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汇聚江城 农业迭代升级 —2023年吉林市春季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博览会走笔

作者:李婷 张添奥   更新时间:2023-03-22 09:01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农机博览会现场张灯结彩。

2023年吉林市春季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博览会开幕式现场。

农机博览会展区。

农机博览会引人注目。

农机博览会开幕式现场。

农机博览会吉品贡及一村一品展区。

“金戈铁马”助力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

3月17日,由吉林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吉林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船营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吉林百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吉林市春季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博览会在百业国际农博城开幕。博览会设农机、农资、农业科技、农业产品、特色美食和二手农机等6大板块,共9个展区,有450余家企业集中亮相。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更为迫切的要求,同时也为农业机械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吉林市审时度势、因时而动,举办了本次展会,目的是以小农机引领大农业,以小平台促进大流通,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本届展会以“发展智慧农业、引领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是集农业商贸交易、农业科普论坛、农业科技展示、未来农业展望、美食娱乐于一体的商贸活动。

展会在9个主展区的基础上,还设置了金融服务专区、电商服务中心等配套展区,为参加展会的商家提供专业服务。

此外,展会期间还举办了“加快吉林市半山区农机化发展”“吉林地区农业生产需求的机械装备研讨”两场专业论坛,推介农业高新科技技术和产品。

本届展会不仅是吉林市致力农业现代化实践的延续和拓展,也是前进征程中的又一次丰富与创新。展会邀请了很多高科技、智能化、联合型的农机企业参展,大规模集中展示农机生产应用的智能先进机具,着力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其中最为特别的是,展会通过以“农机搭台”的契机,把招商引资融入进展会系列活动中,围绕吉林市农业资源优势进行产业项目推介,从而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创造商机,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展会为期4天,已于3月20日结束。展会期间,观展人数近20万人次,总销售额8160万元,意向成交额2亿元,不仅彰显了农机盛会的魅力,释放出农机市场回暖的有力信号,也为吉林市夺取一季度“开门红”贡献了“三农”力量。

展会现场 惊喜不断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中化现代农业(吉林)有限公司、吉林省鸿翔农业集团鸿翔种业有限公司和吉林金秋农药有限公司等大型农资企业用实力取信客户;永吉县九月丰家庭农场、蛟河市森百味食品有限公司和吉林市供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特色农产品企业的特色产品独树一帜……

在农机展上亮出新产品,展示新技术,对于各家农机企业来说,转型和创新是参展企业在博览会上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在农机展的外场区域,徐工集团凯尔拖拉机“实景模拟+互动体验”的展区吸引了不少新农人来一试身手。“空调、音乐、全密封,听着歌就把地种了”,驾驶着干农活的拖拉机,感受着开豪车的“满足感”。代理商——吉林市军星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刘昊说:“如果按高标准农田作业,较传统机械效率高出百分之十以上。另外,机械使用寿命也延长许多。”

“机器农人”打破了传统农业的“瓶颈”,这让曾经对劳动力依赖度很高的农业开始“脱胎换骨”。吉林市东北牛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进军播种器、玉米播种器、播种车的生产制造。公司负责人表示,以前农民播种全靠手工,现在播种器省工、省时、省种、省肥,而且出苗齐、效率高。

智慧农业已在吉林地区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去年获评“全国十佳农民”称号的肖建波早就对他流转来的土地进行了改造升级,配备了各类机械设备和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了农业生产各环节全程机械化、自动化。老肖只要通过手机屏幕,就可以快速“读懂”大田里的光照、温湿度,土壤中的水分、盐分,水稻成熟度、易感病菌等10余项数据。他也只需动动手指,数字化的生产系统就能“听懂指令”,自动洒水、施肥,给农作物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这套农业可视化生产系统,让种地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除了智能的农机具、好吃好喝的土特产,博览会的“文化范儿”一点也不少,农遗文化、农创文化、民族文化、品牌文化等,众多文化元素与产业发展擦出了火花。在农业产品展区,一些龙头企业的发展规划讲解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聆听,菌菇共育系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稻蟹共生系统等处处显现着农业生产文化。

展区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吉林市立足生态环境和产业基础,将特色农产品、林产品、手工艺品和文创产品等推广出去,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全市各涉农部门、各县(市)区都纷纷为农产品注入文化之魂,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利用公共品牌形象和影响力,抱团发展、形成合力,有力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金融活水来 春光种希望

