北山村正走在脱贫致富的幸福之路上。

要让乡亲们都富起来

松原日报记者 王国彬

松原市前郭县平凤乡郎家窝堡村位于前郭县西北部松花江畔。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辛勤付出下,从谋划实施扶贫项目到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从改善村屯人居环境到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一项项落实、一项项突破,渐渐地,这里的一切悄然发生了变化。


韩大伟,一位“80后”,是前郭县委宣传部干部、郎家窝堡村第一书记。 2016年3月,他来到郎家窝堡村,经过4年多的历练,从一名“县里干部”,成为了村里人、庄稼人、精明能干的带头人,带领全村走上了致富路。


“要让乡亲们都富起来”,韩大伟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里。蹲田间、坐炕头、进卖店……他用最短的时间把村里的情况摸清摸透。邀请农业专家来村授课、文化志愿服务队定期送戏下乡、医疗志愿服务队上门义诊、和驻村工作队办课后辅导班……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际状况,村里实施了光伏发电受益项目、入股合作社分红项目、新农保贷款扩大收入项目、扶贫羊养殖受益项目和庭院式种养殖增收项目,实现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2017年末,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37人实现扶贫项目全覆盖,确保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持续稳定收入,做到了4年扶贫任务2年完成。


在农村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上,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村里修建了水泥路,争取了巷路改造工程,维修了文化小广场……如今,村里出行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村容村貌有了喜人变化,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村民收入节节攀升,“要让乡亲们都富起来”逐渐变为现实。

“泥土村”的蜕变

吉林日报记者 孟凡明

缤纷山色映衬下,景色秀美的马鞍山村让一批批游客流连忘返。在旅游产业促脱贫的发展思路下,这个远近闻名的“泥土村”成功蜕变,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过去,马鞍山村以销售砂石为主,破坏了环境不说,还给村里留下了个烂摊子,村民守着金山没饭吃,村子也‘戴’上了贫困村的‘帽子’。”长春市九台区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第一书记杨胜利介绍,2016年,长春市文广旅局包保马鞍山村后,立即和九台区委、区政府一起深入研究,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随后引进了农家乐、民宿旅游合作社、氿遇田园综合体等一系列旅游扶贫项目,通过项目分红和创造的就业机会,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收益,也让马鞍山村“摘”掉了“穷帽子”,变成了富裕村。去年,全村34户6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年人均收益近1.1万元,人均项目分红4300多元。


在刚刚开馆的氿遇田园综合体项目南果馆中,香蕉、芒果等南方水果长势正好。正在打扫卫生的村民怀文海告诉记者:“以前我家生活困难,就一亩三分地,3口人靠我自己打工赚点钱,妻子和孩子都是残疾人。现在,旅游项目每年给我们家分红9000多元,村里给我安排的环卫工作每年收入1万元,加上低保金,一年能收入3万多元,生活有奔头了。”


一年“摘帽”,三年脱贫。现在,马鞍山村正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发展生态农业游、民俗体验游、红色文化游等旅游产业,仅今年国庆假期,就接待游客3万多人,实现旅游收入近70万元。

乡村“蝶变”幸福相约

白城日报记者 张芙

金秋时节,走进通榆县边昭镇的昭福家园小区,居民杨金玲正在清扫落叶。3年前,杨金玲搬到了这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搬迁前,她和女儿居住在铁西村,吃水靠井,生活靠天。2017年,她所居住的村子实现了整体搬迁。“感谢各级政府,让我们能住上这辈子想都不敢想的楼房。”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杨金玲充满感激。


据了解,昭福家园小区总投资3.4亿元,占地面积11.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覆盖边昭镇铁西、腰围子、五井子3个贫困村,涉及常住人口1287户362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4户943人。


昭福家园小区的建设,让住在这里的村民们彻底告别了“穷窝窝”,迎来了新生活。为确保搬迁农民稳定脱贫,边昭镇紧紧围绕“怎么搬”“怎么建”“怎么管”“怎么富”4个问题来谋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为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2018年,边昭镇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爱心超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指导下,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参加活动和义务劳动赚取积分,再用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物品。


