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大型纪念特刊·初心如磐·答卷丨优质文体供给 赋能小康生活​

  更新时间:2021-07-01 07:53   来源:吉林日报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吉林日报2021年7月1日 T26版

吉林大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幸福之花,处处开放;文化小康,硕果累累;全民健身,渐成风潮。

在吉林,农村生活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农民的审美情趣正在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从物质消费变成精神文化追求。在快节奏的城市,健康成为幸福的内涵。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这都源于我省一直以来坚持高质量的文体内容和精神消费供给。

农村:文化送到家门口

送戏下乡让全省广大农民朋友能坐在家门口看大戏,精彩的节目不仅让观众过足了瘾,观众与演员的零距离互动也让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 焦淑满 摄

近年来,我省各种送文化下乡活动如火如荼:农家书屋、流动影院、送戏到家、二人转进村。每到七八月份,农民文化节、市民文化节精彩纷呈,欢乐到家。过去只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转星”们,来到了家门口,走到了农民面前。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佟长江说:“能把精彩的演出、动听的歌声献给百姓,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在通榆县包拉温都蒙古族乡迷子荒村,72岁的张树森无疑是“文化明星”。作为迷子荒村农家书屋管理员,他带领乡里15位老干部、老劳模、老战士、老党员和老教师担任农家书屋志愿者。筹集2万多册理论和文化类图书,订阅70余种报刊,设立科技书摊、法律书摊、文化书柜和红色基因传承室等10个学习场地。

向村民播撒“火种”的延边龙井电影放映队队长孙英晶,是村民最受欢迎的人。他带领的“流动电影院”,长年风雨无阻活跃在农村电影放映一线。他们每年累计行程3万多公里,完成近800场次放映任务。

在安图县明月镇大砬子村,村里的文艺队跳起舞蹈、扭起秧歌,以表演的形式喜迎公益电影进乡村。52岁的妇女雷淑荣说:“大家聚在一起看电影,有说有笑,感觉非常好。”

在长春市绿园区西新镇开元村,老党员夏维忠于2011年创办的“西新农民文化苑”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附近农民在这里自编自演、自导自排,演身边事、唱家乡人,读书看报、科普培训。如今,每天都有村民来到这里排练演出、读书学习、运动健身……集合了十几项文体活动功能于一身的文化大院成了当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欢乐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60多个县(市、区)先后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40个乡镇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9432个行政村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了阅读空间所有社区全覆盖,农家书屋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建设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9000余个。建成农村文化小广场9034个。

全省有公共图书馆66个,文化馆78个,博物馆109个,其中乡村博物馆52个,建成农村数字影院376个。

近两年,全省共组建文化文艺小分队1500余支,文化、文艺、摄影、书法等名家、工作者、志愿者3.3万人次深入基层,开展各类活动近6000场,送图书200万册,送电影4万余场,培训基层文化骨干、农村文化能人2.53万人。

各种文化服务举措,为全面小康建设注入了鲜活、强劲的文化基因,为满足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吉林日报记者 葛凤昆 纪洋 裴雨虹 王皓)

城乡:健身成为新标配

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每年都吸引大批滑雪爱好者参与其中。 (本报资料图片)

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几代领导人始终把人民的身体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健康中国”建设按下了快进键,让健康成为幸福时代的内涵,让健身成为城乡生活的新标配,也使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吹响了倡导大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的号角。目前,我国正处在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关键阶段。“今天你健身了吗?”当下,全民健身是个十分热门的话题,许多私家车的后备箱中,都能见到运动服装或运动器材这样的“常备品”。老年人到公园里晨练,白领们下班后相约健身房,跑友们霸占微信运动封面。在这些我们已经司空见惯的场景里,一定也有你、我、他的身影。

