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西区加快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更新时间:2022-09-06 09:08   来源:吉林日报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七个做法:

(一)体制机制再获突破

2018年,长白山西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下移至城区,首创“景区游客中心+城市旅游集散中心”于一体的旅游集散地,2021年,获评省一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开创了具有池西特色的“景城一体化、城镇旅游化、区域协同化”道路,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历史性转变。

2022年,突破性构建大长白山区域发展新格局,贯彻中部生态经济区协同发展工作新机制,为破解发展难题打开新通道;创新设立旅游和文化体育局,在体制上体现旅游优势地位;形成了“政府引导+上市公司引领+中小微企业跟进”的产业体系,市场活力不断迸发。

(二)政策保障稳中有进

出台长白山中部生态经济区一揽子稳经济增长政策措施,与周边县区、林业局,共同破解生态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升级、品牌塑造、市场融资等发展难题,三年来财政总投入20.57亿元;与中国工商银行、长白山农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旅游企业协调贷款,纾困解难;在更高水平上编制发展规划,加强培训和交流,全域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更进一步。

(三)公共服务更加通达

持续建设与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相匹配的综合立体旅游交通网络,破解旅游交通难题。京沈—沈白高铁将于2025年通车,规划远景年双向客流量6000万人,长白山机场扩建成为东北最大旅游支线机场,年旅客量200万人;长春世界雕塑公园、敦化六鼎山景区直达长白山西景区旅游集散中心,投资1.7亿元升级通景公路为二级公路;开通车站、机场、景区景点等旅游公交和直通车;推进G331最美边境风景道、城市慢行绿道、环山骑行道、国家登山步道建设。优化全域旅游全景图、导览图等标识系统,完善“智游长白山—池西专栏”,旅游厕所革命取得新进展。

(四)供给体系冬夏联动

全面推进“避暑+冰雪”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形成了“山上一个5A、山下26个业态”的全域景区化格局,核心产品更突出、配套产品更全面,四季全时的旅游吸引物体系更趋完善。

住宿设施类型多、等级高、地域特色与文化主题突出,星级酒店、温泉休养、特色民宿、度假公寓、森林木屋等集中布局,全区客房数达4911间,过夜游客数量增长迅猛,游客满意度高。

泰格岭运动旅游新业态亮点突显,池西冰雪运动小镇与长白山国际度假区、鲁能胜地度假区集聚发展,初步形成世界级冰雪产业大区。

(五)服务质量优中求精

全面优化服务质量,形成了“三高一优”的旅游服务质量体系。高水平监管,旅游警察、旅游工商、文化综合执法、旅游法庭全面整合于旅游集散中心。高标准示范,长白山西景区列入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高效率应诉,综合性游客投诉受理中心律师全程参与。优质服务提升,好客池西彰显成效,6人次获评“吉林好人”,社会监督员和旅游志愿者全年履职、公益服务行动全员参与。

(六)生态旅游相得益彰

2022年以来,全面推进“两山”理念试验区建设,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投资9.1亿元,完成大、小黄泥河生态修复工程,同步建设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七)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牢牢抓住冰雪、生态两个“世界级IP”,-12℃的粉雪,22℃的夏天,北纬42度的生态,82度的温泉,100度的热情,世界级四季生态旅游品牌深入人心。长白山入选2020年全国十大全域旅游目的地,白桦街区获批吉林省唯一、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西参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连续15年举办长白山粉雪节,连续举办天池开冰节、环长白山自行车赛、荧光夜跑节等赛事活动,“一山两江”旅游品牌建设接续发力、开启新征程。

五大效应:

(一)景城一体融合发展的集聚效应

池西区与长白山西景区紧密相连,2018年将西景区山门迁至城区,开启了旅游城镇化、城镇景区化发展模式。与5A级长白山景区匹配,池西区现有4A、3A级旅游景区各一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一个,各类景点、业态数十个,实现了上山观天池、下山游小镇的景城同游。2021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景城一体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集聚效应越来越显著。

(二)东部旅游大环线核心区的集散效应

池西区是吉林省东部旅游大环线的最重要枢纽城市,连通通化、白山、延边、吉林等地,拥有一山(长白山)两江(松花江、鸭绿江)的特色优质旅游资源。同时,机场、高速、高铁、最美边境风景道在池西区交会,形成了省内东部最大的旅游门户和游客集散中心。池西区开通了旅游专线10条,年运输游客150万人次,集散功能发达、游客吞吐量逐年升高,辖区服务业产值不断提升。

(三)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标杆效应

几年来,池西区把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升级打造,创新完善区域内五大类、十五小类体育运动公园,设计多条个性化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泰格岭运动公园、大小黄泥河公园等城市运动公园与全域融合。新能源汽车测试赛、山地自行车越野赛、七夕荧光夜跑等活动先后举办,即将举办环长白山自行车赛、环长白山马拉松、首届中国飞盘联赛、全省青少年自由式雪上技巧锦标赛、单双板障碍追逐锦标赛等精品赛事活动,吸引参赛观赛游客近十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千万余元。

(四)旅游富民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效应

池西区农村人口占比55%,三产当中服务业占比高达96%,旅游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几年来,池西区培育了漂流、人参、灵芝、蜂蜜、蓝莓、垂钓等六大乡村旅游业态,发展了一批日光温室大棚、蓝莓种植基地、梅花鹿养殖等种植养殖项目,农村人口通过旅游业实现就业比例高达85%。

(五)文旅融合推动区域发展的溢出效应

秉承“有游、有爱、有书香”的文旅融合理念,新建图书馆、在建文化馆、筹建松花江博物馆,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图书馆接待读者80%为周边人员,各类特色文化吸引周边民众,旅游来池西、读书来池西、歌舞还是来池西,文旅融合发展的溢出效应十分明显。

七种创新:

一是体制机制方面创新。全面推进长白山—白山一体化发展,打造以池西为核心的中部生态经济区,解决了有山头无腹地、有腹地缺品牌的全域旅游发展瓶颈。

二是旅游管理模式创新。组建由公安、交通、工商、综合执法等部门组成的综合监管队伍,设立千万元旅游诚信基金先行赔付。

三是旅游交通建设创新。构建机场、高速、高铁立体交通网,打造立体交通体系,实现区域旅游景区景点无缝衔接。

四是旅游智慧服务创新。在全省建立智游长白山公众号,实现一部手机游长白山,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

五是旅游经营模式创新。通过实施山门下移,打通景区城区旅游交通微循环,通过分时预约+实名入区的经营模式,提升旅游便捷度和舒适度。

六是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建设运动休闲公园、气象公园、图书馆等,实现文化赋能旅游产业、体育推动旅游发展。

七是旅游富民方式创新。打造助农电商平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通乡村旅游直通车,推动特色农特产品进景区,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兴边富民、共同富裕。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