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硬措施”抓好“软环境”|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和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工作视察综述

作者:姜新 吉林日报记者 王瑞 实习生 张宇涵   更新时间:2021-05-21 19:50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4月12日至16日,省人大常委会组成6个检查视察组,开展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和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工作视察。这次检查视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科技自立自强重大决策部署,紧扣我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任务,紧扣省委召开的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各检查视察组紧紧抓住市场环境、政务环境、要素环境、人才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六大环境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监督,紧紧抓住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中的核心技术攻关、研发能力提升、企业作用发挥、人才队伍培养、创新生态优化等关键问题开展监督,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在检查视察中及时总结问题,推动解决问题。通过明察暗访、现场交流、书面和座谈反馈等方式及时提出意见建议,督促省政府相关部门、当地政府切实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通过精准监督有力推动了我省营商环境建设和科技创新支撑工作。

压实责任 提高政治站位

各检查视察组发现,我省各地都把优化营商环境和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工作,认识到位,态度坚决,贯彻有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压紧压实责任,不断提高政治站位。

我省各地都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决定建立的“五级书记抓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带头抓、负总责,分别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工作闭环,上下贯通,一抓到底。我省营商环境总体正在改善,相关体制机制正在完善;我省科技创新支撑平台正在发展,一批高新科技项目正在孵化。

以长春市为例,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密集出台政策措施,深入开展“专班抓项目”“万人助万企”行动,以“五化”(清单化、图表化、手册化、模板化、机制化)工作法推进落实。将环境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振兴发展的突破点,打造经济新动能,形成一批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区域。发挥后发优势,组建“国家半导体激光技术创新中心”“阿里云双创平台”“净月数字科技孵化基地”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发展壮大一汽启明、长光辰芯、永利激光等一批科技创新企业;破解“卡脖子”难题,在“芯、光、星、车、网”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多措并举 突出人才作用

各检查视察组发现,我省各地都聚焦营商环境和科技创新密集出台了一批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切实管用的政策措施,不断深化简政放权、加强放管结合、提升服务质效,实现了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我省各地都前所未有地深刻认识到了人才的特殊重要性,把人才作为振兴发展第一资源,积极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发挥优秀企业家和高端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千方百计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以吉林市为例,吉林市依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行书记、市长“双组长”推进;制定《三年行动方案》,运用以评促改、考核专班、第三方评估等方式,优化涉企服务,增强要素保障。围绕“一体双翼”科技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提升创新创业环境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带动作用,提升校城融合发展水平,提升人才引进工作。“十三五”期间,“吉林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累计支持和培育人才174人,支持资金2677万元;行业领军专家14人,支持资金1620万元;注重未来青年人才培养,支持资金977万元。通过“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创业项目”,引进高端人才。

精准施策 解决实际问题

这次检查视察,在充分肯定我省各地在优化营商环境和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工作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检查视察组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

对于优化营商环境,检查视察组建议,一要强化政策落实。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政策法规制定的创新性、前瞻性、协调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政策层面解决企业难题。整合国家、省、市惠企政策资源,及时精准解读推送,让企业便捷准确掌握政策信息。二要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流程再造,增强配套性,更大力度缩减时间、减少环节,让企业办事更高效、更便捷。要改革公共服务供给,发挥市场作用;政府要协调要素配置,在保价稳供上加强跨区域合作,扩大供给能力,满足企业需求。三要完善保障体系。增强服务意识,建立更为务实的“亲”“清”政商关系,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要深化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要加强要素保障,在土地、物流、环境等政策精准供给上下更大功夫。

在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方面,检查视察组建议,一要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有效落实惠企政策。加强和改进科技经费管理,确保财政专项经费及时划拨到位。认真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多方参与的多元投资体系。二要集中科技力量发展优势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利用比较优势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加快产业链供应链补短板,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形成集聚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围绕优势产业、重点领域,支持企业自主研发,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四要采取灵活务实方式引智引才。健全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竞争措施,推进“吉人回乡”,加大“候鸟型人才”引进使用力度,完善柔性引才机制,营造良好育才留才环境。




作者:姜新 吉林日报记者 王瑞 实习生 张宇涵
编辑:马萍 贾国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