我省以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为抓手,突出便民惠民、实用高效,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呈现融合发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目前,全省共建成体育公园90个、城市健身广场370个、健身步道318条、小型多功能场地397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96平方米,全省“15分钟健身圈”实现100%覆盖率;建立全民健身站点10115个,每万人拥有全民健身站点3.74个,覆盖100%的乡镇、街道和乡村、社区;全省体育总会、协会、俱乐部等体育社会组织达到8168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4009人,每万人拥有体育社会组织数3.04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年举办县级及以上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次数达到3200余次,以健康吉林为主题的冬夏全民健身系列活动贯穿全年、覆盖城乡;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997.4万人,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总体合格达标率93.7%,全民健身意识和城乡居民身体素养普遍提升。

我省全力推进全民健身的软硬件建设,进一步营造全民体育和全民健康氛围。让体育走进家庭、走进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每年相继开展的“全民健身百日行”“玩冰踏雪·健康吉林”“全民健身日”等系列全民健身活动贯穿全年,积极组织推广大众喜欢的体育健身运动,支持社会群众体育组织举办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让全民健身活动成为大众的体育盛会。我省已形成了多个“专业引领大众、专业与业余相融合”的原创自主品牌赛事,以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长春国际马拉松赛、吉林国际马拉松赛、吉林国际高山/单板滑雪挑战赛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品牌赛事,已成为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高水平群众性大赛。

当一个政党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当一个国家把百姓的健康当作头等大事系在心上,这里的人民必定幸福昂扬,快乐舒畅。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要靠人来完成,全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是提升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如今,突破自我、强健体魄,吉林人民正满怀豪情,奔向健康、拥抱幸福。(吉林日报记者 刘勃)

长影:塑造时代好榜样

“为了新中国,前进!”“向我开炮”“阿米尔,冲!”;《我的祖国》《英雄赞歌》《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些长影拍摄的经典影片中鼓舞斗志的场景和桥段,激荡人心的声音和旋律,成为一代人的深刻记忆和精神动力。

从1945年中国共产党接收满映成立东北电影公司(长影前身)至今,长影坚持红色基调,把握时代脉搏,秉承“为时代立像、为人民放歌、为民族铸魂”创作原则,讴歌英雄,塑造榜样,为中国电影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英雄篇章,为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赵一曼》,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董存瑞》《上甘岭》《党的女儿》《英雄儿女》,到改革开放后的《蒋筑英》《任长霞》,再到党的十八大后的《老阿姨》《守边人》《索道医生》《黄大年》,英雄创作主题一直是长影坚守的主线。其创拍的影视作品,倾情塑造了赵一曼、董存瑞、李向阳、吉鸿昌、王成等众多革命烈士、战斗英雄人物形象,以及改革开放后知识分子形象代表蒋筑英,全国优秀公安局长任长霞等新时代楷模,英雄和榜样类型显现出多元化。尤其近年来,长影将视角更多转向身边普通人,人物形象原型化,《信义兄弟》《索道医生》《老阿姨》《守边人》等影片,不论故事还是形象,无不启迪人们心灵,传递着正能量。

近年来,为让主旋律影片走进更多的年轻人,长影大力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大力培养大胆启用年轻编剧导演。据介绍,电影《黄大年》便是由3位“80后”年轻编剧,以年轻人的视角解读主人公。其中林晓琳是长影第三代,她深入黄大年的家乡广西,与黄大年的亲友、同事、发小等一起感受笔下角色,将黄大年还原成年轻人可理解可接受的鲜活可亲的形象。影片放映后,黄大年的学生非常激动,觉得“黄老师回来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影坚持红色传承为主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主旋律现实题材优秀影视作品,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时代进步注入榜样力量。

长影文传公司总经理孙野光说:“长影旧址博物馆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和内容优势开展党建推动企业发展。以历史题材、英雄故事为‘教材’的电影党课,已连续开展了5年,累计近30万人接受了红色教育。同时,我们今年参与了抗疫题材《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抗美援朝题材《狙击手》等一系列电影的创作,让博物馆不仅记录历史,也注入新的篇章。”(吉林日报记者 葛凤昆 马璐)

原标题:优质文体供给 赋能小康生活

编辑:秦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