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更新时间:2023-05-23 08:01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其中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新型城镇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新征程上,要坚定不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坚实有力的支撑。

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视野中深刻认识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重在立足地区比较优势,以有序的分工协作实现区域间相对均衡、动态协调和充分发展。城市是承载人口的重要空间、创新活动的主要策源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解决城市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求我们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缩小地域差距、大中小城市差距,既充分释放中心城市、大城市强有力的社会经济发展动能,又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化宏观布局,科学规划建设城市群,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提升中小城市发展水平,紧紧围绕区域协调做文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是牢牢把握四化同步这一中国城镇化的时代特色。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核,其中,工业化是发展的主动力,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是融合器,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和根本支撑,城镇化作为平台与载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四化同步意味着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助力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二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协同推进,分类施策,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在打造宜居、韧性、创新、绿色、人文、智慧城市等领域下功夫,推动实现“千城千面”、多元互补。三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要用战略思维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等部署,尊重县城发展规律,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让县城补齐短板弱项,在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上持续发力,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发展的衔接配合,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切实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做城市建设工作,而应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使命,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一要把握以人为本这一我国城镇化的本质属性。优化布局,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在城镇化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二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使城市成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三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坚持文化传承。创造性地保护和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形成形态多样、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让美丽城镇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

在彰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中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要始终把握人民是城市建设的主体力量,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体系,广泛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在市容市貌、设施维护、街区整治、生态治理等多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让人民群众在城镇化中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坚持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着力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二要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劳动权益等保障。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劳动技能素质,强化随迁子女基本公共教育保障,巩固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和参保覆盖率,鼓励都市圈社保和落户积分互认,不断完善市民化配套政策,使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也“留得住”。三要推进城乡一体规划设计。把增强小城市发展活力、发展县域经济与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通盘考量,打造人民高质量就业和高品质生活空间。

原标题: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编辑:马萍