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述说吉林 | 让每朵花儿都幸福绽放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李文瑶 张鹤   更新时间:2022-10-11 07:10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一年前,农安县万金塔乡苇子沟村村民小马的双胞胎儿子到了上学的年纪,到底该让孩子去哪上学让小马犯了难。城里、村里折腾了好几回,最后,小马决定,就上村小!如今,孩子入学一年了,小马逢人就说:“这个决定一点没错!现在村小啥啥都有,一点不比城里差,孩子在家门口上学,我省心,孩子也高兴!”

小马是我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受益者。多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改善民生和富民强省的重要途径,把深化大学区管理改革作为缩小校际差距、全面提升质量的重要抓手,以改革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走出了具有吉林特色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之路。

2014年,我省率先在农安县开展温馨村小创建试点工作,致力于办好“有温度的教育”,形成了“重点打造、全面升温、一乡一策、一校一品”的义务教育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全省共创建乡村温馨校园近1000所。

农村学校也有了实验室,孩子们能亲自动手做实验了。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在农村,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从2015年底起,围绕确保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目标,我省不断改善乡村教师的生活待遇,增强基层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先后从保障和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职工编制标准、乡村教师职称评聘相对倾斜等多方面着手,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政策,乡村教师待遇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同时,采取中心校与村小教师“走教、支教、助教”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乡镇界限,通过名师观摩课、教学开放周、专递课堂等多种途径,实现教学、教研多向交流,促进共同进步。

从农安县城走出来的大学生杨犇本来可以留在城市工作,但他还是毅然选择做一名村小的特岗教师。“农安县是我的家乡,我以前在这里上学,知道这里的孩子们多么渴望获得更好的教育,回到这里做一名教师,把我学到的知识教给他们是我最大的愿望。”如今,像杨犇一样的特岗教师已经遍及全省50余个县(市、区),充实了英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等乡村紧缺薄弱学科,较好地满足了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开齐开足课程的迫切需要,为我省乡村教育注入了新鲜活力,更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校园美了,教学资源丰富了,老师留得住教得好,学生能上学爱上学,家长们放心信得过。多功能黑板、计算机、实验室及音体美器材……随着一批批有温度、有美感、有内涵的温馨村小建成,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果实香飘吉林大地。

如果说城乡一体发展缩小了教育的差距,在城里的大学区建设则缩小了强校和弱校之间的差距。

2014年,我省遵照教育部“鼓励强校带弱校,组建教育联盟,推行学区一体化管理”,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在城市推行“大学区”管理,并把这项工作列入省政府工作重点。省教育厅联合多部门共同制定《吉林省关于在城市推行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的指导意见》,推行大学区管理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

在吉林市,“大学区”管理改革缩小了校际间的差距。一所优质学校与相邻几所普通学校划定为统一“大学区”,“大学区”内“计划同盘、管理同谋、人才同用、活动共行、资源共享”,实现强校带弱校、城市帮乡村。经过几年深耕与探索,如今74个大学区已覆盖全域义务教育学校。同时,发挥“互联网+教育”技术优势,以信息化助推乡村教育发展,通过“空中课堂”,让优质教育资源迅速传递到乡村,带动乡村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集团化办学,优质校持续向薄弱校“输血”,重点学校向薄弱校派驻校长、教学副校长,统一配备教学设施设备,优先选聘急需教师到薄弱校,帮助薄弱校“造血”,有效促进了薄弱校快速发展。

图书室里,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地处长春市二道区城乡接合部的长青小学,由于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原因,多年来,学校在校生未超过100名。加入108教育集团后,集团派去了校长,统一配备了设施设备,派去了急需的音体美等学科老师。目前,全校共有在校生800多名,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校长周玲玲说:“我原来是108学校的一线骨干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有管理经历。学校派我到长青小学任校长,并且在学校硬件上给予了很大支持,学校翻盖后,设立了特长教育活动室,学生每天都可以在不同的活动室活动,动脑动手,实现科创梦、做小画家、唱歌、跳舞,尽享快乐童年,满足了学生们全面发展的学习需求,学生和家长们都很满意。”

