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法学教育的数字赋能

作者:王喆 侯旭   更新时间:2023-04-03 08:25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在全面依法治国这个系统工程中,法治人才培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支撑性地位。在数字时代,充分应用数字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已成为趋势,这为以数字化手段提升法学教育育人质量、答好“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这道“必答题”提供了新思路。具体实践中,必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数字技术应用为支撑,全面提高育人能力,努力培养大批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强化数字化思维,全力提升法治人才培养质效。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部分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点任务之一,为扎根中国大地,不断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数字化和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形成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指明了方向。推动法学教育迈上新台阶,一要在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大背景下,深刻认识以数字化赋能教育的重要意义,更加自觉地将数字化手段充分融入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形成符合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模式。二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设定法治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持续向数字要动能,让法学教育资源突破教室、课堂等时空因素的约束,得以跨越山海,实现无远弗届的传播和应用,在优化学习环境的同时,不断促进教学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三要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数据和算法了解学生需求,引入数字法学知识体系、价值原则、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等教育内容,帮助法治人才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更好地承担数字行政、数字司法等工作。

强化协同育人,以数字化手段赋能法学实践教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在育人过程中,要以数字化手段更好地将实际工作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学校,促进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校企、校际和国内外交流合作,鼓励相关教育机构在学科交叉、跨界融合、加强实践、个性化培养等方面,依托慕课、相关网络平台及模拟技术等实现跨层次、跨学科、跨高校的课程资源远程共享,将数字化理念贯穿于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教材编写、考核评价等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强化教学方法创新,用数字化助力法学教育场景应用的变革升级。教育数字化是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当前,我国正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不断推动教育数字转型与融合创新,加快构建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这为法治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奠定了良好基础。多年前教育部就已开始推动全国高校探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法学教育教学应顺应大势,积极创设新的应用场景和教学场景,建设开放型和交互型网络实践平台,实施高效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浸润式、个性化学习体验。要进一步探索构建完整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如采用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将在线争议解决、法律数据分析等教学手段引入教学环节,以数字技术手段对律师事务所、法庭审判等场景进行高度再现,并积极引入VR、AI等先进科技,配以动画模拟,通过全景模拟、多重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诉讼中的司法流程,全方位多角度向学生展示法学实践的各领域、各环节,不断提升教学吸引力,提高教学质效。要积极统筹融合相关实践教学资源,将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地方各级法院典型案例、国外经典案例、国内外模拟法庭竞赛案例等,根据各学科不同的实践教学要求进行分类整理,利用相关数字化教学平台将这些学习资源输送给学生,同时借由数字化网络化手段,让学生与校内外老师进行实时的交流、探讨,获取专业意见,突破时间、空间障碍,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作者:王喆 侯旭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