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作者:蔡冲春 本报记者 王春宝 金泽文 实习生 高源   更新时间:2023-04-07 08:44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白山市森源养殖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当地冷水资源,培育良种细鳞鱼、花羔红点鲑、金鳟等种类,是我省冷水鱼良种繁育基地。

每年的秋末,是五味子采收的季节,也是农民丰收的时节。

白山市依托优良的土壤、气候资源,大力发展蓝莓产业,取得丰硕成果。

白山市林源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蓝莓为主导的果酒、饮料、果酱、果干、果糕、菌类等休闲食品,畅销全国。图为该公司蓝莓饮品生产车间。

白山市大力发展蜜蜂产业,用好线上线下渠道平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增强“造血”功能,助力乡村振兴。


春风和煦,万物复苏,松软的黑土地下,蓝莓树枝缀满了花苞,显示出勃勃生机;

向阳的山坡上,一群群黄牛或立或卧,懒洋洋地晒着太阳,不时传来哞哞的叫声;

干净整洁的车间里,人参蜜片、浆果饮料等产品排列成行,即将销往全国各地……

四月的白山,绿意渐显。紧紧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部署,以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为引领,大力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绿色健康产业、乡村旅游产业“三业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改革“三行动”,推动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三提升”,白山,正在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乡村振兴新篇章。

取得新进展 实现新突破

振兴专员遍布乡村,交通、资金、人才“三大瓶颈”得到有效破解,后发优势正在凸显;参、蛙、菌、药、菜、牧、果、蜂、渔、水十大产业集群特色鲜明、链条完整;乡村旅游热点涌现、亮点纷呈……去年,白山市抢抓机遇、厚植优势,以农业现代化、特色产业化、加工全链化引领乡村振兴,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展。

——稳产保供。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10.5万亩,粮食产量达6.3亿斤。肉牛饲养量达16.5万头,靖宇县、临江市迈入全省肉牛大县行列。

——提质增效。土壤有机质含量持续提升。白山市获评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抚松县被认定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单位。

——产业提升。实施了中国人参产业示范区、长白山菌菇小镇、百村万头肉牛提升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举办2022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长白山食药用菌论坛,签约项目79个,总投资达602.5亿元。

——宜居宜业。打造提升“千村示范”村147个,整治农户庭院6万个,完成改厕2620户,垃圾收运体系实现村屯全覆盖。

——富裕富足。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实现常态化排查全覆盖,落实衔接资金3.2亿元,实施产业项目268个,资金安排率和项目开工率均达100%。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

——乡村治理。实施“六域”党建引领“三城”创建,深入开展“五星级”乡村党组织建设,举办“践行‘两山’理念推进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描绘新蓝图 开启新征程

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征程。白山市以“两山”理念为指导,产业振兴为引擎,加快发展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引领推动“三农”工作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军。

——全力以赴做好粮食稳产保供。时刻牢记保障粮食安全的底线思维,保面积稳产量。落实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按照“五个一批”要求,加快推进3.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力争在10月底前完工。

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抓好基层植物病虫疫情防控体系建设,筑牢生物安全屏障,维护粮食安全。

大力发展棚膜经济。支持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发展设施农业,重点抓好靖宇县千亩棚膜基地建设,加快长白县、江源区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实现新增棚室面积1000亩。

加快推进肉牛产业发展。谋划一批有潜力、有实力、有活力的肉牛产业项目,推进深商农牧“百村万头肉牛扩繁增量”项目建设。年底前,全力推动浑江区、江源区肉牛专项债项目实现投产,其他县(市)谋划推进500头以上的养殖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市饲养量突破18万头。

——稳步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长白山地区的生态指标领跑全省、领先全国,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有条件、有基础,更有优势、有潜力。

持之以恒巩固发展基础。打好农业土壤质量三年提升收官战,巩固提升农业土壤有机质含量。重点推进抚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快推进180个绿色有机示范村建设。

因地制宜优化种植业结构。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利用一般农田和“四荒地”发展人参、中药材、食用菌、蓝莓等特色产业,推广粮油兼作、粮特兼作、粮药兼作种植模式。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组织开展人参及特色经济作物普查工作,重点抓好国家级区域性人参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特色经济作物总面积稳定在30万亩。

全力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是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作出的一项战略部署,也是打响“一山两江”品牌最具有含金量的背书。按照国家2年创建的要求,对照《创建办法》规定内容,查漏补缺,积极做好迎检准备工作。

——持续壮大乡村产业项目建设。依托长白山特色资源优势,建集群、强龙头、树品牌、兴业态,专班化、项目化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抓好十大产业集群建设。深入实施“123456”乡村产业振兴工程,加快推进抚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白山湖州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园“南果北种”、长白山菌菇小镇等项目建设。完善长白山菌菇小镇起步区基础设施和院士工作站等配套设施,推动双创中心、品种选育等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加快推进鸭绿江农业产业发展经济带建设,深度优化乡村产业布局,推动沿边地区形成“一带多园、一园多业”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

