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乡村产业振兴支撑保障

作者:丁悦哲   更新时间:2022-08-04 09:13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推进乡村振兴进程必须抓好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产业振兴对走好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发展乡村经济、实现各项乡村事业振兴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今后五年全省上下要着力抓好的七个方面工作之一,其中对深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进行了部署安排。必须进一步把“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强化各种支撑保障,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壮大乡村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

完善乡村产业链条,推动乡村产业深层次融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传统乡村产业体系进行现代化、多元化的创新,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乡村产业才能得到更全面、更高效的发展。 一是打造高质量精深加工产业链。要精心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大文章,加快建设玉米水稻、杂粮杂豆、人参、梅花鹿等“十大产业集群”,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向农业的下游要效益。二是探索乡村产业多元融合发展新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应大力推进网络直播、线上卖货等销售模式,以线上自有销售平台、与各大网络平台进行合作等方式,提升销量,壮大品牌,形成新电商千军万马的生动局面。结合深入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等重大工程,同步持续打造系列“吉字号”食品肉品著名品牌。三是发展壮大乡村特色旅游产业。立足自然旅游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将农村的乡土文化与当地的风景和特色资源相结合。融入长通白延吉长避暑休闲冰雪旅游大环线和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双线”,助推乡村特色旅游产业发展。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为乡村产业振兴插上科技“翅膀”。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科技力量,必须把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到乡村产业的实际应用中。一是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搞好研发。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出适合乡村产业振兴应用的科技成果。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围绕全省农科发展要求,加强生物育种、智慧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等领域科技攻关。多措并举,建设好农业科技研发平台,打造创新性农业的科技载体。二是强化新型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体系建设,搞好转化。要建立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与农技推广部门协作机制,提升相关部门推广农业新技术的主动性。三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发展激励指标,搞好评价。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科研人员和创新企业的科技成果,规范科技成果的评估标准和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的奖励激励机制,激发农业科技人员追求创新的“内驱力”。

健全相关资金投入体系,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金融保障。充足的资金会极大助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因此要多方发力,健全相关资金投入与金融保障体系。一是持续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科学调整财政支农结构,强化支农资金管理,更好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二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针对不同经营主体开发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充分发挥“小额贷”和针对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相关贷款产品的作用,面向乡村产业龙头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三是着力提升涉农金融机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在线下优化资源、设置网点的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优势,充分借助大数据、云存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全面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

强化人才“引育留用”服务,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乡村产业振兴需要高质量人才队伍做保障。一是加强外来人才引进工作。在现有良好政策基础上持续完善人才引进服务举措,细化相关政策措施,吸引各类各方面人才投身乡村产业振兴大潮,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二是抓好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农民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主体,要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输出切实管用的专业知识课程。聘请专业教师结合产业发展实践对农民进行科学指导,组织农民学习使用各类新产品与新设备,使农民紧跟现代化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脚步。三是在海纳百川引人才、多措并举育人才的同时,注重苦口婆心留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提供舞台、搭建平台,让人才有事业干劲、有发展空间,为乡村产业振兴不懈拼搏。


作者:丁悦哲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