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山水有相逢,打开我省乡村旅游的“临江样本”

作者:张雅静   更新时间:2021-06-28 10:37   来源:吉林日报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远处层层叠叠的绵延山峦、脚下奔流不息的鸭绿江水,将盛夏的临江装点得韵味盎然。

暖阳下,山间的小村落像往常一样热闹着。“老头子去地里干活儿了,我留在家里给游客做饭,一会儿他回来还得顺便挖点儿山野菜,是早被客人订下的。”58岁的临江市四道沟镇坡口村村民庄大娘一边麻利的拾掇着午餐所需的新鲜蔬菜,一边对记者介绍道。“自打搞了乡村旅游,眼见着村里发展的越来越好,这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庄大娘口中的“乡村旅游”,近年来在临江市周边村屯搞得“风生水起”。一村一品、一步一景,景在山水间、人在画中游,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临江渐渐趟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抓品牌、抓链条,乡村旅游为村集体经济谋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因为孩子都在外打工,家里有几间房一直空着,前几年,村里搞起了‘千家旅舍’家庭旅馆项目,我就报名参加了,旺季的时候,一个月能收入近万元。”说起自己经营得有声有色的“事业”,庄大娘笑得合不拢嘴。

据了解,千家旅舍项目是坡口村利用农村闲置住房,依托龙头山景区,深入挖掘当地住宿特点打造的特色民宿。村民凭借近几年积累的经验,通过优质的服务和个性鲜明的住宿主题招揽游客,形成了良性经营模式,激发了村民们干事创业、创新谋发展的热情。

四道沟镇镇长周晶莹介绍,坡口村以旅游产业为基础,还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粮食加工,逐步形成了"吃住游娱购"五位一体的初级产业经济链,基本实现了乡村旅游促经济增收,农民致富的目标。

一组亮眼的成绩,或许可以说明坡口村的成功:

2016年至2020年,坡口村由旅游带动村内收入达到150 万元,旅游带动村集体收益 40 万元,村民参与景区建设总收入约 40 万元,景区解决村内就业人数约 50 人,收益约为 38万元,村内售卖当地特产、小吃等收入约为 10 万元。村内共 7户贫困户17人,目前已全部脱贫。先后被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站、白山妇女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创建单位,2020 年列入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抓环境、抓交通,做优做强支撑乡村旅游的硬件基础

通过积极推动村里的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优化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环境。而为了配合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步伐,临江市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为景区顺利迎客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原来,我们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没修路之前,9公里多的山路要纯靠腿走,当时进趟城,是真正的早出晚归、‘披星戴月’。”53岁的邱家岗村村支书史玉平说起从前的日子,仍忍不住感慨。“2012年道路畅通以后,到市区的车程缩短至不足半个小时,村里生机被唤醒了。”

史玉平介绍,借助交通优势,邱家岗村借势办起了农家乐、滑雪场、彩虹滑道。游客多了,人气旺了,村里的土鸡蛋、黑猪肉、山野菜也开始畅销。2020年,蚂蚁河乡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邱家岗村突破了50万元。

据了解,2018年以来,临江市围绕“一带双环”旅游规划,狠抓交通建设,先后投入5.2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70公里,逐步将125个景点穿成“项链”,引成“玉带”,有力地提升景区道路服务水平。同时,按照“干净、整洁、美丽、富饶”四步走战略,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大会战,争创白山市级标兵村34个、示范村39个,并在白山市率先实现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统筹实施了农村厕所革命、污水革命、绿化美化、村史馆建设、“三好一庭院”评比等一批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工程。

临江,就这样被一笔一笔地勾勒出秀美的轮廓。

抓营销、抓融合,不断激活乡村旅游产业的乘数效应

作为临江市发展乡村旅游的老牌“网红”,松岭雪村一直走在前面。通过几年的打造,这里先后获得国家级传统村落、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荣誉。2020年前景区日可接待游客460人,年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营业额达450万元以上,纯收入120万元,真正做到了小农村发展大旅游。

以松岭雪村为样本,临江市狠抓项目建设,精心谋划建设人文、采摘、古迹、康养、边疆、民俗、红色、冰雪等不同体验类型的乡村旅游项目。并独辟蹊径抓营销。炒热了以草莓节、桃李节、枫叶节等为主线的节会活动,推动临江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爆发式提升。

同时,不断延展链条抓融合,乡村旅游+农业方面,打造了邱家岗生态旅游、牡丹花海、芍药花海等一批“既有丰收又有风景”的特色农业项目。

经过多年的努力,临江市先后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和“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苇沙河镇、六道沟镇被授予“吉林省特色旅游名镇”。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未来的临江,还将邂逅更多可能。


作者:张雅静
编辑:秦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