全力建设中国人参产业示范区。全面实施人参产业振兴战略,突出发挥抚松县人参产业核心区引领作用,整合抚松人参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靖宇道地中药材产业园等优质资源,科学编制中国人参产业示范区发展规划。

全力实施人参种源优质提升、人参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升、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功能优化及“抚松人参”品牌振兴四大工程,继续办好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打造集人参文化、人参旅游、种植加工、品牌营销多位一体、三产融合的人参高质量发展“新航母”。

加快打造区域公用品牌。聚焦人参、木耳、蓝莓、椴树蜜四大区域品牌建设,严格品牌准入准出制度,全面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制定发布“食用”和“药用”人参团体标准,扩大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企业群体,打造长白山新型“生态、健康、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全域做活乡村休闲旅游业。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将重点景区、乡村、自然景观串联整合,开发乡村休闲、文化体验、果蔬采摘、特色餐饮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实施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河口画家村、花园口正身河生态保护等项目建设,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土特产品销售等,拓宽乡村群众收入渠道,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多样化发展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

——科学统筹村庄规划布局。村庄规划是调控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引导农民科学建房、改善村容村貌的重要抓手,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导性任务。

高站位推进。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村庄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集中智慧、主动作为,做到各有侧重、相得益彰。

高质量规划。立足地理区位、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特色优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优先保护生态、严格保护耕地的发展理念,综合考虑农村未来发展,因地制宜、详略得当规划村庄发展,突出地方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保留村庄特有的民居风貌、农业景观、乡土文化。

高标准实施。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充分尊重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打造各具特色、不同风格的美丽村庄,实现村庄建设发展有目标、重要建设项目有安排、生态环境有管控、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有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有措施。坚持保护建设并重,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防止调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破坏乡村生态标准环境、毁坏历史文化景观。

高水平保障。建立县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乡村规划编制委员会,切实加强对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规划编制中的矛盾和问题,保障规划工作经费及人员力量,对编制的村庄规划进行科学论证,确保村庄规划符合实际并能落地实施。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是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

推广应用“六域”党建引领“三城”创建成果。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常态化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围绕创建干净、靓丽、文明的“三型”村镇,着力推动“六域”党建引领“三城”创建向农村领域发展。

切实提升村容村貌。聚焦村庄清洁、庭院美丽、人家干净关键环节和“三线六边”关键点位,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面貌,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今年,创建“千村示范村”58个、“百村提升村”10个、干净人家1万户,绿化美化村屯1000个。

逐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健全乡村服务体系。

——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力度。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迫切需要改革增动力、添活力,让广大农民分享更多改革成果。

改革创新农村土地制度方式方法。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加快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盘活利用。探索组建股份合作经济实体或产业合作联合体,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健全完善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法治教育,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农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乡村落地生根。

——全力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立足高质量发展目标,发挥组织优势、做好产业衔接、坚持政策引领,乘势而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把“四个不摘”原则坚持好,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农村劳动力务工增收”等专项行动,深化就业帮扶模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千方百计促进更多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加大倾斜农业资金项目投入比例。积极谋划和实施好2023年衔接资金项目,持续加大各级衔接资金用于产业项目的投入比例,提升衔接资金带农益农效益,积极落实消费帮扶、小额信贷等政策,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健全新机制 引领新发展

当前,白山市正在全面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最薄弱的环节在农村,最突出的短板在农村,最大的发展潜力同样也在农村,实现弯道取直、跨越赶超,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唯一的出路,也能真正把农村的潜力释放出来、把农业的优势凸显出来、把农民的干劲激发出来。白山市将引导更多的发展要素向乡村倾斜,把就业岗位、产业收益更多地留在乡村、留给农民,真正实现产业强、农民富。

——深化实施党建生产力工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机制,深入推进大长白山乡村振兴组织体系建设,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强化县级抓乡促村工作,建强乡镇领导班子、村党组织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三支队伍”,深入开展“五星级”乡村党组织建设。

——着力打造多元投入机制。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统筹调动各方力量资源推动十大产业集群、肉牛工程、高标准农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攻坚突破,推动实现统一领导全域落实、重点任务全域攻坚、资源要素全域整合、五大振兴全域见效的工作格局。

——夯实乡村振兴干部人才支撑。发挥党管人才优势,实行分类建库储备、面向基层引进、供需对接使用的跟进服务机制,协同联动组织、产业、生态、文化“四个振兴”聚人才送服务。树牢重实干、重实绩用人导向,做好“三农”干部、专班人员、驻村工作队选配工作,激励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干事创业。

——坚持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强化顶层设计,围绕千村示范创建,统筹规划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乡村振兴典型示范镇、示范村,引领推动乡村振兴整体提升。强化专班化、项目化创新驱动机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标准化示范项目,以重大项目建设示范引领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

——严格落实督导考核机制。采取定期调度、实地观摩、典型交流、调研督导等措施,强化督促检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实绩纳入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BTX建设,持续运用“考比问”工作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和选拔干部的重要参考。


作者:蔡冲春 本报记者 王春宝 金泽文 实习生 高源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