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革命文化的红色价值意蕴与丰富时代内涵

作者:杨善玲   更新时间:2022-12-21 08:36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革命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有着激昂向上的鲜明的红色特质,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永不过时,历久弥新。深刻认识其红色价值意蕴,科学把握其丰富时代内涵,对于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革命文化能够为党内政治文化塑造提供丰富滋养。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红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革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红色特征。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中,孕育形成了独具红色气质的革命文化,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政治文化的道德理想与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革命文化作为党内政治文化的源头,基因传承、血脉赓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优势,可以让党内政治文化体现出更加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不断增强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革命文化中蕴含着的我们党的立党之基、血脉之本、情感之根、智慧之库和力量之源,能够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内政治文化的构建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撑和精神滋养。一方面,革命文化贯穿着党内政治文化发展的始终,为其确立发展提供支撑、指明方向。“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我们党依托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影响,筑牢革命文化的思想基础,同时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伟大创造,聚焦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让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弘扬有坚实的实践基础,为持续厚植党内政治文化奠定坚强基石。另一方面,革命文化有助于保持党内政治文化的先进性,推动党内政治文化保持强大生命力。革命文化中饱含着我们党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屈的革命精神、高尚的为民情怀、厚重的文化底蕴等内涵,蕴藏着党发展壮大的历史主题、主线、主流和本质,揭示了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深层次文化原因,是我们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有力证明,为增强党内政治文化认同,更好地保持党员干部政治上的坚定性、思想上的先进性、道德上的纯洁性奠定坚实基础。

革命文化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资源。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强化革命文化的教育功能,使之成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重要资源,对于不断引导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明确人生价值、筑牢理想信念,更好地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革命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往往不是“疾风骤雨”的,而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其所蕴含的种种正能量能够且需要通过一定形式被百姓接收、接受,继而内化为自身的情感认同与行为准则。所以,必须将相关的人、事、物元素充分结合、熔炼一体,抓住精神实质,紧随时代脚步,创新手段方式,运用新技术、新媒介,让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旗帜鲜明地以革命文化抵制反动腐朽文化,用革命文化滋养和充盈百姓精神世界,使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彰显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凝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磅礴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雄关漫道真如铁,关山初度路犹长。继往开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革命文化既是我们党成长发展和中华民族寻求解放、走向复兴进程的历史写照,也必将作为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获得传承发展。革命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和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彰显革命文化的时代魅力,对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坚定文化自信、在前进道路上经受住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意义重大。要将革命文化传承全方位融入党性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领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守护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保持赶考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自觉,继续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我们的事业一路向前。


作者:杨善玲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