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四平市推动项目建设纪实

作者:崔维利 高鸿   更新时间:2022-12-09 08:47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2月28日,四平市2022年春季项目集中开工现场。(资料图片) 毛思博 摄

四平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高鸿 摄

年产6亿米光伏用钨丝建设项目。(资料图片) 王健 摄

总投资4.6亿元的金恒建材年产50万吨盘扣式脚手架项目。(资料图片) 袁松年 摄

吉林中联重科智能农机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高端大马力拖拉机。(资料图片) 高鸿 摄


一个个项目签约落地,一处处工地火热开工,一条条生产线投入运营,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英雄城“次第花开”。

今年以来,四平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头等大事、项目落地是评价标准”理念,坚持“计划不变、任务不减”的工作目标,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克服疫情和下行压力双重影响,坚定不移稳增长,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完善保障等方面强势发力,为四平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合力大招商招大商——

到位资金稳步增长

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投资是增长的血液,招商是财富的门户。

四平市高位运作,统筹安排,制定多项举措,持续吹响招商引资“冲锋号”,上下同心,全域合力大招商、招大商。2022年一季度,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幅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实现开门红。1-10月,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稳步增长,增幅实现25.48%。全年到位资金增幅预计实现15%以上,力争达到30%。

建立健全招商全流程考评体系。树立目标导向,科学评价招商。研究制定《2022年度各县(市)区招商引资全流程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招商考评体系,确立周调度、旬预警、月通报的跟踪考评机制,以实际利用内外资金到位额为主要考评指标,兼顾招商项目谋划包装、洽谈推动、签订合同等全过程,并将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开展“走出去”招商活动纳入加分项,推动各县(市)区抓住窗口期,扎实开展区域合作。7-10月,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带队“走出去”18次,推动了迎新玻璃“一窑两线”“一窑多线”等一大批项目落地。吉林伊通经济开发区(长伊片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项目,总投资10.85亿元,占地面积22.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建设起止时间为2022年4月至2024年12月。项目建成后,可满足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及各类型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的科技研发需求,预计年可实现产值0.95亿元,利税0.26亿元。

扎实开展“七比七赛”活动。“七比七赛”对招商项目谋划、洽谈、签约、开工建设、资金到位、招商动态,进行全流程跟踪调度,一月一晒成绩单,每月定期通报招商各项工作情况,持续激发了各县(市)区招商活力和动力。“七比七赛”的经验做法,得到了省委充分肯定。

全力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四平市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制度,锁定重点区域和目标企业,开展精准靶向招商。2022年以来,开展“请进来”活动20余次,重点对接红星美凯龙集团、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公司、吉林省浙江商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俄罗斯科技贸易促进会、白山保护开发区御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团体,探讨扩大合作。在无人机制造、农产品深加工(鹿产品合作开发)、医药产业、农机产业、智慧农业、预制菜产业等方面深入交流,奠定了合作基础。截至2022年11月,四平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队“走出去”5次,足迹遍布7省11市,对接重点企业30余家,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对接,成功推动四平市与航天宏图、双辽市与玉环昕君机械有限公司签署4项合作协议;与湖南中烟、立白、迎新玻璃等头部企业对接,推进四平企业增产扩能。

积极参与经贸交流活动。依托进博会、吉商大会、新能源汽车大会、六市一体化大会等国家、省、市重要平台,推进四平市域外交流,拓展对接资源,推动项目合作。在第七届吉商大会上,四平市有6个项目签约,总投资21.18亿元;吉南辽北蒙东六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首次市长联席会议在四平市召开,六市商务部门签署《商务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商贸物流、信息化交流、经济技术合作、会展经济、县域和开发区合作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大会期间,市商务局承办吉南辽北蒙东六市名优特产品展销会,邀请300余家知名企业,2000余种名优产品来四平展销,共计接待4.46万人次观展购物,销售总额达702.8万元。

为凸显招商引资比较优势,吸引更多的项目落地生根,四平市相继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中介人奖励实施办法》《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兑现流程》《政府签署招商引资合作协议工作规范》等,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

对前期有洽谈基础的招商项目,四平市坚持常态化跟踪对接,不断深化共识,挖掘合作契合点,积极推进重大招商项目落地。四平市与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接洽,在无人机制造、智慧农业发展、大数据发展、校企合作等方面达成合作意愿。11月1日,航天宏图与四平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红开区管委会签署项目投资协议、与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其中,红开区项目投产运营后年产值可达1亿元。

扭住“牛鼻子”,跑出“加速度”——

项目建设呈现“四高”态势

扭住了项目,就扭住了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抓住了“速度”,就抓住了项目投运达效的命门。

2月28日,四平市6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集中开工,涵盖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民生工程等多个领域;4月28日,全市二季度88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集中开复工。

今年以来,四平市项目建设总体呈现“四高”态势:开复工率高——全市已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79个,总投资844.6亿元,亿元以上项目167个,总投资772.3亿元,超额完成年初计划。新开工项目占比高——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34个,占比48%,高于去年同期4.1个百分点。入库入统率高——项目入统率85.9%,高于去年同期7.7个百分点。投资增幅高——1-10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3.84亿元,同比增长2.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

强化服务指导。发改、财政等部门主要领导带队,到省对口厅局对接学习,梳理完善《国家和省资金支持领域政策解读》手册,明确专项债券、政策性金融工具、中央及省预算等重点项目谋划方向,提高了项目谋划针对性。组织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谋划专题培训会,谋划能力得到提升。