易地扶贫整村搬迁后,村民们不仅“住得好”,也“住得稳”。拆旧区复垦出400公顷农田,并实施500千瓦光伏电站和棚膜项目。此外,昭福家园还成立了扶贫车间,带动就业共50余人,其中脱贫户在农闲时间就业达20余人,并在复垦区各村还建立了农机小区和牧业小区。


2018年,铁西、腰围子、五井子3个村彻底“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贫困户全部脱贫,昔日的贫困村已实现了完美“蝶变”。

“小能人”的灵芝传奇

长白山日报记者 刘勇 蔡冲春

“这是宇月灵芝一号,那是旺农灵芝一号……”靖宇县宇月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靖宇县旺农园灵芝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秀虎如同一位将军,巡视着合作社的40个灵芝种植大棚。


高秀虎原本就是一个“小能人”。10多年前,他靠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做起山货生意,在家乡靖宇县龙泉镇大北山村早早就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两次车祸,让他落下了终身残疾,在家一躺就是三年,挣的钱都花在了医药费和康复上。失去生活来源,让他跌到了人生的谷底。


在妻子的鼓励下,高秀虎决定从头再来,琢磨起了庭院经济。偶然间,他接触到了灵芝。天生好学的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到外地考察学习种植灵芝的经验。在他想大干一场的时候,难题出现了:没有创业的本钱。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定破釜沉舟,把房子卖掉,又向朋友借了些钱,租了本村一块地种起了灵芝。为了省下人工费,他和妻子自己制菌、自己搭棚。经过摸索和钻研,他种植的高品质灵芝当年就挣了2万多元。


“种植灵芝最好是坡地,有助于空气流通。”“孢子粉要阴干,这样营养成分不流失,而且保存期长。”高秀虎是个肯钻研的人,从灵芝的品种、田间管理,到孢子粉的提取和保存,都有一套自己总结出来的做法。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合作社成员目前已经达到74人,年产值达300余万元。


“用树叶种植灵芝,不仅保温好,而且还不长草。”如今的高秀虎,正在研究绿色有机生产模式,他的灵芝传奇还在续写着……

家庭妇女“变身”新型职业农民

辽源日报记者 于蕾

曾经只能围着猪圈、牛圈转的农村妇女于华,做梦都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身份赴法国参观学习。“学习让我的眼界变宽了,脑子也变活了。”如今,已是辽源市东辽县华宇家庭农场主的于华感慨地说。


过去因为不懂技术,于华没少走弯路;因为不懂行情,也没少被人赚差价。这让于华意识到,谁有也不如自己有,谁会也不如自己会。从此,她更加坚定了学习的信念。


2014年,于华参加了东辽县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因为勤奋好学,表现突出,她被推荐到省里继续参加培训,也正是因为那次培训,让于华在参加外省考察学习期间,了解了“牛粪蚯蚓过腹转化”的生态循环新理念。虽然没有实地看到蚯蚓养殖,但她却把这一新理念记在了心里。回家后,她多处学习养蚯蚓的知识,并买来中央农广校制作的光碟看了一遍又一遍。没有人教,她就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尝试着买了150斤蚯蚓苗,自己学着养,摸索解决了蚯蚓越冬、起苗等难题。


求新知、学技术,于华不等不靠,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她知道学习能提高什么,更能改变什么,所以,只要听说哪里有学习培训,她脑袋削个尖儿地往前上。不管到哪个班,她都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新知识,常被评为优秀学员。2019年,她被评为全省为数不多的“高级农技师”。


她把学到的先进的科学养殖技术手把手传授给老乡,实现共同致富。凌云乡柳叶村二组68岁的黄金山家里养了5头牛,因为牛粪处理不了,他找到了于华。于华指导他养蚯蚓,如今蚯蚓土里钻,他家的牛粪反而不够用了,黄金山乐得合不拢嘴,正盘算着要用蚯蚓养鸡养鱼,再开拓一条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