教育均衡发展并不是简单的设施达标,而是促进每一所学校质量的共同提升,让每个孩子享受有质量的教育。

长春科技学院学生正在参加吉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

为了更好发挥大学区的作用,2020年,省教育厅印发城市(县城)义务教育大学区支援乡镇学校实施方案,确定城市大学区支援乡镇学校提升教学质量行动。根据实施方案,长春市推出“空中课堂”,让成员校师生共享优秀教师的公开课资源;四平市构建跨区域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工作平台,组织中小学教师开展常态化业务研讨和专业化素养教育;白城市对大学区内所有学校“捆绑”评价,以强校带弱校,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扩大好学校资源总量……目前,全省各地城市大学区对口支援乡镇学校近1800所,每所乡镇中心校对接3至5所村小,各学区关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打造更适合农村学生成长的教学范式,做“有根的教育”。

2017年,全省所有县区通过国家评估,整体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中西部第一、全国第八个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省份,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目标。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儿,而教育堪比阳光和雨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更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每一朵花儿都会幸福绽放。

乡镇小学的音乐室,孩子们认真练习舞蹈。

“职教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今年27岁,自主创业6年了,从事实验仪器开发与机械电气设计等工作。目前,已拥有发明专利授权4项,特别是我们开发的GWT-250系列控温设备,可完整代替进口设备中的控温测试功能,帮助所需单位节约相关科研经费20余万元。”在长春市佳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瑞佳自豪地说。

在由职校生到商界人的漂亮转身中,刘瑞佳表示,就是因为选择了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选择了职业教育,才明确了他的人生方向,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回想刚进入学校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学习时,刘瑞佳说自己也对未来感到过迷茫,“那时,身边不少人说读职业教育的都是差生,就是混日子,而且毕业后不好找工作。”但入学后,经过老师的介绍以及自己对吉林省职业教育各方面的深入了解,他逐渐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并开始不断积累专业知识,锤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职业教育同样有盼头、有奔头!”刘瑞佳说,“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多元办学体制机制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学校十分注重以赛代练,提倡在训练过程中提升技能、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让我快速成长起来。”

2016年,刘瑞佳代表吉林省参加了全国技能大赛的现代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训练期间异常艰苦,每天都要进行16个小时以上的训练,累计数万米的线路连接。努力终究结出硕果,我们团队获得了2016年全国技能大赛(现代电器系统安装与调试)二等奖。”那段日子,刘瑞佳至今记忆犹新。

优异的成绩是刘瑞佳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我省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生动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各级部门、各职业院校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优化育人模式,加强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广大职校青年因此打开了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门。

近几年,随着《吉林省职业教育服务“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等一项项政策的制定实施,形成了完备且良性的机制体制,充分激活了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劲头。

“大国工匠”“工匠精神”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全新的育人方向。

“在校学习的3年时间里,我在‘长春工匠’‘长白山技能名师’张鑫等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树立起‘成为一名大国工匠’的梦想。毕业后,我也想接过老师们手中的‘接力棒’,将信念和梦想传递下去。”刘瑞佳说,“2017年11月创办公司的同时,我便以最热枕的状态投入到职教事业中,成为母校机电学院的一名专业教师。每天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带领学生们在各类技能大赛上奋发图强。”

从职校学生到职校教师,再到如今成长为吉林省机床装调维修方向竞赛专家、长春市职业能力建设专家库专家,刘瑞佳表示,“虽然我的身份在改变,但为职业教育发展持续助力的初心与使命从未改变。”

就像刘瑞佳一样,越来越多的职校毕业生从工人变工匠。这些具有较高知识层次、较强创新能力的新兴人才,在不断推动着我省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2020年,在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名单中,我省有3所高职院校、7所中职院校榜上有名。

“如今,吉林省职业教育环境越来越好,影响越来越大,人才越来越抢手,不管是职校里还是实训实习基地、企业车间,处处洋溢着抢抓机遇谋发展、奋发向上拓新路的昂扬斗志。我相信,更多的职校学子可以通过职业教育成长成才、通过职业教育改变人生。”刘瑞佳的一席话坚定有力。

许多职校毕业生正在吉林这片热土上发光发热,书写着“技能成就人生”的精彩故事。

目前,我省有独立设置高职院校29所,在校生24.6万人,2021年毕业生6.1万人,就业率85.4%;有中职学校238所,在校生19.4万人,2021年毕业生6万人,就业率84.4%。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级高职“双高计划”(特色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

党的十八大至今的十年间,吉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已惠及无数个人、家庭和学校。我省职校学子升学路也越走越宽,就业质量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从“无奈之选”到“大有可为”,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认可度不断提升。

原标题:让每朵花儿都幸福绽放——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扫描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李文瑶 张鹤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