狠抓项目谋划。制定《四平市“六新产业”发展“四新设施”建设推进工作总体方案》;成立领导小组,书记、市长任组长,各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牵头推进,分产业制定实施方案,谋划推进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91个,总投资2582.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9个,总投资2453.4亿元。

紧盯国家、省重点支持领域,成立推进工作专班,谋划储备专项债券、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拟争取资金项目335个,总投资868.76亿元。筛选83个重点项目集中推进,积极申报2023年第一批专项债券资金。

坚持高位推动。市长挂帅、督导,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项目工作,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深入现场、对接企业,形成各地各部门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开展投资项目百日攻坚活动,针对重大项目建立工作台账,市级领导每周召开调度会,项目中心每日跟踪调度,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实施。

狠抓项目开工。制定清单、动态管理、分类推进,18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赶工期、抢进度,全力追补疫情造成的损失。发挥市县两级项目中心作用,每日调度监测项目施工人员上岗、工程进度、投资完成等情况,对43个冬季施工项目,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明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提供有力支撑。

积极争取资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省相关部委、厅局及国开行、国能吉林公司等重点企业,汇报对接项目,得到认可;县区、部门领导分兵把口,具体衔接跟进,确保申报项目质量和成功率。今年以来,四平市26个项目获得专项债券资金28亿元,超过前两年争取总和。其中东北农产品集散中心项目获得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0.78亿元,棚户区改造等16个市本级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1.38亿元。

重大项目重点推进。年产20000吨铜料产品加工制造项目,由玉环昕君机械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投资2亿元,建2-3条生产线,年产2万吨铜棒,预计产值10亿元、利税1.3亿元,为后续下游企业生产提供原料;而后,推进配套企业入驻、健全链条,拟投资10—15亿元,计划入驻4家配套厂,生产主要以铜为原料的阀门、卫浴、汽车及摩托车配件等产品,预计产值20亿元左右;最后,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扩大效益,计划2年左右建设“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可容纳30余家企业,形成产业集群集聚效应。

迎新玻璃“一窑两线”“一窑多线”项目,拟依托现有产能,计划总投资10.5亿元,占地20公顷,建设高产能的“一窑两线”光伏玻璃盖板、汽车玻璃、电子玻璃生产线。项目投产达效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8亿元、纳税4000万元,增加就业350人。还计划建设“一窑三线”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两个项目合计总投资20.5亿元。

保驾护航有章法——

完善各项服务与督导机制

四平紧盯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强化机制保障、审批服务、要素配置和督导考核,持续优化畅通投资环境。

强化机制保障。制定《四平市投资和项目建设百日攻坚工作方案》,成立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每周召开专题会议,通过部门间联合会商等方式,有效协调解决项目审批、要素匹配、征地拆迁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和重大项目建设。对已签约落地重大项目,全过程跟踪调度,盯紧立项、环评、能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关键环节,落实领办代办和“秘书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强化审批服务。依托吉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强投资项目远程审批服务,全面推行电子在线拟文、电子签章,持续开展网上“不见面”审批。加快推进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电子证照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四平市东丰路(一经街—平东大街)道路工程项目,是今年的新开工项目,由四平市晟平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9164.53万元建设。市政务服务中心工程建设综合窗口的工作人员,全程为企业提供领办帮办协办服务,从提供项目协同服务、正式进入审批环节,到取得用地规划许可证,只用时15天。企业负责人吴晓思说:“以前办理工程项目,手续复杂时间长,改革后直接到一个窗口就可以了,从咨询到受理,都在这儿。今年还开通了春季开工项目绿色通道,专人解答、专人受理,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审批速度很快,简捷畅达。”四平市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省领先。今年以来,纳入协同项目储备库的项目有238个,其中,政府投资项目123个、社会投资项目115个。发起协同服务的项目193个,完成协同服务生成“一单五清”项目167个,进入审批环节的项目163个,全市新建、续建项目100%经协同服务进入审批。区域评估工作全省领先,应用区域评估成果落地工程项目30个,每个项目至少节约评估费用10万元、缩短服务时间10天以上。

强化要素配置。发挥市县两级项目中心作用,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已累计向各金融机构推介重点融资项目80个,4个项目实现融资14.03亿元。完善“9+X问题解决机制”,协调解决项目问题58项。深入实施“服务企业年”活动,确定企业知心人6928人,累计遍访企业17050户,解决问题3890个,切实为项目单位破解难点堵点。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做好资金、土地、水电、燃气、环保等要素配置,实现重大项目“物流通、资金通、人员通、政策通”,一体化推进。统筹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对闲置土地、闲散土地及停产企业实行“腾笼换鸟”。筑牢安全屏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每个项目都打造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

强化督导考核。深入落实《项目建设“赛马”考核办法》,按季度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一号项目”转化落地等工作进行考核打分,并纳入绩效考评系统,形成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鲜明导向。编制下发84期《项目开复工情况专报》,定期跟踪通报项目推进情况,全面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开展项目踏查。市发改委联合市政府督查室,对四平市今年以来开复工的5000万元以上、已发行的政府专项债券等重点项目,进行全覆盖踏查督查,与项目负责人面对面了解情况,查看建设进度,查找困难问题,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作者:崔维利 高鸿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