3月17日,由吉林市金融办、吉林市农业农村局和人民银行吉林市中心支行、吉林银保监分局组织的全市金融机构推动高质量发展银企对接活动成功举办,27家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企业与30余家涉农经营主体面对面交流,全力做好备春耕金融支持。

举办专场银企对接会,主要目的是抢抓备春耕生产的黄金时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破解涉农主体融资难题,有效满足备春耕生产资金急需,不断强化服务“三农”的金融保障。同时,充分发挥融资主渠道作用,针对“三农”工作特点,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方面,努力寻求新突破、新路径、新模式,切实提升金融服务“三农”质效。

当日,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公司等各类涉农经营主体提出了备春耕期间购置农资等方面需要5.2亿元的资金诉求,银行机构有针对性地作出点评,提出融资建议,并达成融资意向2.8亿元。

据介绍,这次银企对接会也是2023年吉林市春季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博览会的重头戏。在银企对接同时,吉林市金融办、吉林市农业农村局还在展会上设置金融服务展区,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吉林环城农商行等16家金融机构集中对支农助农金融产品进行推介,使更多涉农经营主体了解多元化金融产品与服务。

专项培训 现场实操

3月17日,在吉林市春季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博览会现场,进行了一场农机手职业能力提升实操培训,当地各县(区)的家庭农场负责人、合作社带头人、种植大户50余人参加培训。

农机手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班采取“理论+实训”相结合,“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模式组织开展培训,设置了黑土地保护政策解读、农机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等课程,任课教师均为省内知名农业专家。吉林市农业科技教育中心主任孙红宇说,为了提高农业现代化形势下新农人的农机作业水平,培训班除了讲解理论知识,还抓住农机博览会的有利时机,为学员安排实操学习,让农民通过“充电”强技能。

新农人梁秀娟在磐石市牛心镇有果树、养蚕、养黑猪等多种产业,其中林果种植面积11公顷。她对农用无人机非常感兴趣。在一家无人机展位前,梁秀娟详细询问农用无人机的使用、性能、保险等情况。“农用无人机撒肥、打药都行,我家的果树、红松林都用得上,能节省不少人力。”梁秀娟表示,“通过培训学习,充分认识到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回头我准备买一台,当一名女飞手。”

孙红宇表示,吉林市农业科技教育中心将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继续推进高素质农民培养计划,着力培养学得会、用得上、留得下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促进吉林市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全面发展。

专家指导 提升能力

3月18日,吉林市农业农村局在2023年吉林市春季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博览会现场举行了吉林市乡村振兴指导员农业技术专家组成立仪式暨乡村振兴指导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大会,共有100名乡村振兴指导员代表参加了培训班,63名农业技术专家被聘为乡村振兴指导员专家组成员。

近两年来,全市2390名乡村振兴指导员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深入开展现场指导服务,宣传解读各种惠农政策,调研掌握农民诉求,解决农业农村实际问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吉林市农业农村工作作出贡献。

在博览会当天,由全市农业农村各行业选拔的63名技术专家成立了乡村振兴指导员农业专家组,指导基层指导员的工作,服务全市广大农民。同时,为了提升乡村振兴指导员的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全市农民服务,他们计划举办4期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助力全市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培训会上,与会专家分别对目前吉林市农业农村较为关切的“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高效资源培育与关键技术研究”等内容进行授课。

会后,专家组成员和指导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上要做好惠农政策讲解员、生产技术指导员、产业发展服务员,确保乡村振兴指导员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全面推动吉林市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引科技助力 促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校企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吉林市农业产业发展,3月17日,在2023年吉林市春季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博览会盛大开幕之际,吉林农业大学专家服务团对接吉林市农业企业座谈会如期召开。

吉林农业大学专家服务团队由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选特聘教授、副校长吕文发教授带队,共11名专家,专业涵盖肉牛养殖、水稻、玉米、食用菌、蓝莓、白鹅养殖、食品加工、农机等领域。

此次座谈会共有吉林出彩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桦甸市金牛牧业有限公司、九月丰家庭农场等12家主体应邀派人参会,与专家进行一对一精准交流,面对面答疑解惑。

会上,各位专家介绍了各自领域的科研成果,对吉林市农业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与会人员就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困惑及需求与专家们进行了积极的沟通。吕文发教授团队与桦甸市金牛牧业有限公司,孙永丰教授团队与吉林省羽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于寒松教授团队与吉林出彩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凌凤楼教授团队与九月丰家庭农场分别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作者:李婷 张添奥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